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写于 2023.08.02
.
《封神:第一部》里有个细节,殷寿凯旋,在朝歌向父王进献了平叛成功的证据——
苏护的人头,盛在一个木匣子里,匣子底部铺有一层白色的「细沙」。
剧情没细说,但猜测那些「细沙」应该是盐,用来防腐的。
搜了一下,中国古代在斩首之后,为了保持(某些高级罪犯)头颅的面容,会有三种常见处理:
- 一是盐腌防腐,
- 二是煮熟防腐,
- 三是涂漆防腐。
也有三招都用的。欧洲前两招也用,第三招用的是沥青。
另:古代埃及人和希腊人都知道蜂蜜有抗菌防腐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用蜂蜜来保存肉类,使其风味不变,更不会腐败变质;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死时,正值热季,其尸体也是浸于蜂蜜中运回马其顿安葬的,据说尸体保存完好。
.
有一个反例记载:
创立后晋的石敬瑭,就是把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辽的那个沙陀人,自称「儿皇帝」,管辽当时的统治者耶律德光(耶律阿保机的次子)叫爹。
八年之后,石敬瑭的儿子(那得管耶律德光叫爷爷了吧)拒绝继续向辽称臣,于是耶律德光出兵「平叛」,打了三年,直接灭了后晋。
然后,耶律德光占了后晋的旧都汴梁(开封),正式改国号为「大辽」,并且定汴梁作为大辽的「东京」,感觉是要准备长住了。
没几个月,北方人(以汉为主)受不了辽人侵扰,反了。耶律德光扛不住,只好向北回撤,结果病死在了路上。他死前还曾感慨:「我不知中国之人难制如此!」
大辽的帝,尸体很重要啊,太后述律平(耶律阿保机的老婆)已经发来命令,大意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可是回去的路这么远,肯定就烂了,怎么办?
据说有几个随军厨子就想办法,把耶律德光的尸体剖开,掏空,装满盐进去,缝好……简单来说,就是把耶律德光的尸体,腌成了咸肉……汉人们嘲笑说,这是「帝羓bā」,就是「帝之木乃伊」……(好惨,看来当时辽人不知道蜂蜜效果更好,或者当时他们手头没有那么多蜂蜜可用)
给尸体做防腐,除了实用目的(比如电影中殷寿的操作,就只是为了保住死者的容貌,方便辨认),还有表尊重或表侮辱的意义。
而在辽人和汉人看来,腌成咸肉显然不是尊重的意思。所以据说这几个厨子后来被述律平给下令杀掉了。但耶律德光作为「千古帝羓」的笑话流传下来了,不过这具木乃伊似乎没能存世。
.
哦,还有个典型例子——唐末的秦宗权。
秦宗权原本是蔡州节度使,被黄巢打败后投降了「义军」。再后来黄巢死了,秦宗权打着黄巢的幌子,四处抓战俘和灾民来吃,直接杀了用盐腌成干尸,捆成「军粮」装车上带着……后来这黑锅让黄巢背了。
所以可见,用盐来处理死尸,虽然有点防腐效果,但带有侮辱意味。
不知道商代是否就已经有了这种操作,但这个细节放在电影里,感觉还是挺考究的——毕竟从冀州到朝歌,怎么也得走几天,当年(直到春秋前)那里(山河四省)全是近似热带的气候(盛产大象和犀牛),不防腐得臭成什么样……
关于商代时的自然条件,A366 封神第一部,还不够魔幻吗 这篇里有说过。
.
有趣的巧合是,盐在古罗马,也有类似的含义。
有说法认为,古罗马在毁灭了宿敌迦太基之后,不仅推倒了敌人的房子、烧掉了城市,还在迦太基的土地上撒盐,让敌人的后代也永远无法在故地耕作。(有趣的是,迦太基的腓尼基语转写 QRT ḤDŠT 本意是「新的城市」)
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一说法是后人杜撰的,并不见于古罗马及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正史,直到近代才又被人「回忆」出来。
在考证过程中,有人发现「往敌人的土地上撒盐」这个操作,在不同文明的传说中都曾出现过——往往都是用来表述强悍的入侵者(比如阿提拉)是如何彻底斩草除根的。但历史上到底是不是真有人做过,存疑。
盐碱地不怎么产粮,这一客观规律或许是「往敌人的土地上撒盐」这个传说得以流传的内在原因。但想通过往良田里倒盐来实现寸草不生的效果,恐怕很难实现。而且以古代的生产水平(盐的珍贵程度)来看,这种操作怕是得不偿失。
倒了盐的地,至少仍然可以种桑,然后养蚕、纺丝,狂赚古代外汇……
.
这就又扯出一个联想:
“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东海行复扬尘也。’”(东晋·葛洪《神仙传·麻姑》)
海平面涨落变化,已经三次(或许是虚指多次),那为什么每次都要变成「桑田」呢?注解中一般都说,桑田就是代指农田,那为什么不能是稻田、黍田、稷田、麦田、菽田(五谷),而偏偏要是桑田(非五谷)呢?
或许就是因为古代「海侵」即大规模的海水倒灌之后,原先近海的良田都变成了盐地,而盐地种粮不如种桑,于是才说「东海三为桑田」。
也正因此,才又有人从「麻姑」的传说中,总结出了「沧海桑田」这个成语。
.
然后,这又就能扯回商代……
桑田,是一排排小树(后期技术进步了,才出现「地桑」即「无干桑」,更矮),种植密度远低于五谷,而且视线遮蔽效果比较好,于是……
年轻人们比较喜欢在桑田里谈恋爱(野合),干得热火朝天。
一边在桑树下享受极乐,一边又发现桑叶喂蚕之后,蚕能「羽化」变异,于是至少是从商代开始(很可能从更早的东夷族原始文明开始),就已经把蚕当成是升天、复活的象征了。
按干宝在《搜神记》里的考据,桑通丧,蚕通残,丝通死,把死人裹进蚕丝绸子里,就可以羽化变异重生成仙。而考古证据也表明,丝绸至少从商代开始就已经是重要的陪葬品,高级青铜器往往是裹着丝绸下葬的。
商代王族,不仅是人间王,还自认是神王,肩负着祭天的任务。桑蚕丝文化,就成了商王维护自己神性统治的重要道具,很可能当时的神职人员(贞人)同时也要背养蚕纺丝的KPI。
正因为华夏文明早在几千年前,就开始有目的(虽然不是生产目的)地驯化和改良蚕了,所以我们才会自古以来就有更强悍的丝绸生产技术,在这一领域横扫全球。
这一切,最初都始于地理剧变,始于盐、桑、蚕等矿物资源和物种分布的客观现实。
说物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
附上《我们从哪里来》这本书里的一些脑洞,关于「沧海桑田」以及为什么爱筑高台:
作者认为是一万多年前的一次气温上升导致了海平面上升,于是东南亚和中亚都经历了一次大洪水,这次惨痛经历体现在各地神话里。
欧洲虽然没经历这次大洪水,但鸡都叫的旧约是犹太经,而犹太经是以色列被灭之后大流散的犹太人作为「巴比伦之囚」写的,里面的方舟传说是抄袭了当时的巴比伦神话。
东夷族的沿海低地全部被淹,那些低地建筑就此成为水下「龙宫」。早期神话里应该和龙无关,而是以东夷族崇拜的鸟来讲述的,比如「精卫填海」。精卫就是黄帝的女儿女娃被淹死之后变的。但后来佛叫传入,龙王 IP 流行,神话被民间造成了四海龙王的宫殿。
东夷族失去了生存的土地,被迫向西北山地迁移,挤占华夏另一支(有说法认为就是西羌&东羌)的生存空间,于是才有了炎黄与蚩尤的大战——两次大战之后,崇拜巨蜥的华夏族胜了,崇拜鸟和蛇的东夷族败了。汉成为正统,苗成为蛮夷。
但双方最后融合成了新的民族,东夷族的大洪水故事就此成为中华神话的一部分。三皇五帝里,东边青帝太昊&西边白帝少昊,就都是崇拜鸟的东夷族首领。
也有说法说太昊就是伏羲,而伏羲和女娲这两个词其实都是葫芦的意思。东夷族(包括现代的苗族等少数民族)一直有「兄妹两人躲进葫芦里避开大洪水」的传说。
东夷族吃了大洪水的亏,拼了命地未雨绸缪——疯狂建高台,把城镇建在高台上面,以免下次再被淹。所以孔子(姓子,商王后裔)的父母给他起名为「丘」,实在是因为当时周围各种城邦地名都带「丘」字,意思就是高台。
以战俘身份被流放到秦地的秦人,也特别喜欢筑高台,就是被淹怕了。秦朝一统之后嬴政称帝,修高台的文化就这么传承了下去。
蚕桑文化也是同一时间成型了——根本原因在于盐碱地。耐盐碱的野生桑树可以存活,同时大豆也比较耐盐碱,从而成为东亚人五谷之一。而西亚则是椰枣树进入当地人视野。
年轻男女去桑树林里野合时,会经常看到完全变态发育的蚕,从肉虫子变成幺蛾子,最后「羽化登仙」,于是就有了自然联想。按作者说法,联想路径可能是这么一个闭环:
- 蚕宝宝→
- 桑叶→
- 桑树林→
- 林间幽会→
- 野合好爽→
- 爽来自丁丁→
- 丁丁(软了)像蚕宝宝→
- ……
所以,蚕和桑,就有了超越生死的象征意义——东夷族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商朝人,首领就是大祭司(真正意义上的政教合一),因此形成了蚕桑祭天文化——丝绸在商代是寿衣,青铜器也是裹着丝绸陪葬的。
商人首领为了更好地祭天成仙(或许还希望死后复活),开始动用国家力量,坚持不懈地一代代选种改良原本很难驯化的蚕——人类一共就驯化了两种昆虫,蜜蜂和蚕:
- 而蜜蜂的驯化程度其实很低,家蜂离群就会再变回野蜂。
- 而家蚕只要没人管,必死无疑,毫无存活能力,可见驯化程度多深。
这样的改造力度,作者认为充分体现了商人首领基于其宗教信仰的决心。
这一串脑洞可太有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