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4 分钟。
.
从抗美援朝纪录片《热的雪》里拿一帧画面,简单说一下志愿军步兵当时使用的「三三制」。
下图是大致原理,其实很精巧,也很容易理解与操作。
下图是我按自己的理解,画了「辅助线」。
先看画面最中心的这 3 个红色三角,是一班的十名战士:
- 每 3 个战士组成一个红色三角形攻击小组,一人负责主攻,另外两人掩护和支援;
- 此外,这个红色小三角形里,靠近「内侧」的那个战士,往往是核心成员(即绿色三角形的 3 个顶点),由班长、副班长或班级骨干担任,以便与同班的其他两个红色三角形作战小组实时联系(空间位置更近);
- 一班的 3 个红色小三角形又组成一个大一点的绿色三角形,这样三三得九,共 9 人;
- 一般来说,打头阵的那个三人攻击小组会再补充一人,以加强火力,这样全班 10 人就到齐了;
- 有「前一后二」的三角形,也有「前二后一」的三角形,一般按阵地地形和攻守目的不同而调整,图里正好两种情况并存。
十人一班的班内,会再细化指挥层级:
- 班长、副班长、班级骨干这 3 个核心成员位于各自攻击小组的队伍内侧(绿色三角形的 3 个顶点),互相呼应,每人负责指挥一个红色三角形攻击小组;
- 全班战士除以上 3 人外,还有 7 人或 6 人,分成 3-2-2 或 2-2-2 并分别隶属于自己的那个红色小三角形,直接听该红色三角形内的核心成员指挥;
- 战友出现伤亡时,预先安排好的接替人员就会接替指挥,一般是该战斗小组内目前未受伤的战士中经验最丰富的老兵。
十人为一班,已经可以在城市内打非常漂亮的穿插巷战,以及在平原上打快速的穿插包围了。我们平时看的美国大片里,镜头能清晰反映的往往也就是十人左右的作战单位,人数再多的话,没经过军事训练的普通观众已经很难理解其战术逻辑了,电影也就因为专业门槛太高而失去了观赏性——这反过来也导致了很多中国的文艺工作者由于自己的无知,而在拍战争作品时,拍十几人的场景还能有模有样,但一到了大规模冲锋场面就总是「高级黑」一般地拍成「人海战术」,甚至把单兵实力绝对在全球属于第一梯队的中国步兵给有意无意地丑化成「虫族冲锋」,特别无语。
说回「三三制」,依上面逻辑类推:
- 3 个黄色三角形,假设是二班战士,结构与一班相同,绿色三角形的顶点是该班 3 名核心战士;
- 3 个蓝色三角形,假设是三班战士,结构同上。
可以结合绿色三角形看出,一二三班的战士,分别在各自班内组成了「大三角形套小三角形」的结构,这就是基础的「三三制」阵形。
而一二三班(比如说同属第一连),又通过我画的白线,再次组成了一个更大的三角形——这样一个连队就整体以「三三制」阵形展开了。即下图中效果。
- 当然,一二三连队(比如说同属第一营)仍然可以继续以三角形结构向上组合,这就是「三三制」的精髓。
- 一班 10 人,三个班就是一个排即 30 多人,三个排就是一个连即 100 人左右,三个连一个营是 3、400 人,而三个营就是一个团即 1000 人(加强团可能是 1500 人)——大致人数就是每级差 3 倍,隔级差 10 倍,所以「三三制」跟中国的部队编制也是暗合的。
总的来说,「三三制」不仅实用,而且非常容易让战士们理解,在实战中也很好操作。
实战中,士兵之间都要分散出间隔,绝对不可能是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淘汰了的、挤在一起被冲锋枪一扫死一片的「人海战术」。
- 每个最小的(红黄蓝)三角形内,即同班同组的 3 名战士之间,相隔大约 3~10 米,这样既能及时支援或掩护,又不会被机枪或飞机的射线一下扫到,小口径的火炮也很难一下全伤。
- 同一班内的 3 个三角形之间,即 3 名核心成员形成的绿色三角形内,相隔大约 20~50 米,既方便组间救援,又不怕大口径火炮的群伤以及飞机轰炸。
- 班与班之间的三角形组,即白色三角形的边长,其距离可以视冲锋的情况来灵活调整,但一般不会小于 20 米,也就是班与班之间一般不会混站乱跑。
所以志愿军战士们从掩体或战壕里冲锋出来后,队形会非常快速地散开,但又自成结构可以灵活变动。具体如何变动,以及最初布阵时是如何安排攻守面积与部队人数的,就涉及到了战场上军队展开的「宽度」和「纵深」,我对这些更复杂的事就一窍不通了。
以上内容都是在视频里听人讲的,感觉对我挺有帮助,分享给你。遇到那种拿「人海战术」无脑黑中国军队的,也可以简单给他们讲讲「三三制」的原理,稍微听懂一点的人(比如我)可能就从此不会再轻信此类谣言了。
英雄用生命保卫和平,我们后来人不妨花些时间,传播他们的事迹。
共勉。
.
人多就能赢,真的是多蠢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