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2 这种笑话,你也笑得出来?

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写于 2023.06.27

.

我们听过的大部分笑话和童话,最初都是有着明确的政治立场的。

最近知道的两个:

一个,是「国王的新装」。

这个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就是说一个弱智国王,被三个(或一个)骗子给骗了,居然穿着「只有傻子看不见」的衣服上街炫耀,被一个孩子一语道破「他没穿衣服」。

现在我们只知道这个寓言所讽刺的现象,却不太在意或者根本不知道它最初的政治宣传目的了。

但其原型为流传于 14 世纪西班牙卡斯提地区的一则故事,指一个摩尔人(北非的绿绿)的国王被三名骗子愚弄。五个世纪后,安徒生重编了这个故事,它才变得家喻户晓。(出自维基)

这感觉就不同了——

14 世纪的西班牙(那块地方)正在发生什么事呢?是「收复失地运动」前夕,到 15 世纪的时候,绿绿就被西班牙白人赶回北非去了。

也就是说,在 14 世纪时,西班牙人(或者说伊比利亚人)正被北非过来的绿绿们殖民虐待,白人的心里对摩尔人充满了仇恨。

再往前,这些北非的绿绿哪里来的?是我们称为「绿衣大食」的法蒂玛王朝的政治遗产,或者说解体之后的后续势力。

因此,「国王的新装」并不仅仅是一个嘲讽统治者的笑话,更深的层面上,其实是一场宏大的宗叫战争的「文化周边」。

为什么这个弱智国王必须是摩尔人?因为编这个故事的是西班牙人(或者说伊比利亚人)。编故事的人要嘲讽的,并不是统治者的愚蠢,而是异叫徒的愚蠢

.

同理,你带着这个视角重新去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画面就有所不同了:

  • 掩耳盗铃

傻子主角是哪国人?是晋国人,或者说是赵国人的前身(故事里提到赵氏灭掉了范氏,就是三家分晋之前)。这故事谁编撰的?吕氏春秋,秦国利益集团。吕氏春秋哪年写的?公元前 239 年。赵国是哪年被秦国灭的?公元前 228 年。

  • 杞人忧天

傻子主角是哪国人?是杞国人,杞国是周灭商之后,周王族找到夏王族的后裔,帮夏复的国(兴灭继绝)。这故事谁编撰的?列子,郑国人。郑王族是周王族的近亲(同为姬姓),就是他们姬家帮着没用的杞人复的国。

  • 邯郸学步

傻子主角是哪国人?邯郸在战国时属于赵国,(周)礼乐崩坏之地。跑去这种地方学走路的,是更野蛮更愚蠢的燕国人。是谁编排这个故事嘲讽燕国人?庄子。庄子是哪国人?宋国人。宋,其实就是商,是周灭商后给商的遗民立的国。

  • 郑人买履 & 买椟还珠

这两个故事的傻子主角,都是郑国人。故事出自《韩非子》,韩非生于公元前 281 年,是战国时韩国人。郑国是谁被灭的?公元前 375 年被韩国所灭。巧不巧?

当然,或许有人会说,这存在「过度解读」的嫌疑。

没错,有这种可能。但不要忘了,一个故事能流传起来,不仅要看编的人的立场,还要看当时社会的普遍立场——郑人可以编段子公开嘲讽杞人,杞人敢不敢「反弹」呢?秦灭赵前就开始舆论侮辱赵人了,赵被灭后谁来编排秦人的笑话呢?

段子编得再好笑,再怎么玩「冒犯的艺术」,怎么从来不见笑果的罕见们冒犯犹太人啊?A327 脱口秀,配得上文字狱吗

张雪峰冒犯了生化环材,啥事没有,可是一旦冒犯了媒体人,住了院也照样天天上热搜被讨伐啊。

能够顺畅传播的信息,一定符合了当时的社会共识。

.

另一个最近知道背景的段子,是 H2O1-1=0

说有一个不学无术、不懂装懂的老师去上课,看到有学生在黑板上写着 H2O 的潦草字迹,便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太侮辱人了!难道我连 1-1=0 也不知道吗?」

这个段子编得很巧妙,只看字面意思,也很好笑。

好笑之处有二:

  • 一是潦草的 H2O,确实有点像 1-1=0;
  • 二是 H2O 是水的分子式,当年刚恢复高考,知道这一常识的人并不多,使得这个笑话有了一点门槛。

于是,能理解这个笑话的人,还可以顺便嘲笑那些不理解这个笑话的人,就和笑话里的「不懂装懂」形成了呼应,讽刺感更强。

但这个段子最初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那十年里,为了消除「知识私有化」,新中国搞了很多「工农大学」,也就是不设门槛地允许普通劳动者进入大学深造,然后学以致用。

十年失败,学术界又回到学阀们手中,学历歧视走向常态、阶层固化开始出现,于是就有很多「真正的大学生」编出了段子,嘲讽那些泥腿子出身的「工农大学生」

段子里这个不懂装懂的「老师」,就是「工农大学」毕业的,这个笑话骂的就是劳动者,而哈哈大笑的则是「干部」身份的大学生群体。

如果你觉得这种说法好像很离奇,不妨回想一下现在互联网正流行的一句话:

「难道我上大学是为了进厂吗???你知道进厂意味着什么吗???」

一脉相承。

.

所以下面这句话虽然成了梗,但其实颇有点道理:

「知道了这些之后,你还笑得出来吗?」

就不一定了。

  • 可能原本好笑的变得不好笑了,
  • 也可能原本不好笑的变得好笑了。

笑话也是一种文艺创作,而任何文艺创作,都不可能超越政治立场。

A133 文艺必须为政治服务吗?

.

3 Replies to “A352 这种笑话,你也笑得出来?

  1. 胡思乱想一下:在贴吧等地方流行过“Yi Yan 丁真”等关于丁真的恶俗玩笑,我个人觉得很恶俗,很恶心。这种恶俗的玩笑能够成势,或许是东南发达地区的人面对欠发达地区的人的那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优越感(类似「你这山沟沟里的穷小子也配……」)。但如果挪动下「时间线」,把丁真的性别篡改一下,这种恶俗玩笑或许根本就不会诞生。还没完全想明白,但是挺有趣的。

    1. 「一眼丁真」是恶俗玩笑啊?我都不知道……我一直以为这个梗的意思是「这一看就是假的,丁真是人名,不是那个真实的真」。难道我理解错了…………

      1. 突然就流行起来了,甚至还配上了惊悚的梗图。不过我又查到另一个说法是,因为丁真台前幕后的形象反差太大,人们把“一眼真”“一眼假”的说法和丁真的名字一融合,就出来了这个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