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86 实事求是,并不分左右

by @秦书宝

全文约 25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写于 2025.04.26

.

「UU,我觉得读书是一个逐渐推倒自己旧有观念,重塑新观念的过程,有思考能力、辨别能力就可以看杂一些。

「我以前有一个时期,对于书的态度是——里面有我不赞成或者我认为很奇怪的,我就不愿意去看,但是书其实和人一样都是很复杂的。

「用我自己主观视角看,有的书就很像被苍蝇碰过的蛋糕,好吃但是有些地方很膈应。

「这个感觉在读余秋雨的时候非常的明显,他为自己的观点佐证的时候引用教员的话,同时却又引用胡适的话。」

我个人觉得吧,余秋雨主要是自己水平一般,所以才会这样。

余是大河的伤批的那一代,脑子里没有粪是不可能的。这不能全怪他。

比如他曾在《文化苦旅》中说道士王圆箓是个「小丑」之类的,我就很不同意。

146 余秋雨,王圆箓,谁是王八蛋?这是我2019年去敦煌莫高窟旅游的时候写的,现在看已经显得幼稚了。

  • 余秋雨脱离时代背景,不批判晚清的黑暗,却拎着一个没文化的朴素的想要保护文字材料的王圆箓不放,真的下作。
  • 但跳出来看,我又何尝不是犯了类似的错误呢?我批判余的时候,是否也脱离了他所处的那个落后蒙昧的时代呢?

我是这几年读了很多书(将近3000本)后才意识到——

一个人要想仅靠读书就提高哲学认识,真的做到去芜存精,那几乎不可能

而我猜,余可能连3000本书都没读到过……

不是瞧不起他,而是他所处的时代,书太少了,也不找好。

哪像现在啊,随便什么电子书打开就读,想找内容还能全文搜索什么的……

最近甚至可以直接问deepseek了,这句话、这个观点,是不是有人说过?列出10个来源。

.

「是的,可能有人是因为自己水平不足,所以有点心虚,需要引用“名人”跟自己一致的地方来证明自己。」

不仅如此,更说明他对于说话人的身世不够了解,说明他对于说话人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也没有想得特别明白——

可能是只理解了字面意思,就开始「引用」了。

结果不仅不能证明自己有文化,反倒露怯

这事我以前也干过……

很多年前,我曾经引用费孝通《生育制度》里的一句话:

「一个孩子在一小时中所受到的干涉,一定会超过成年人一年中所受社会指摘的次数。在最专制的君王手下做老百姓,也不会比一个孩子在最疼他的父母手下过日子更难过。」

我当时是想从字面上引用这句,证明家长对孩子其实往往简单粗暴,是在替孩子们叫屈。很白左很自由派吧,完全是无病呻吟嘛,所以那肯定是2019年再往前几年了。

当时有人对我指出来,说你引用错了,费老不是那个意思。

当时我年轻爱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没读过全书,只读了这一小章节,就没理会,也拒绝修改。

后来过了几年,等我意识到费孝通是什么样的大才之后,我才如饥似渴地通读了《生育制度》整本书。

连起来看,才明白费老的意思,和我想引用的完全相反——

费老是想说,生育制度是基于人类社会当时的生产方式及生产力水平慢慢形成的,哪怕后人看着再不合理,当时也必然是有合理原因的

费老进一步指出,正因如此,一个孩子才必须要在家庭中通过与父母的互动,完成社会化,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所以他想说的并不是家长的简单粗暴,而是想说家长即便简单粗暴也是有原因,甚至是有道理的

你看,这和我当时引用的意思完全相反,虽然字面上完全是同一句话。

现在我也没机会对那位当初指出我错误的陌生网友致歉了,但这事像刺一样扎在我脑子里,提醒我——

以后凡是遇到自己没有通读过的内容,就尽量不要开口点评,免得给别人造成错误的认知,遗害无穷。

.

最后扯点题外话——

作为一个压根不靠微博流量来谋生的野生博主,我这就是纯聊天的地方。

以前有人说我是跟风爱国,后来又有人说我是双标伪装,其实都无所谓。

因为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教员都能摔个粉碎,只因物质不灭,我这种草芥更是不值一提。

但我主动与整个「爱国大V」「左派」「毛粉」群体进行切割,

却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是如此规定的。

  • 教员曾说,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 而且教员也反复强调过,不要搞个人崇拜,强调自己从来不是天才。
  • 他甚至在晚年给青的信中,自嘲是像猴子一样,违心地做了cpc和101的钟馗。

活的灵魂就四个字——实事求是

  • 既然实事求是,何来左派?
  • 既然实事求是,又何来毛粉?
  • 全是异端。

一开始我觉得,教员的水平太高了,确实,他能看得上的人,凤毛麟角。

可后来才发现,不是这样的。

  • 教员的意思并不是说没有路线之间的斗争,而是说斗争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 最终的目的,是要通过斗争回到实事求是上来,而不是用路线来给自己贴标签。

我能慢慢想明白这些,是因为社会实践,是因为——

.

  • 一次是因为杨奇教育了我,非常优秀的反面教员。

它让我明白,原来一款游戏还没上市的时候,情节是啥都不知道的时候,就能有资深的爱国大V,对着一个辱毛主创的作品吟教员的诗了。

  • 另一次是因为《雄狮少年2》,教育了我,也是非常经典的社会实践。

再次让我明白,原来一款电影分明这么多人连看都没看过,连情节讲的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时候,就能有自称是教员学生的爱国大V,压根不调查就行使发言权了。

这些人甚至要使用「诉诸权威」的逻辑谬误,一会儿说新x社也给杨奇背书了,一会儿说自由派河x宝吹捧雄狮了可见这部电影有多反动。

太荒诞了,简直像一场巨大的笑话。

要按这个错误的逻辑,这次班长在柬埔寨出席的2025“电影周”开幕还放了《雄狮少年2》,又证明了什么?

  • 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是能靠人来背书而改变的吗?
  • 客观规律,难道是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吗?

如果一个自称社会主义者的人,连实事求是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学海无涯,唯有苦作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确定是知还是不知的时候——是为不知也。

但实事求是地讲,人性总是虚荣的,所以我很喜欢图1这句台词。

这部电影叫什么?《魔鬼代言人》

当你为了虚荣,为了圈子,为了流量,为了事实之外的东西而开始放松自我要求的时候,

你,我的朋友,我曾经的同志,你已经在帮助魔鬼保持微笑了

还是要复读一次,教员曾说:

「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喜欢他那样坦率。」
「他(鲁迅)说,解剖自己,往往严于解剖别人。在跌了几跤之后,我亦往往如此。」

向教员学习,做教员的学生。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