A515 人无法理解,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写于 2024.05.21

.

人,无法理解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人,可以想象自己经历了某事,甚至可以假想自己当时会有什么体验——但那都是假的,自己也知道是假的,没有用——甚至,哪怕一个人假想的体验和他后来真正经历时的体验一模一样,也没用,人在假想时仍然知道自己在假想。

举个差不多的例子:

  • 很多人喜欢看体育直播,不愿意看录播。哪怕他在看录播的时候,完全不知道比赛的实际结果,但只要他知道自己看的其实是录播,他就骗不了自己了,没法像真正看实时直播一样那么刺激了。没有办法。
  • 还有很多类似例子,非常容易想到——比如实战前再练兵,也不可能模拟出战场上生死一瞬间的压力;又比如模拟飞行再久,也不会有哪家航空公司把这时长直接算成实际安全飞行……

所以,人,无法理解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直到他真正经历时。

这其实用一种曲折的方式,证明了笛卡尔是对的,但又是错的——

  • 对在于,「我思故我在」,所以我能思考确实证明我是客观存在的,这个骗不了人。
  • 但错在于,只知道这个就会产生不当类推,误以为「我在」先于「世界在」,走向唯心主义深渊。

每个人都「我在」,所以必然是客观世界先在,我只是其中的子集。

我并不特殊,想理解客观世界就只能靠自己参与【社会】实践。

社会,两个字加粗,是因为这句话被篡改成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完全不对,只有【社会实践】才是真正的实践,思维实践,不是实践,只是假想。

正确说法: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就回到了开头——假想出来的思维实验,哪怕再逼真,也是假的。哪怕是对的,也是假的。

注意这个区分:逻辑的对错替代不了客观事实的真假

客观规律是一种逻辑,其对错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可以通过思维来发现并理解它,却无法仅通过思维就实践它,对吧?想象的东西永远替代不了实际操作。哪怕想象是对的,也得操作之后才会变成真的。

所以,通过思维来理解客观规律,当然是对的,但误以为自己在思维层面理解了客观规律就真正明白了客观规律,那就完全错了——只有社会实践本身,才能让你理解社会实践,并真正理解其中蕴含的客观规律。

换一个更残酷的说法:

只有人的死亡,才能让人相信,人会死亡。

你当然知道人会死,有史以来智人至少有1000亿了,现在只活着80亿,死亡率是92%(大错,段子——死亡率是100%,都会死。

可是,这只是一个概念,存在于你的思维中,直到,咣地一下火葬场排队,你意识到,身边的人会死。直到,嗷地一下心率180,躺平也降不下去,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全部随着剧烈充血(甚至是内出血)而慢慢消失,你才相信,你自己会死。

很久以前一部恐怖片里有句台词非常经典——

连环杀人狂问警察,知不知道所有受害者临死前最真实的反应是什么?是惊讶。直到刀插入他们心脏的时候,他们才真正意识到,他们会死,而且马上就会。之前,他们只是知道这个概念,但从不曾真正相信这一点。就是那种惊讶的目光,让这个连环杀人狂欲罢不能,一直杀下去。

但其实,这条微博最初只是想说一件很小的事——比如文学创作。A134 莫言的丰乳肥臀,怎么读才是正确的

某些作家,屎一样的东西,名字都不想提,为什么很多人喜欢?A481 啥?莫言夸毛主席了?

并不是所有这些人都喜欢屎,其中大部分人只是因为缺少创作的经历。

说白了,大部分人连日记都是抄的,写东西的时候从来也不会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他们从未经历过那种三观自然流露的创作体验。A133 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吗?

人,无法理解自己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所以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读书的时候,变成读者的时候,是必然理解不了作者心路历程的万一的,只是在机械地阅读字面的东西——

哪怕是很多误以为自己理解了作者内心的文艺青年,只要他们从没创作过自己的故事,那他们就其实没理解,他们只是演出了一种好像真的理解了的样子,而且他们自己也信了——

这里就存在套娃,从来没有演过「我是个很能与作者共情的文青」的普通人,自然也理解不了文青只是在演,自然就容易相信「文青真的能与作者共情」。

骗中骗罢了。

装逼犯不需要真的懂,他们只需要懂「如何装懂」,就秒杀了普通人,甚至时不时还能秒杀那些虽然真的懂但却恰好不懂「如何装懂」的行家。

只有创作者,才有可能理解其他人的创作。

  • 所以,要想明白某些作者为什么是活生生的屎,只去吃他们的排泄物,是没什么用的。
  • 真正正确的办法,反而不用去吃太多排泄物,而是自己也去创作自己的故事,就够了。

很多微妙的细节,可有可无的词句,若隐若现的三观,你就明白那个玄之又玄的差异在哪里了——然后,你才有可能从别的创作者的只言片语中,解读出你之前永远不可能真正理解的那些东西——

正是这些东西,决定了在你眼中,另一个作者是人,还是屎。

不足为外人道也,不是这东西有多不可示人,而是这东西无法言传

但说这些,并不是想批判哪个作家,更不是想鼓励所有人都去创作。

恰恰相反,我现在意识到,这是一件好事。

一个健康的社会里,绝大多数人永远理解不了作者的视角,但绝大多数人都幸福地生活着,这才是正常的。

想理解作者视角,必须自己成为一个作者——那谁去种地?谁去做工?谁去上班?

作家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都是脱产的寄生虫,其生涯的顶点也不过是做一名「劳动者的歌颂者」,没有更高的价值了。何况绝大多数时候,作家都是「剥削者的歌颂者」,完全应该被彻底消灭掉。

这样的虫子队伍里,人太多了没有好事,反而是门阀固化、脱实向虚的表现。

你能想象一个社会,里面50%的人都在写作吗?东南亚或者北欧的某个小国或许可以,尤其北欧,有的小国里甚至有相当比例的人都在从事游戏业——

那他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哪里来的呢?来自自由贸易?如果平行时空里有人船坚炮利地找北欧人「开门,自由贸易」的话,他们靠什么来自保呢?靠《疯狂的小鸟》吗?金帐汗国的历史会瞬间重演,还会有东亚人愿意「重开」去北欧么?

但一个14亿人体量的社会,绝对不该出现这样的情况——出现的那天,就是全人类毁灭的那天,因为再也没人建设了,都躺着等着歌颂别人的建设。

对平民而言,文学的衰落,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文学的鼎盛,只会在盛世到来时出现。

而所谓的盛世,就是钟形曲线的顶点——从此之后,只有一路下坡。李隆基如果早死30年,唐诗300首可能会消失不少,但大唐可能会存在更久。

对普通百姓而言,李白再牛逼,关他们屁事?只要能推迟五代哪怕50年时间,把李白直接给寄了都无所谓啊。苍生才是天。

最伟大的诗,不是把江山写在字里行间,而是直接写在江山上。

  • 有了这样的新世界,要诗有何用?
  • 若没有这样的新世界,诗又有何用?

所谓的「无用之用」,无非是寄生虫们附在劳动者身上时的协奏罢了。

人民群众越是不理解某些名为作家的屎,越说明建设走在了正道上,不需要去理解,不需要去在乎。

越是建设,越没有人在乎寄生虫了,寄生虫便越可以寄生了——

这就是作家这个行当的生态位。

但凡有点良心,也该把心血都用来歌颂自己的宿主——所有的伟大的劳动者

.

5 Replies to “A515 人无法理解,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