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19 千钧一发,英雄于尚清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写于 2023.10.04

.

看到一部电影,背后是一个真实故事,结局让人非常唏嘘

五味杂陈,不知道说什么好。

故事不长,希望同志们能有耐心看完。

家住齐齐哈尔的「老鱼」于尚清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片警,为人正直、热心,兢兢业业。

他家里生活压力很大,父亲卧病在床,妻子下岗在家,儿子当兵在外,一家人全靠于尚清养活。

由于当年日军占据齐齐哈尔时,在当地遗留了很多地雷、炸弹甚至生化武器,所以齐齐哈尔经常会遇到涉及爆炸物的案子,可是又面临着警力不足、缺少专业排爆人员的尴尬现实。

于尚清于 1976 年参军,在部队多次立功。早年当兵的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排雷经验,他正好又是片警,所以齐齐哈尔市警方遇到需要排弹的案子,往往会找于尚清出马。

2003 年 9 月 1 日 9 时 43 分,齐齐哈尔市公安局 110 指挥中心接警:萨拉伯尔酒店发现可疑定时爆炸装置。这是条老街,爆炸物分布的位置挨着燃气管道,如果不及时排除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于尚清与同事配合,连续 2 天,前后累计共成功拆除了 10 枚炸弹。

2003 年 9 月 2 日 23 时 29 分,第 11 枚也是最后一枚安有反拆除装置的爆炸物突然爆炸。于尚清右手拇指被炸断,食指被炸飞,整个右手掌被炸裂,爆炸碎片崩入双眼晶体,身躯被炸伤 100 多处。

案件在 5 天后侦破:原来是一家非法生产烧鸡的地下作坊,黑心老板总是克扣临时工的工资,于是两个临时工想要用炸弹来勒索老板,要价 50 万。后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无期徒刑。

于尚清受伤后,被聘为齐齐哈尔排爆队的顾问。然而由于他体内残留的 100 多碎片无法取出,于尚清长期受伤痛困扰,靠吃止疼片坚持工作十余年。

2004 年,公安部授予于尚清「全国公安战线二级英雄模范」称号。

2005 年,于尚清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

2008 年,导演 高群书 根据这一真实案件,拍摄了《千钧。一发 (2008)》,又名《老鱼 / Old Fish》。

片中专业演员很少,大多角色由黑龙江的警员和军人扮演。主演为著名的非职业演员 马国伟,他自己的真实职业是哈尔滨某派出所民警。

其他演员也大多如此,影片结尾演职员表。

《千钧。一发 (2008)》荣获第 11 届上海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和评委会大奖,但按导演 高群书 的自述,影片在发行中却遭遇挫折。

也就是说,一部中国导演根据中国警察的真实事迹改编的,由现实中的中国一线警察亲自出演的,反映为了人民勇于牺牲的英雄精神的中国电影《千钧。一发 (2008)》,在当时的审核制度下,遇冷,惨败,甚至可以说是无人问津。

我刚看完全片,说实话我不太清楚《千钧。一发 (2008)》这电影哪里有问题。导演拍得写实而克制,甚至恍惚间会让人觉得这是部纪录片。

是谁,不想让中国人知道我们自己的英雄呢?

.

2014 年 8 月,因体内残留 100 多块玻璃碎渣、长期服用止疼片出现呕血、便血症状,于尚清 入住北京 306 医院治疗,之后他出现肾衰竭症状,靠呼吸机和透析维持生命。

2014 年 11 月 6 日晚 10 点左右,于尚清的血压突然降为零,医院经过两次全力抢救,宣告不治。人民英雄 于尚清 逝世,享年 58 岁。

2014 年 11 月 12 日,有市民在齐齐哈尔市街头,为 于尚清 送行。

今天,2023 年,事情已经过去了整整 20 年,电影上映也已经过去了整整 15 年,距离英雄逝去也已经过去了将近 10 年。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想观看这部反映我们自己的人民英雄 于尚清 的电影《千钧。一发 (2008)》,各大视频网站似乎都没有资源,你可以去「1905 中国电影网」,免费试看 5 分钟。

如果你想观看全片,请付费,成为「1905 中国电影网」网站的 VIP 会员后,方可观看。

但如果你是外国人,那你可以直接访问 youtube 上的「电影大剧院 1905 Movie Theater」官方账号,免费观看。

.

从这个故事的开头,到这个故事的结局,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但我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太对,总觉得现实不应该是这样的。

一个民族,不该遗忘英雄。

记者:如果说这个炸弹要爆炸的话。
于尚清:引爆了,造成连环爆炸。

记者:但你不懂啊?你拆过吗?
于尚清:我没拆过。

记者:什么防护装置都没有?
于尚清:什么都没有,就那么去的。

……

记者:威力呢?
于尚清:响了就完了,那可没好啊,炸药是400克。

记者:什么概念,如果400克?
于尚清:400克的概念就是随便搁在一个楼房的柱子上,就可以炸掉一半,定向爆破就几十克,也就是三四十克,就打一个眼。

记者:你最后拆这个的时候,等于是玩命啊。
于尚清:就是玩命,浑身全是汗,一步都迈不动,往上迈一步,咕咚跪那儿了。

记者:当时屋里就你一个人?
于尚清:对,肌肉痉挛,肌肉硬。

记者:这时候拆完第三颗的时候几点了?
于尚清:拆完第三颗是下午两点吧。

记者:老伴一直在门口等着。
于尚清:中午就等,一直等到晚上我回去,那时候就四点多了,她说怎么了,我说萨拉博尔有三个炸弹都叫我给拆了。

记者:她也不知道你去拆炸弹了?
于尚清:对啊,说着说着,她就瞅我,她一看我,你真拆了,我说真拆了,就哭了,一下把我抱住,我本来在酒店心情就挺激动的,就掉眼泪了,这时候我俩就哭了,真哭了,哭了有好几分钟,我说别哭了,没事了,过去了。拆了就完事了,但是我晚上失眠了,怎么也睡不着觉,一点也睡不着。

记者:怎么了?
于尚清:我总觉得还有炸弹。

记者:为什么?
于尚清:有一种预感,这种预感特别强,我说怎么搁三个呢,他怎么不搁四个呢,搁六个呢,搁八个呢,还得有。

记者:你怎么能这么推断呢?
于尚清:我平时老看书什么的,有时候犯罪心理学也看过,我说不能搁单,肯定有,但是我没找到。

第二天早晨八点,于尚清正准备去上班,电话又了,发现了新的炸弹。

记者:还归你拆?
于尚清:对。我不拆不行。

记者:怎么就不行呢?
于尚清:头一天三个都拆了,第四个就不拆了,退缩了,那不行啊。

记者:别人可以试试。
于尚清:别人不说,我心里我也自责,我必须得上。

「若一去不返……」
「便一去不返!」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