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备份一条长微博。
.
我看霜叶昨天被我忽悠得表态了,准备给他孩子学西班牙语。
我就比较惨了,我没有孩子,我只能自己学。但我学着学着,就想起自己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是怎么学语言的。其实用小学的时候学文言文,来类比长大了学二外(或者中学学英语),思路都是通的,很有意思。
我记得小学上语文课,讲古文,第一件事就是翻到文章后面的习题里,看有没有「通读并背诵全文」这句狗日的话。要是有,就带着刻骨的阶级仇恨来学这篇文章,哈哈哈。但有时语文老师也特别操蛋,明明课本上没要求,老师偏偏单独要求学生们,这篇文章要背。烦。
现在过去三十多年了,再回头看文言文,发现不管是哪个朝代的,基本上都能明白个大概。甚至有时「回光返照」,还能准确识别出什么「名词活用做动词」「宾语前置表强调」之类的生僻语法,自己跟自己装个逼。很神奇,明明是在生活中完全无用的语法,为什么居然还记得?肯定和当年背课文有关系。——我一直是这么以为的,直到学二外的时候,才明白自己想错了。
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我背会了文言文里的生僻语法,于是记住了三十多年,而是这三十多年来我很可能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在反复使用这些语法,所以我才对它们很熟悉。不信?
- 「小心我肛你哦!」名词活用做动词,
- 对应英语就是 I gang-abl-ize you,
- 变形逻辑是 gang名词肛 -> gangable形容词可肛的 -> gangablize动词使其被肛 -> gangablization使其肛化,
- 类似于 globe -> global -> globalize -> globalization 那个感觉。
.
所以我突然明白,是我一直都想反了。
- 是我被迫按着固定标准去学,所以累。
- 假如我是主动按着实用标准去学,我应该觉得轻松。
啥意思呢?上班的时候我就听一个当时的高管说过这话,「如果你是跟着公司标准走,你就天天都特别累。如果你走得比公司标准还快,那你就特别轻松」,后来这人创业去了。学习里也是一样的,文言文学习的目的,本身并不是为了考试,或者说考试本身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得高分,而是去检验你是不是真的能使用文言文了。
什么叫使用文言文?现代汉语已经不需要说古文了,但一个有基本中文素养的中国人应该可以读得懂一篇虽然没见过但语法并不生僻的文言文,不管是清朝的还是唐朝的。类似于一个体面的法国人或者意大利人,应该一望而知一句拉丁谚语的意思,不管是很古早的拉丁文,还是古罗马时的拉丁文。
防杠声明:中国人不懂基本的文言文也没什么,说明这人没有基本的中文素养罢了,仅此而已。不懂就学就好了,要是连这都要杠,那就是拿无知当光荣,缺乏信息时代里做人的基本素养了。
因此,教科书课文后面的要求,实际上不是考试的要求,而是作为一个有基本中文素养的中国人,应该达到的要求。考试的目的也不是逼着你考出高分,而是去检测你是不是真的具备了这个素养。没具备也无所谓的,不违法不违规,只是那些稀缺的高等教育资源(及其背后的社会上升通道)就没必要浪费在你身上了。仅此而已,很公平合理吧。
性别歧视、籍贯歧视、民族歧视、宗教歧视、种族歧视,这些是真正的歧视,因为这些属性大概率是无法改变的。但学历歧视只能叫学历差异对待,不能算歧视,毕竟你努力就应该能考上啊。现在全中国大学都扩招成这样,一般公司如果不招本科以下学历,很难算歧视吧?
于是,如果我们能假设出一个没有考试的世界,而且人人都主动学习,那么你作为一个学习者,面对无穷无尽的知识,是什么感觉?太他妈恐怖了,从哪儿开始呢?现在来了一本教科书,给出了非常经典的范文,里面出现的全是文言文四级高频词,学习建议是全文背诵,背这一篇顶背别的三篇,一口气上五楼不费劲,你开不开心?简直要开心死了。
为什么我现在才明白这一点?首先是因为我蠢,这个没得跑,因为脑子正常的人应该从小就能明白,这锅甩不到别人头上。其次是更重要的,我是怎么意识到的呢?因为我开始不为了任何考试纯粹出于实用目的,而开始自学西班牙语。这就完全回归到人类正常的吸收知识的状态中了。
.
我是很慌的,一门新的语言,我怎么开始呢?于是我想起了文言文课文后面的「通读被背诵全文」,想起了英语四级 3000 词,想起了高考数学历年真题——大道相通,这些东西连无聊的考试都能帮你通过,那么帮你掌握有意思的知识,应该更有指导意义了。所以我开始主动去找,有没有西班牙语 3000 词,西班牙语最常用语法,五天掌握西班牙语日常交流,这样的东西。
在找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自己思考。因为别人的建议多如牛毛,真的全听累死活该。思考的过程就是拆解的过程,之前也说过,我认为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背名词,因为动词可以比划,不影响交流。但这个经验在西班牙语中完全不适用,西班牙语里最重要的是动词,一个句子可能完全没有名词,但绝对不会没有动词,一切语法都围绕动词的 108 种变位展开。那没区别,就把英语名词改成西班牙语动词即可。
而且当年背单词为了快,还专门背了词根,现在对着词根去看西班牙语常用动词,简直就是开卷考试。动词原型记住了,再看时态变位,变位规则好像很复杂,可是时态的选取逻辑,跟英语里一模一样。不懂的时候看到「过去完成时」就头大,懂了之后看到「过去将来时」都觉得这名字起得可真他妈形象易懂!上次也说了,高中英语只要没忘,西班牙语时态几乎不用学,我 2.5 倍速听课还觉得老师太啰嗦,全是讲过的,全是「通读全文并背诵」里出现无数次的内容。
然后再回忆英语学习,文言文学习,结合西班牙语学习,最简单的学习路径就出来了——跟炒股是一样的,找到其中最省力的路径就好了,牛市做多,熊市做空,不要扛市场的大腿装死鸭子嘴硬。哦,这跟光在时空中传播的路径也是一样的。实际上这就是宇宙的元规律——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永远去寻找熵最低的路径,因为最省力。
.
上来先扫语法,跟英语一样的全部删除,专门了解一下剩下的特殊时态。了解完之后,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老师的讲解,想想看哪些时态是西语使用者(也是全人类)日常交流和写作中最常用的,这些才真正值得背诵。其余不常用的,直接删除。这时,「A. 我需要了解动词在哪些时态下的变位类型」就明确了。
再扫常用动词,看一个网课说一共也就 500 个词,妈的太少了,才 500 个,其中大半还和英语高级词汇是同根词,我认识它它也认识我,这就剩下不到 250 了。这些词里大部分是规则变位,极少数不规则变位(大概就 10 个左右)强行编故事记住,「B. 我需要了解哪些动词的变位」就明确了。
然后 A∩B,那西班牙语入门根本不需要 5 天,或者说根本不需要 5*8=40 个小时,有一半时间就够了。而用来拆解和设计学习路径的时间,远远超过 5 天。它对有悟性的人而言,可能需要 5 年。对我这种笨点的来说,可能就需要 15 年。我要学会母语中的古语,学会跟目标语言相近的英语,最后在学西语过程中思考,才总结出了路径。
看着不划算哈,就好像看着汽车最初没有马车快一样。这个例子不够好,更好的例子是「瓦特重新发明了蒸汽机」。蒸汽机实际上早就有了,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机,而是跟各种现有机械连成一体的。瓦特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这个核心供能部件给切割出来,标准化、模块化、去耦合并封装。从此蒸汽机可以「降维」进入任何一个需要人力的领域,于是工业革命真的翻天覆地。
学习路径也是一样的,只要总结出来了这个模块,不管学什么语言,甚至学那些并不是语言但同样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比如物理),也会变得非常非常容易。当然,相对论或者量子力学这种东西你学得再巧妙它也不会变成「容易」,只是相对不再那么困难。
.
我为什么要写这个呢?其实我也不知道。因为这东西写出来其实对我没用,我已经懂了,而且一直在用,只是现在才知道自己在用而已。这东西对别人应该也没用,因为不懂学习方法的人不会知道学习方法到底有多重要,讲也讲不清楚的,这东西只能意会。就好像没做过爱的人不可能想象得出做爱有多爽一样。做过爱的不用抬杠,把做爱改成吸毒就好了。吸过毒的也不要抬杠,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所以不写了,没意义,看了一眼 A 股已经回调到位了,继续去学西班牙语。
.
备份完毕。
常看常新了
离开学校重新学新的东西时,才发现以前自己痛恨的学习模式是最有效的。有人帮你选出了最经典的内容作为教材,有相应的配套练习不断巩固,还有老师全程黑你答疑解惑。而这个道理,即便当初知道了也不会更开心地学,必须有了现在的人生经历才能真正明白
所以当时就学好的人,实在是运气好
哈哈是的~最近一直在学习日语,我一般先看完语法,一路看到底,然后再回过头来去背单词。
有意义,对知道学习方法重要一直努力摸索但还摸不着头脑的人来说,有提高悟性的效果,说不定就能早点自己顿悟。(比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