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要突破成长的边界,你必须很快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12 分钟。

写于 2021.04.19

.

这本《成长的边界》,说下我个人的推荐理由。

这本书的作者认为自己在和《刻意练习》那本书唱反调。简单来说:

  • 刻意练习,是鼓励大家练习要专注,要持久,要 10000 小时变成精深专家。
  • 成长的边界,是说知识面太窄了、技能的场景太固化了,弊大于利,不如做 T 型人甚至 π 型人,可以彼此融会贯通,理解更深。

哪个对呢?都对……

因为凡事有个度。

  • 不够专,T 没有,人就没有安身立命之本;
  • 不够广,T 没有,人就成了工具,失去了对世界的认知。

就这么简单的内容,一句话说完了,还有什么必要看这本书?

两个理由。

.

第一,假如我对这本书的总结是对的,那我是怎么总结出来的呢?

因为我学过心理学,而我后来的工作内容与计算机算法有关。

心理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都对」。

比如说,人的智商,是先天决定,还是后天塑造?

  • 有实验发现,后代智商与父母的关系很大,几乎可以说是遗传决定。
  • 但又有研究发现,父母的学历之所以能预测孩子的成绩,是因为高学历父母更重视教育,所以这其实是一个环境因素,而非基因本身。

哪个说法对?答案是都对……

世界上不存在不受环境影响的基因,也不存在不被基因改变的环境,它们作为两个重要因素本就是互为因果、无法割裂。近二三十年,表观遗传学的兴起,证明了后天环境可以反过来改变一个人基因型的表达,就更把两个因素死死捆在一起了。

目前勉强算是得到一定程度公认的结论是:

  • 幼年时,个体智商主要受基因影响;
  • 上学后,智商受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 成年后,最终决定智商的主要是后天教育。

但这个结论,也只是暂时的,很可能会随着科学认识的进一步加深而被修正甚至推翻。

此外,对心理学来说,还有一个最无奈的事——人类群体本身也在发展变化,现在成立的正确结论过几年可能就不成立了。比如 2000 年前后关于互联网聊天的研究,发现人们在打出

[嘻嘻]

表情时,脸上真的会不自觉地微笑。现在人们已经不会这样了……这可能是一种群体「脱敏」,因为哈哈哈哈越来越多,所以网友想发出真心微笑的阈值变得越来越高了。

心理学的这个学科特点,或者说我个人的这种教育背景,让我在上大学时非常难受。怎么什么都不是确定的?都是不知道的?那我上大学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这就是学心理学最大的收获——因为没有结论可学,我最后只好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而我事后发现,这种方法论比再多的结论都宝贵。因为只要有了方法论,一切结论已是「瓮中之鳖」。

我个人觉得,自己思维体系里最重要的概念「元规律」,就是心理学的教育帮助我形成的。

.

后来我进了互联网行业,做了算法相关的工作,除了高薪,更大的收获是看待世界的高维角度。

《成长的边界》这本书里有一章内容特别触动我,大意是说,没有从事过现代社会中集体工作的人,很难理解现代社会中必备的抽象概念。所谓抽象概念,比如说「抽象」这个词,本身就是个抽象概念。具体可以看图说得很清楚。

比较扎心的是图 2 的结论——很多群体的传统文化都禁止女性参加工作,不工作,智商就无法正常提高,最终导致女性在统计意义上比男性更愚蠢。所以我一直强调,真正的女权就是未成年搞教育,成年人同工同酬,前者提升智商,后者提升社会地位,是最根本的事。

实际上这逻辑在美国黑人问题上同样适用——还记得《绿皮书》吗?南方的那些一脸麻木只知道弯腰摘棉花的黑奴,终生没机会接触新技术,所以智商真的就比北方的自由黑人低很多。

不用《三体》,不用什么智子,你只要不让一个人参加社会工作,自然就对这个人实现了圈养式的「锁智」。

反过来,想「开智」,当然就要多从事社会工作,最好是不同领域不同层级的工作,帮自己融会贯通,也就是《成长的边界》这本书里提倡的。

回到开头,我说《刻意练习》和《成长的边界》里的观点都对,在计算机算法的从业者里实际上是不需要解释的,因为这就是一个最基本的 E-E 平衡。

全称叫 Explore-Exploit,经典场景是老虎机数学问题求解。比如你去了某个场子,里面一排老虎机,你兜里只有 1000 块,玩一次 1 块,你要怎么玩,才能尽量让自己赢的钱最多?

注意哈,久赌必输,所以赚最多的方法,就是装好这 1000 块,直接回家……但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它的现实意义在于,你把 1000 块想象成时间——即便你不「花」时间,时间也在自然流逝,所以无法装起来带回家。

推而广之,这个数学问题是一种统筹,研究的是当手头只有有限的资源时(现实世界永远如此),我们面对一堆结果随机且未知的投资机会,要怎样边探索 explore 边获利 exploit?

很显然,思考方向是:我先每台老虎机玩几次,大概感觉到哪台更容易赢,我就重点玩这台。但由于老虎机的赔率(现实世界里不同项目的回报)是变动的,所以我不能停止探索。我要在获利的同时,不断分配出一定资源,持续探索旧老虎机的变化,寻找新老虎机的出现。

映射到学习和工作中,这不就一样吗——我要凭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找到自己大学该学的专业,以求毕业了有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过上舒服的生活。但为了维持生活品质不滑坡(所谓的红桃皇后定律,拼命向前奔跑以便留在原地),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掉队,我还要继续学习。不光学本专业的技能,最好还能拓展其他领域的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

这么简单的道理,是不是一说就懂?太简单了吧。

可问题是,你停下来,看看自己周围,有多少人真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呢?又或者说,有多少人自以为自己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从来不付诸行动呢?非常非常少,几乎可以说没有。我为什么敢这么说呢,因为以我这么低的努力程度,都能在职场获得那么巨大的竞争优势,而且还是在号称全球内卷最严重、薪水最高的互联网行业,四年轻轻松松从 10W 混到 100W,可见现代人整体上是多么地懒惰和放纵。

明明知道这样做更好,为什么不这样做?因为不知道。真的知道了,就去做了。没去做,其实不是真的知道,是自以为知道。

「哦!我懂了!」你现在可能会这么想。不,你没懂。

如果你没在至少 3 个以上的不同领域里真的明白一个道理,那你就没懂这个道理,因为你连举一反三的「三」都没凑够。而绝大多数人的问题不是没能在 3 个以上的领域里想通,而是根本没接触过 3 个以上的不同领域……

参加拉力赛,输了,原因不是你车技不行,而是你还没有车呢……等你有了车,你才能知道自己车技到底差在哪儿。

这本书里,给出了很多不同领域的典型例子。也不全恰当吧,但有一部分是挺发人深省的,所以不妨一读。这是其一。

.

其二呢,是「元」的层面,脱离了这本书本身。

我叨逼叨说了这么半天,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到底对不对呢?

你要想判断我说得对不对,至少要做 3 件事:

  • 一是你得知道书里说了啥;
  • 二是你得看懂我说了啥;
  • 三是你得能对比清楚有没有差异。

很多人读书,有两个问题:

  • 一是太慢了,好几天看完一本;
  • 二是太浅了,读的时候不带自己的思考。

先说二吧。如何带着自己的想法读书?首先,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我去健身练引体向上,最初一个也做不了。教练说「你要找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我说我找不到啊,教练说「现在找不到背阔肌发力的感觉是正常的,因为你还没有背阔肌呢」。一样的道理。

读书太少时,不可能有自己的完整想法,只有些碎片。碎片本就比系统的想法更难「打捞」,而只有碎片想法的人还偏偏更不擅长「打捞」碎片。就像得了抑郁症,越是抑郁越需要主动求助,但越是抑郁越没有能力向外求助。死循环。所以抑郁症一定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否则死路一条。

  • 说回读书,其中一个解决办法,就是硬扛着死读。引体向上做不动就吊着「暗暗发力」,总有一天能开始做第一个。我就是这么练的,现在可以做 6 个,希望以后能做 60 个。但这个办法,慢,且易受伤……
  • 另一个解决办法,就是「拆书」。比如一本 30 万字的书,有人给你拆成了 3 分钟读完的文本或音频,你就读这个。目的不是说读完就当读过全书了,而是把拆书人的想法,当成参考答案,带着参考答案再去读原书,看看到底对不对。

这样虽然你可能仍然没有自己完整的想法,但你至少明白了什么叫「带着想法去读书」。引体向上确实一个也起不来,但教练给你提供了助力,这时你至少知道引体向上真正拉起来时,背阔肌发力是怎么个感觉了。

我这篇东西也就 5000 字,和常见的拆书差不多长,你看完了如果觉得《成长的边界》这本书好像有点意思,不妨带着我的参考答案,读一遍原书。看看我对在哪里,错在哪里,什么地方理解得不如你好,你的想法碎片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成型,变成你自己的背阔肌。

.

再说一,读书太慢。

速读,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其实是跨领域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成长的边界》这书说的是什么?是哪怕你精通某一项,也不要停止探索新领域。因为新领域的知识除了本身有用外,还能触类旁通地帮你原有的专业技能更进一步。也就是你引体向上练好了,还应该练硬拉,因为硬拉不光练背还练腰,增加躯干核心稳定性后,引体向上做起来更稳更不容易受伤,对背阔肌的刺激也更充分。

你看我一直在拿健身做类比,虽然并不那么严谨,但至少降低了「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而《成长的边界》这本书里另一个我非常赞同的观点就是——类比是非常有用的思维工具,虽不严谨,但只要自己知道严谨不是目的、理解才是目的,那么类比就利远远大于弊。

可问题来了,要想跨领域类比,你先得了解其他领域;想了解多个领域,你就得花费比之前只了解一个领域更多的时间。但人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时间不变、路程要加长,唯一的办法是提高行驶速度——看,又一个小学算术题的类比。

所以,提升阅读速度非常非常重要。

有人说那我看视频加速看不就好了,这比提升读书速度方便多了。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工作压力大,所以抽根烟放松一下。那些不抽烟的人,根本不会靠抽烟来放松。而抽烟能放松的根本原因在于尼古丁成瘾,这种毒品在戒断(即长期未摄入)时会出现的症状之一,就是凭空让人焦虑。本来脚挺累了,为了放松脚,故意穿上挤脚的小鞋把脚挤肿,然后脱下来——啊,好放松啊……这不有病么……

一个没练过速读的普通人,每分钟大约看 400 字;而新闻联播语速每分钟 300 字,天然就更慢。平时看的视频里,有多少 up 主的语言能像新闻联播那么精练?而且真像新闻联播那样的话,你还爱看吗……

有人说不是的,我看的视频有字幕,所以 2 倍速甚至 3 倍速我都能跟上,这就比看书快了呀。这不搞笑么,如果你盯着 3 倍速字幕都能跟上,只能说明你盯着书本看更快,因为书本不用换气……

反过来,如果你读书速度明显提高了,那视频 3 倍速就跟玩一样。我现在看不带字幕的 youtube 英语视频都 2 倍速起,人的大脑就像肌肉,是很容易锻炼变结实的。

多扎一句:PPT 视频是拍给谁看的?是给有阅读能力的人看的,还是给没有阅读能力的人看的?哪一种人,才是你想变成的人?

只有当你摄入信息的速度足够快,你才有机会拥有对多个领域的了解,也才有机会实现触类旁通,触及「元规律」层面,真正明白很多你自以为早就明白但其实根本做不到的道理。最要命的是,你连鉴别哪些信息更有价值的能力也变强了。

就好像你不光能做更多个仰卧起坐,你还因为认真体会全身各处的肌肉,而意识到仰卧起坐伤腰椎和颈椎根本不是一个好动作,于是改做更优秀的卷腹甚至是腹肌撕裂者,并且把它和 burpee 结合起来打造成适合自己当前体能的 HIIT 组合,用半小时甚至 15 分钟就完成了平时要 1 小时才能达成的燃脂量。空出来的时间,你还可以由于自己基础代谢提高了躺着不动也消耗更多热量了,于是干脆得意洋洋地啃了两根炸鸡腿(去皮)。

有人担心,说看太快我记不住怎么办。好笑,意思是之前看得慢的那些书,你都记住了?这跟减脂又是一样——慢跑半小时后减脂效率更高,对吗?放屁。算一下:

  • 慢跑一小时,假设共消耗热量 400 大卡,其中前半小时 1/3 来自燃脂,后半小时 1/2 来自燃脂,加起来共 170 大卡热量来自脂肪。
  • 但如果你跑快点,间隔冲刺跑,可能 15 分钟就消耗了 400 大卡,其中 240 大卡热量来自脂肪,然后你还可以躺着休息 45 分钟才下课。

总量起来了,根本不用纠结燃脂比例,先快速把总量拉起来再说。不然,把一本小学课本读烂了,也仍然是小学生。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而要练「快」,却不能片面追求快,否则「欲速则不达」。就像跳高,肯定是从自己能通过的高度开始,一点点往上加,循序渐进,反而是最快的。速读也一样,先找自己熟悉的语言(母语)、熟悉的领域(本专业)或相对简单的通读类书籍(比如这本《成长的边界》),开始抛弃心里「默读」的声音,快速用手指或者笔尖划过书页,提升阅读速度。

.

下图是我自己觉得与「跨领域」相关的一些看法,之前写的,有点相关,也附上,仅供参考。包括这篇《新浪微博是宋朝,还是印度?》

.

11 Replies to “750 要突破成长的边界,你必须很快

  1. 有新感悟,常看常新。忘了在哪听到还是看到的——当你把一个道理说到烂,说到自己都不想再说的时候,听道理的人才有可能明白。

  2. 今天看到一个小伙伴推荐书,然后底下小伙伴就问值不值看。那会突然明白为啥要快,因为那样就可以小成本快速试错,不用问直接看。

    1. 对,而且看多了还有个好处,一本书从拎起来到判断是否值得读,时间越来越短

          1. 哈哈,这个是上古时代的博客逻辑,就是评论发了之后会有一个审核流程,审核通过了就显示出来了。类似于后来微信公众号的后台留言~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