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7 少刷刷谷爱凌,多看看范可新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6000 字,阅读约需 13 分钟。

.

最近冬奥,谷爱凌「杀疯了」。

不管到哪个平台,到处都是她。

因为她实在是太出色了,各方面。

  • 个人专业能力,一堆金牌,这东西完全靠实力说话。
  • 个人形象和性格,落落大方,热情洋溢,回答各路记者提问,也都是有点有面,成熟度和智慧度远超她的同龄人。
  • 家庭背景和立场,也非常讨喜,独立女性,热爱中国文化,改回了国籍,还怼那些网上的美国酸鸡。

但我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不是针对她个人有任何不满,只是觉得这种互联网上的集体狂热,哪里不太对。

瞎琢磨了一下,简单梳理思路,仅供参考。

.

先说谷爱凌这边,为什么我觉得大家不应该把太多的关注和感情投到她身上。

不是说不该关注和喜欢,而是说不该「太过」关注和喜欢。

关注和喜欢的原因,不需要赘述,所以只说一下反面的原因。

注:我不讨厌她,只是觉得正面原因大家都一目了然,所以行文上显得反面原因会多些,但并不是因为我个人态度导致的。见谅。

谷爱凌还年轻,哪怕是作为一个运动员来说,也还非常年轻。

年轻意味着两个事实,一是未来变化空间还很大,二是当前贡献还很小。

前一个说变化空间,主要是指家国立场和阶层意识方面,听起来有点假大空,后面会展开。

先说后一个,贡献还很小。很多人是不乐意听的,觉得你就是酸鸡,人家都为国获得这么多金牌了,怎么就贡献小了?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者,我关注的贡献,不是奥运会金牌这个层面的,而是更接近民生层面的。

或者说,奥运会金牌实际上是民生改善的结果,并不是原因。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先有民生改善,后有奥运金牌。

.

就比如滑雪,是不是只要挑一批天赋型选手,封闭训练,就能上奥运会得金牌呢?其实不是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那中国男足是怎么回事……

男足垃圾有很多原因,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民间没有足球的文化基础,大家都不怎么踢球。踢的人少,自然能选出来的苗子就少,将来成长为球星的就少,退役后可以任教的就少,当足球老师的就少,带出来的苗子就少,一个恶性循环。

不是给男足洗地,但这确实是一个客观原因。而这个原因背后,跟中国国情有什么关系呢?

一是中国经济相对落后,二是中国人均居住面积较小,三是中国社会的流动性通道在于读书。

所以中国孩子们,一没钱、二没地方、三没时间去踢球,自然就不会形成足球基础,也就出不来靠谱的男足。

至于女足,恰恰是因为全球各国也同样没有女足文化,咱们赶上了同一条起跑线,所以我们的女足姑娘一开始就不存在像男足面对欧洲和拉美那样国际层面的「后发劣势」,而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拼搏传统就变成了竞争优势。

有人觉得这可能是抬杠,但你想一下乒乓球就明白了。中国不管男女队,乒乓球都极强。那欧美按理说有钱有闲的,为什么打不过我们?因为他们没有乒乓球文化基础,形不成正循环。

.

说回谷爱凌,滑雪项目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单人项目——它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和医疗水平的体现

工业水平,你得造雪场吧?医疗水平,就算你不受伤不需要烧钱的康复科学,日常训练也得基于科学体系吧?

就比如说这次在短道速滑里大出风头的高速高清摄像头「猎豹」,滑得比世界记录还快得多。等冬奥会结束后全国各队一普及(说不定已经在用了),就能用来在各种体育比赛中实时捕捉运动员们的精细动作,拿到日常训练里一帧一帧地提升技战术水平——这靠肉眼和意志是无法实现的,纯粹就是科技实力在支撑。

你能想象一个连民众都吃不饱的国家,甚至还处在战乱中的国家,诞生奥运会滑雪选手吗?

反过来说,为什么新中国之后,许海峰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弥足珍贵?就是因为那种情况下还能诞生奥运金牌,实在是太反常太意外了,物质条件的极度匮乏,太能证明我们精神因素的伟大和骄傲了。

就是这个意思,先有民生,后有金牌。

.

金牌实际上是一种 KPI,类似于人的腹肌——腹肌有用吗?没啥用,就只是好看。

怎么才能拥有腹肌呢?首先这个人得是整体上比较健康,而且长时间维持健康作息,才行。

那普通人还要上班呢,除非是工作就是健身教练或者消防官兵,不然哪来的时间成天锻炼呢?说明这个人不仅有健康相关的丰富知识,还有钱有闲有能力去定期运动。

所以腹肌的好看不仅在于那六块巧克力,更在于个体背后的心智水平和经济实力。恰恰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人类的审美才会觉得腹肌是好看的。

不信?你回到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王朝时代甚至部落时代,基本上都是以胖为美。因为大部分人吃不饱,谁能吃出一肚子肥肉来,那是富贵的表现,是能养活起家人孩子的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这个意思。

.

社会发展史上,一中一外有两个类似的例子:

外国的例子,是美国登月。

你说登月有啥用?没啥用,目前来看就是个象征意义,什么的象征,绝对实力的象征。当年为了搞登月,「沿路」点开了多少技能树?

所以登月是 KPI,但登月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顺便「训练队伍」,打败当时的另一极苏联。

中国的例子,是两弹一星。

当然,两弹一星本身是国防力量,可登月其实也是太空大战的基础。而且,中国刚研发出原子弹,就表示绝对不会率先使用,并且热心于维持全球核不扩散,尽力防止核武器的滥用。

说白了,中国拥有原子弹的目的,就是不使用原子弹。所以,两弹一星是 KPI,但真正目的是一路攀升工业,最终改善民生

.

所以,谷爱凌虽然个人能力极强,但她放在整个滑雪领域里,放在中国社会里,其实意义不大。

我们不能指望因为她的出名,使得中国大街小巷突然掀起了滑雪热,人均月收入不到 1000 块的家庭纷纷开始买大几千块的正规滑雪板吧?

如果市场需求不出现,那供给端自然也不会突然开始大量兴建滑雪场,中国民间也不会很快就出现滑雪相关的文化——

实际上,由于文化变迁有滞后性,所以哪怕中国经济基础够了,也不会很快出现滑雪文化,何况现在经济基础都远远不够呢。

因此,谷爱凌在运动方面的个人能力,实际上对中国社会的帮助意义,没有想象得那么大。这不是在苛求人家,而是说在此前提下,过分的关注和狂热,可能会反噬她。

喜欢,就更不该捧杀,这个道理应该不难理解。

留一些余地,等她未来做出更多贡献时,再欢呼,会更合适。对她也公平,对其他已经做出了贡献的人也更公平。

.

有人会说,不耽误,我为她欢呼,也为其他人欢呼,不冲突。

其实吧,冲突的。

因为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你一天刷多少条微博,就是多少条微博。多一条这个人的,就少一条那个人的,一切行为背后都是价值选择。

凡事不可过度,已经有众人在捧了,我还是反向劝一劝冷静,说不定就是对她的一种保护。

谁知道呢,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

反正每每想起那个叫高天才的华裔美国女兵差点就成了中文微博上「独立女性」的代表,我就心有余悸,那种人代表的可是美国军方势力,真有网友敢无脑吹和下贱舔啊。

当然,曾经有双重国籍,不代表随时会背叛国籍;长着一张白人脸,也不代表不能有中国心。

所以说,我肯定是有迫害妄想倾向的,因此我也不建议别人像我这样疑神疑鬼。但一个群体里,总得有点人是疑神疑鬼的,这不也符合西方社会提倡的「多元化」嘛。

其他人开心叫好,我在这儿精神病一样泼冷水,整合起来就辩证了。

.

所以,这篇文章的前半部分就结束了,小结一下:

谷爱凌个人能力强,但她作为一个个体,其示范效应对中国整体上没有太大好处,同时风险还挺大,所以真心喜欢的,更应该在表达支持时谨慎一些。

只看这段话,更显得我无病呻吟,没事找事了,其实是我不想把更多不太好听的话放在这部分,似乎我是在找人家的碴似的。我会把真正重要的原因,放在下面这部分,作为支持范可新的证据,加以罗列。

.

上面说了,你一天就看固定数量的微博,不会有太大波动的。多看一条谷爱凌的,就少看了一条其他人的。

那我建议,不妨少看几条谷爱凌的,多看几条像范可新这样传统意义上中国基层运动员的。

范可新是谁呢?

对于出生于1993年,现年已经29岁的范可新来说,这很可能是她最后一届冬奥会了。作为一名进入国家队12年的老将,范可新仅缺少一名可以证明自己的冬奥会金牌,在自己的第三届冬季奥运会上范可新终于圆梦了。

在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上,当时范可新出战1千米项目,最终惜败给了对手拿到了亚军,这是她第1次在冬奥会项目上赢得奖牌。当时她的成绩是1分30秒811,在两名韩国队员的夹击之下没有能够夺冠,夺冠的韩国队员成绩是1分30秒761,对她完成了一个0.05秒的绝杀,非常的可惜。

2月5日晚,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决赛,范可新、曲春雨、任子威、武大靖组成的中国队力克诸多劲敌,成功摘得中国代表团本届冬奥会首枚金牌,夺冠后的四位选手面对采访时,情绪十分激动,范可新更是冲着镜头大喊:我们做到了!随后泣不成声,其他队员们也同样是热泪盈眶,令电视机前的无数观众动容。

对于范可新而言,这一刻她等了太久,在之前的采访中他就谈到了自己的家庭条件:很早年前,一家四口住在10平米见方的小房子多年,随后也是不断辗转搬家了多次,日子过的十分的拮据。也正因为如此,范可新在训练中也会特别刻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庭条件,让父母家人都过上好的生活。

懂事的范可新也得到了一家人的支持,父母给别人修鞋修自行车哥哥也很早辍学,一直在为她的滑冰费用努力。每次范可新看到这些,都会感到非常的心酸,她在采访中深情的表示:一家人都是为了我在奋斗,那么我也得为了一家人去奋斗。

“哎,我等这块金牌……真的……等得非常长时间了,”范可新的第一句话就数度哽咽,身旁的队友们也在不断拍着她的肩膀,“我想说我永远相信团队、相信队友!我觉得这真的是团队的力量,我们今天上午还在磨合、在研究看怎么才能更好……这一切,我要感谢的人太多了,我在国家队已经12年了,是队友和教练支持着我……我们每天训练都是拼的状态,每天下了冰场鞋子里都是带血的,现在终于我们做到了!”

而现在,范可新可以很自豪的向家人们宣布喜讯:自己是冬奥会冠军!她的家人们在电视机前看到女儿夺冠的这一刻,也会收获无与伦比的幸福!范可新的妈妈就在第一时间收到了100万的奖励,范妈妈说:感谢领导,感谢家乡人的关注!

大概就是这样,煽情小作文不是我的强项,但我觉得截取的这些新闻报道内容,已经足够说明情况了。

.

我按自己的理解,简单小结一下关键信息,并且跟谷爱凌做个客观对比哈。

范可新家里不富裕,甚至比普通的小康家庭还要差很多。为了让她圆体育梦,她父母修鞋修自行车,哥哥辍学,一家四口在十平米的小房子里住了很多年。

这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可能比很多哭穷的微博网友、知乎精英、豆瓣文青还要苦得多,但确确实实就是中国人的基本面。全国 6 亿人月收入不足 1000 元,太多人眼睛只会向上看了,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而谷爱凌家里,条件好得多。从姥姥那一辈,就已经不是农民了,也不是普通工人家庭,算是高级知识分子&官员身份。有知识,又有钱,到母亲辈就去了美国,强强联合,继续靠联姻来巩固社会阶层,跟同为精英的常春藤白人结婚,生下了她。

比起范可新的苦日子来,谷爱凌可是从出生起就吃喝不愁。她这辈子都不需要靠上学或者体育来谋生,干所有事都可以纯粹从天赋和热爱出发,一路非常顺利地获得了今天的成就。

有人因此而嘲讽中国运动员,说他们身上没有谷爱凌展现出来的那种骨子里的自信,怪中国教育不好。其实这话说得有道理的,因为谷的那种自信,那是三代财富积累三代教育投入带来的,贵族式精英士大夫身份展现,这东西靠平民式的免费义务教育是绝对不可能获得的,何况中国大陆的大部分运动员家境都不到小康——

练体育那么苦,伤病那么多,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就是陪跑,不可能夺冠,你要是有孩子,哪怕小有天赋,你舍得送去体校吗?

不论你在价值判断层面如何看待,事实层面上,就是如此。

.

所以,我觉得中国的媒体很没有社会责任感。

中国社会真正需要的精神榜样,绝对不是谷爱凌那样的,而是范可新这样的。

这不是谷爱凌的错,她及她的家庭对此也完全不负有任何责任,这纯粹就是中国社会自身的属性决定的——范可新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基本面,才是我们普通人应该去学习和歌颂的榜样。

为什么?

谷爱凌的个人成就,是她自己的精英式家族所拥有的物质财富和社会资源,加上美国这样人均能耗 5 倍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世界霸主,硬生生喂出来的。

所以很多美国网友骂她的时候,虽然我觉得这帮美国人也真是酸鸡,但客观来说,他们的话也点明了一小部分事实——谷爱凌的体育成绩,确确实实和美国的资源分不开。中国有没有这样的资源?

或者说,谷爱凌这样的个人成就,中国大陆有没有可能复制?

不是能不能,而是要不要?我们要不要培养她这样的名门贵族式明星运动员?我们新中国要不要搞民国式的精英教育?甚至再联想一步,我们新中国要不要回到只有贵族才能骑马参战的春秋时代?

前段时间,课外辅导班为什么全关了,那就是中国给出的答案——新中国再也不会回到阶层固化、精英门阀的老路上去,那是一条不归路。

而范可新所代表的,才是新中国真正倡导的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给所有普通百姓家的普通人以出路,而不是任由有钱的精英高知们,要么当官要么移民,一代又一代富下去,背后付出代价的是根本不会被粉圈网友们注意到的几十个上百个贫困家庭。

.

为什么说中国的很多媒体毫无社会责任感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政治觉悟。

纯粹就是流量驱动的,哪里有流量,就往哪里冲,毫无良知。

谷爱凌肯定是流星明星啊,大家闺秀,琴棋书画,长相甜美,人见人爱,不知道有没有自己签约什么经纪公司。

搜了一下,早就签了,2021 年已经狂赚了 2 个亿。今年她背后的资本方,在全网买了这么多热搜,天天开屏,每每霸榜,估计赚的钱又够十个小目标了吧。

好家伙,谁赢,他们帮谁。

我也不酸人家钱多,反正也不是我的钱。

但广告代言费对应的甲方预算,基本是零和博弈啊——冬奥期间你多赚一块,意味着中国所有其他运动员少赚一块。

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 一边是三代世家移民归化赚到手软,
  • 另一边是 3000 块钱的冰刀买不起差点退出。

像范可新这样的,真正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更应该被树为典型的运动员,报道却要少得多得多。

.

上一部分里说,有人已经在借着谷爱凌当靶子,嘲讽中国教育体系了。当然,这完全不是谷爱凌的错,她是完全无辜的,肯定是那些喜欢阴阳怪气的恨国傻缺们的错。

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呢?媒体引导群众思考的舆论身份呢?都扔哪儿去了呢?

新中国一路发展到现在,正是经济崛起之后,急需构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时间窗口,难道不应该把阵地坚守住,逮着一切机会去宣传和颂扬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普通人吗?

这种民国世家式的体育界&知识界双料精英,还需要你们媒体去跟风报道吗?报道他们,跟普通中国人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普通人是可以复制,还是应该崇拜,又或是需要多一个粉圈偶像呢?没想到,大部分媒体完全不去想这个事,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只是一份工作嘛。

这倒也无所谓,现状如此,慢慢来吧。

可偏偏就还有更恶心的,倒是想起来拿传统意义上的基层运动员跟谷爱凌这样的华二代混血做对比了,怎么对比的呢?

把年仅 15 岁的全红婵,跟刚满 18 岁的谷爱凌放在一起,问谁更受男性观众欢迎?

还有人性吗?能不能做个人啊?畜生都不会这样说话,因为幸亏畜生不会说话!

真的,也不怪有的中国女性打拳,因为有的中国男性实在是太太太太太恶臭了,太 yue 了,简直不像是人。

.

不提这些让人恶心的事了,还是说回正题。

我个人对谷爱凌没什么意见,完全无感,纯粹是从舆论引导、榜样效应的角度上,胡乱说点自己的想法。

我们不能只关注某个人当时的表现,还要思考其后续可能有哪些变化空间,对社会有什么收益,对社会有什么风险。

国家这个平台,对总有退路的人而言,或许只是个展现自我的舞台,但对于受祖国恩惠的普通人而言,则是永远不会背叛的家。

此外,我们还要再进一步考虑,即便是当时和之后可能都还不错的个人,是否有必要打造成媒体追捧的榜样?这种榜样如果出现了,会带来什么样的示范效应?塑造怎样的社会文化?

不妨思考一下:

我们是鼓励平民奋斗,还是崇拜门阀精英?

我们是关注普通人的民生,还是狂推 x 二代的话题?

我们是引导群众相信和理解共同富裕,还是为了流量宁可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极端值上?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现在这里不涉及敌人的问题,都是我们自己人。

哪怕都是自己人,也有一部分自己人,更加像是自己人——更加适合塑造为榜样,用于引导和教育群众,认清我们是谁,我们可以成为谁,我们应该团结和帮助谁。

假如有且只有一条热搜,应该给谁?或者说冬奥热搜榜第一位,更应该留给什么样的运动员?

是谷爱凌这样的,还是范可新这样的?

相信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

13 Replies to “987 少刷刷谷爱凌,多看看范可新

  1. 每次看到把某个人或某种事物捧上天,尤其是自己没有恶感的,就觉得捏把汗,一不留神就是捧杀。
    一直想是否大众对谷的情绪也有一部分是类似什么东西被“证明”了,或者说是以为自己“反击”了什么的爽感(“长久以来我们被造谣抹黑打压歧视,结果现在有人美国长大还回来代表中国出战,同以前相比很不同,某种程度能‘证明’我们不是他们说的那样,解气!”)。虽然对谷爱凌没啥感觉,但我自己会有这种情绪,正如日日所说,注意力有限,我就真的会因此对范可新这样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运动员关注少了。
    冬奥开幕以来我真的又陷入刷很多外界言论的上瘾问题,一点都不开心,总是很痛苦,且感觉浪费生命做这些特别特别后悔愧疚,但就是犯贱忍不住,特别想抽自己,甚至卸了一次微博又下回来,真不知道自己图啥。几天里自己分析过几次,是单纯被造谣抹黑的愤怒(明明都司空见惯了,为什么最近却如此愤怒)?还是心底仍然觉得我们要西方认可才算好?还是我个人对于得到他人认可的一种执念的投射?看完日日今天这篇以及大v转发那篇,心里平静许多,做了很多检讨,这几天真的太困扰了,自己也尝试去调整,但一直没做好,甚至对自己产生这种问题感觉很羞耻,今天终于说出来了。
    思考完文章里提的问题,现在也在想自己以后该怎么做。

    1. 冬奥开幕以来我真的又陷入刷很多外界言论的上瘾问题——我基本上不刷微博,因为看到一个话题,就知道里面大概会有哪几种蛆。一点儿新意也没有,不如看本书。

    2. 自己也尝试去调整,但一直没做好,甚至对自己产生这种问题感觉很羞耻,今天终于说出来了。——说出来是好事。其实你可以试试,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今天晚上的任务是看一部电影,那么时间就被占上了,没空去无限制地刷SNS。毕竟你要是不主动安排,就等于是在被动地被别人安排。而能抢占你时间及精力的,往往就是最垃圾的那种信息。道理无他,就像越是垃圾食品越好吃一样……

      1. 谢谢uu❤之前状态都不错,看微博很少了,结果4号看奥运开幕式刷了下,一下就掉坑里的状态,而且越在里面越整个人处于一种上瘾且愤怒的状态,对于安排别的事情都开始提不起兴趣和抗拒,简直恶性循环了。已经都安排起来了,这次真的情绪强烈非常难受,引以为戒,引以为戒💪

        1. 嗯,已经出现的「坏习惯」肯定不是一下就能改掉的,积极调用「元认知」时刻观察自己的问题,基本上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一大半了,偶尔反复也正常,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思路就好!共勉!

        2. 可能粉她的也是幻想有那种父母和家庭氛围吧。个体来看,当父母了也想给孩子优渥的成长环境。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