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63 民族融合,是因为人类太笨?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1000 字,阅读约需 2 分钟。

写于 2023.07.22

.

一个猜测:民族融合,其生理基础可能是智人的智力水平。

大部分人无法熟练掌握双语,除非从小生活在双语环境中,或者成年后付出极大努力。

这倒不是说智人的智力水平不行,而是说一门活的语言其背后的文化脉络(及当下演变发展)一定广博到普通个体无法完全掌控,何况是同时两门?

这方面的一个典型的社会实验来自李家坡的李特勒——

他发现大多华人的母语其实是潮汕话+闽南话的杂合方言,所以华人的孩子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同时学会英语普通话(相当于成为三语使用者),于是他虽然自称是华人,但仍依据当时的全球经济情况,选择在李家坡全面放弃华语(封禁华校,甚至为此流放政敌)。

在这样的生理基础之下,说着不同语言的两个民族相遇后,主要受成年人左右的社会方向,就会倾向于在民族融合中只保留一种主流语言——

可能是甲或乙,也可能是甲乙融出新语

比如现代英语,就可以粗暴地认为是来自贵族式法语(罗曼拉丁)和平民式德语(日耳曼语)的融合杂交。364 英语是一门垃圾语言,但可以变废为宝

.

若是说同一种语言的两个民族相遇呢?

人在使用不同语言时,激活的脑区是不同的。或者说,一个健康的双语使用者,在切换使用不同语言时,其脑区的激活情况会发生很大变化。

可见,语言并不仅仅是「交流的工具」那么简单。它除了与语言中枢必然有关外,还涉及皮层的方方面面——

比如语言至少会涉及到视觉想象。

  • 神奇吧,在分别说出香蕉和 banana 时,你脑子里想象的画面很可能是不同的。
  • 其实也不神奇,毕竟其发音不同、字形不同、文化含义不同、下意识联想不同,完全就是两串字符。

因此,说着同一种语言的两个民族,若是相遇后生活在同一片区域,最终将会(很可能是更快地)融合为同一个民族。

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或许是整个中亚(在蒙古帮助下)的突厥化,以及现在经常呈现为恐怖主义面貌的「大突厥主义」

这方面的一个典型反例,可能是伊朗(波斯文明)和沙特(阿拉伯文明)

当然,伊沙两者的差异,看似是来自经典文书上的不同解释(什叶vs.逊尼)。但追溯历史脉络,最初出现这种解读的不同,根本原因在于被征服的波斯人打心眼里瞧不上骑骆驼的野蛮侵略者。

正如罗马人征服了希腊却又被希腊文明俘获一样,而殖民波斯的阿拉伯贵族在文化和生活中的全面波斯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倭马亚王朝(中国称白衣大食,也可称为阿拉伯第一帝国)的瓦解和毁灭。

是什么让波&阿这两群人泾渭分明呢?语言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隔阂。

.

中国历史上的典型例子,可能是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

民族融合前还稍微有点用,融合之后(不论是成功融合,还是身死族灭)就没什么日用价值了(但有考古价值)。相比之下,鲜卑北魏就没做那个「发明本族文字」的无用功,直接学会高级的二维码即可。

或许几十年后,所谓的韩语日语,也会是这个结局。

自然语言是由人使用的,人是有利益立场的政治动物,所以语言天然就有阶级性,同时也有文明属性

菲律宾的原生文明,就是被西班牙天猪邪叫直接斩断了茎,再也无法成长为成熟文明。菲律宾人虽然没有像塔斯马尼亚土著一样被肉体灭绝,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文明早就功能性灭绝了。

面对这样的客观事实(残酷历史),华夏人一定要有底线思维。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