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8 分钟。
.
引子
文章缘由如下:
文章结构如下:
- 先给出显而易见的正确答案;
- 再给出也还算显而易见的「元规律」;
- 然后是相对不那么显而易见的「元规律获取方法」;
- 最后是彩蛋:这篇文章用了什么「元规律」。
.
从问题到答案
正确答案真的特别简单,有非常多的小伙伴都很快给出了: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直接把鸡蛋打进大盆里,那万一遇到「坏蛋」怎么办?
如果你没想到,那可能的原因有:
- 你平时打鸡蛋比较少,而且也没做过蛋糕、或者加 64 个蛋的煎饼果子;
- 你运气实在是太好了,这辈子从来就没见过坏蛋;
- 你笨。
随便选一个吧,都无所谓。真正重要的,是「打鸡蛋」背后的「元规律」。毕竟你花钱订阅,不是为了看这么一道小学生问答题的,而是为了看下面的内容。
.
从答案到规律
每个人发现规律的方式不同,我只能把我当时的思路分享出来,作为讲述的逻辑。我平时打鸡蛋不多,而且运气也还行,没遇到过坏蛋,所以我能想到答案,主要是因为我不笨。
思考逻辑如下:
- 厨师为什么要在中间加一个小碗?
- 如果不加看起来没用的这一步的话,速度不就更「快」了么?
- 厨师这么专业,不太可能做这么蠢的事。既然他做了,说明这一步并不会让整体变「慢」。
- 也就是说,如果不加这个小碗,才可能会导致实际上变得更「慢」。
- 那什么问题会导致更「慢」呢?打了一盆蛋,突然全毁掉。
- 为什么一盆蛋会全毁掉?因为打蛋的时候掉进去了脏东西。
- 打蛋过程中会有什么脏东西掉进去?碎蛋壳,和坏蛋。
- 所以小碗,就是为了「屏蔽」碎蛋壳和坏蛋带来的风险。
- 尤里卡!
这个思路并不复杂,稍微展开来,用比较装逼的概念来表述,就会离「元规律」更近一些。
- 厨师做大阪烧,肯定就跟「建设社会主义」一样,想的是「多快好省」。
- 「好」靠厨艺,「多」靠持续,和小碗没什么关系。
- 「快」指烹饪速度,「省」指不浪费食材,这就和小碗有关系了。
- 省掉小碗这一步,固然会变快,但可能会浪费食材,而且同时也浪费了时间,反而变得更慢。
- 实际上,一个「好」厨师生产的美食要想「多」,就得又「快」又「省」。
- 产量 = 生产速度 × 产品合格率
- 而速度和正确率是权衡的关系,快了就容易出错,太精细又容易慢。
- 怎么办呢?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最大化地精简流程。
首先,流程本身就是在控制风险。
提前防止出错,比出错了再想办法补救,要好得多。
特别是在进行高频次的简单重复劳动时,人特别容易由于同一刺激过度饱和带来的大脑疲劳,而出现低级失误。
其次,用流程将风险隔成「区块」。
而且这样的操作,虽然看起来好像是「多此一举」,但确实会让整体流程不仅没「慢」,反而变「快」。
就像电路里的「保险丝」或者楼顶上的「避雷针」一样,把风险锁在某一个可控的封闭「模块」里,即使出错了,也不会导致大灾难。
其实我特别喜欢下图这样的文字表述风格,和背后的逻辑思维方式。
数学这东西,只不过是用标准符号来表达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逻辑而已。我不太相信一个分析复杂的现实问题时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人,数学会学不好。
最后,对关键流程仔细检验。
整体的质量是难以直接把控的,所以分别检验每个环节的质量,以确保风险最小。
所以「元规律」简单小结如下,整体上就是关于「风险控制」:
- 一是「流程」,用「标准化」流程来消除「不规范」操作带来的额外风险,并把无法消除的客观风险区分到不同环节
- 二是「模块」,用模块把每个环节的合理风险都封装在可控范围内,使得即使出错,也不影响整体流程
- 三是「检验」,在关键点设置检验环节,虽然即使模块出错后果也可控,但仍要尽可能减小出错几率
或者简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下图:
.
从理解到发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总结了半天「元规律」,但只是记住的话,并没什么用。
虽然「元规律」是「规律的规律」,已经总结了一层,可仍然有无穷多的元规律需要你去理解。怎么样才能「一劳永逸」地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呢?或者说,比起只是「理解」已经发现的规律,有哪些途径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主动「发现」新规律呢?
一、生活经验
上面已经用过的这个图,就是基于自己生活中亲身打鸡蛋的经历,想到了原因:
但如果你从来没打过鸡蛋,生活经验太匮乏了,怎么办?那就去打鸡蛋咯,各种事情都做一下咯。所以首先,多体验不同的生活。
当然,有的生活,你不方便体验、或者不敢体验、或者没法体验,那怎么办?多看「闲书」、多看电影。这是一个非常经济高效地了解世界多样性的信息渠道。很多人问《读了书也记不住,我读它有啥用啊》,供参考。只要是很多人都觉得有价值的书,哪怕你自己看完了觉得很一般,你仍然会有一些收获,而这些收获远大于你刷微博。
其次,有了经验之后,多思考,设法触类旁通。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就是从「特例」中积累经验,然后总结规律变得通用。有时,你经历第一件事时没什么感觉,但当你经历了另一件类似的事时,道理突然就从事件里跳出来了:
「元规律」或者看起来很简单,但想要应用好,并不简单。所有那些觉得「道理我都懂可是仍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人,都是根本不懂得「道理是要能运用得好才叫真的懂道理」的道理。《道理我都懂,可是没卵用?》
仔细观察,时刻反省,其实是在更「高效」地成长。别人经历一件事,你却体会到了一类事。比如:我曾经写过一条长微博,关于《互联网的核心价值到底是什么》。本质上,这种努力发现元规律的思维方式,就相当于「续命」啊。
二、专业学习
一手经验当然是宝贵的,可是人类文明发现到今天,信息已经爆炸到再也不可能出现「全能型人才」的地步了,这就需要借鉴别人已经总结好的经验——也就是系统性的知识。所以帮助自己更好地「发现」元规律的第二个办法,就是多进行不同领域的、专业化的学习。
其实正确的打鸡蛋的方式,就是传统食品生产领域里的「品质管理」。
而这个规律在互联网软件行业里,就是「模块测试」。
在风险控制领域里,更加专业的说法,是「HACCP 控制体系」。
有可能看到这儿,你会说:「上面图里的这些例子,其实有的我自己明明也学了,可是我怎么就没像图里的小伙伴一样,想到概念在不同领域里的迁移呢?」因为你平时没有经常「举一反三」的习惯,大脑就迟钝了。做人当然是开心就好,可是「举一反三」时「举」得越多,才会越开心。
如果你都「不举」,那你还怎么开心啊?
三、逻辑思考
上面两点,是分别从生活里和书本里学习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库。同时我也强调了,不能光学习不思考、不然不会应用。当然同样的道理,也不能光思考不学习、不然都是瞎想。
正所谓「学而不思则亡,思而不学则 die」。但有时你会觉得,自己明明知道这些知识,可就是在逻辑思考的过程中,没法把它们串起来,怎么办?
教你两个可能会有用的小窍门:
第一个是「剥洋葱」
发现一个问题、或者不理解的现象之后,要么问「为什么要这样」,要么问「不这样会如何」。一层一层问下去,很快就会触及问题的核心。哪怕你一时理解不了这个核心,至少你理解了问题的核心在哪儿。
比如这篇文章开头部分的「思维逻辑」讲解,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 厨师为什么要在中间加一个小碗?
- 如果不加看起来没用的这一步的话,速度不就更「快」了么?
- 厨师这么专业,不太可能做这么蠢的事。既然他做了,说明这一步并不会让整体变「慢」。
- 也就是说,如果不加这个小碗,才可能会导致实际上变得更「慢」。
- 那什么问题会导致更「慢」呢?打了一盆蛋,突然全毁掉。
- 为什么一盆蛋会全毁掉?因为打蛋的时候掉进去了脏东西。
- 打蛋过程中会有什么脏东西掉进去?碎蛋壳,和坏蛋。
- 所以小碗,就是为了「屏蔽」碎蛋壳和坏蛋带来的风险。
- 尤里卡!
其实这个方法在不同的领域里都有无数人提出过,比如「丰田」生产系统的设计师 大野耐一 描述过一个办法:「遇到问题,连问 5 个为什么,问题的本质及解决办法即会显而易见。」
第二个是「倒着走迷宫」
完整的论述见之前的一篇文章,《到西部世界的迷宫,怎么走?》简单来说,就像是《高效能人士的 7 个习惯》那本书(不好看,别看)里提到过的一个原则,「以终为始」:
- 你从「入口」往「出口」走,面对的可能性太多了,风险太大了,不容易走通,甚至半路杯具。
- 但如果你从「出口」倒着往「入口」推,由于你的目标(也就是「出口」)相对明确、而你手里的资源(也就是「入口」)相对清晰,想找出方案(也就是迷宫的「通路」)就会相对容易。
比如我之前写过一篇《帮人保管手机能月入10000元?》
- 为什么在美国大使馆门口,会有人把手机交给陌生人保管?因为大使馆里不让带手机,而门口的寄存处又不太好找,很多人没找到。
- 为什么这些人不怕对方拿了手机直接跑掉?因为其他人也都这么做,而那些人确实没跑掉。
- 为什么那些保管手机的人,不拿着手机跑掉?不知道,但肯定是因为比起跑掉来说,不跑掉对他们自己更有利。
- 为什么不跑掉更有利?可以算一下,可能一天赚到的手机保管费,比直接抢一书包手机更值钱。
- 这么好的买卖,为什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做?很显然,有人设立了「行业准入门槛」,使得从业者人数显著低于市场均衡、从业者收入显著高于市场均衡。
- 为什么会有人设立这个门槛,还帮从业者多赚钱?只能是因为这个人,从中也在分钱。那这个人会是谁呢?详情就见文章吧。
以上,就是关于「在基于问题及背后的答案,理解了元规律及其应用后,如何更好地去发现新的元规律」的办法。
.
从发现到应用
好,到了彩蛋环节—— 这篇文章用了什么「元规律」?实际上这篇文章的整体写作过程,就是「打鸡蛋」背后的「元规律」的一次应用。
其实我完全可以直接把这篇文章写完啊,干嘛还要先发最前面「引子」里那条微博预告一下?当然,可能是树个 flag 给自己压力,可能是宣传造势增加阅读量,可能是故意找借口给大家发红包。
但真正的原因是:增加一个「打鸡蛋」要用的「小碗」——我自己并不是学「风险控制」的,对于「生产流程」「品质管理」也没什么概念,我只是大概知道背后的原理可能是怎么样的。那如果我冒冒失失写了,就有很大的风险:
- 假如有什么细节错误倒还好,以我打起自己脸来连仇家都怕的疯狗性格,大不了狠挂自己一轮就好了。
- 就怕假如有什么大方向上的错误,给订阅我的小伙伴传播了一堆垃圾信息,才真是贻笑了大方日了狗。
所以我先把「鸡蛋」打在「小碗」里,用一条开放式的微博,来收集一些反馈,弥补自己在这方面的无知。
同样地,上面说了「多体验生活」「多学习知识」「多逻辑反思」,可文章马上就要写了,自己体验生活来不及了、自己学习知识赶不上了、自己逻辑反思也想不出什么了,怎么办?请教别人。看看大家对这个问题,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知识、有什么经验,不就有效地控制风险了么?
所以你看,这篇文章对「元规律」的应用还是挺全面的:
- 闭合「流程」。微博提问,查看留言,思考评论,总结截图,文章反馈,再查看文章留言,进行下一个循环。
- 独立「模块」。大家的脑子都是单独的,可以提供不同的思路和见解。当然,有的人会直接看微博下面的评论,相当于限制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但有的人就是喜欢先思考再看评论,确保自己思考的独立性。注意:先思考再看评论,和先评论再思考,不是一回事……
- 交叉「检测」。所有人都来交叉检验,事实层面的真理只会越辩越明。而反过来,事实层面的「一言堂」,只适合两种人:神人,或邪教教主。
事实上,这篇文章在写作过程中,有两个大的收获,都来自小伙伴们的微博留言或私信:
第一个,是发现了「创造性思维」可以是件非常萌的事情。
这个评论看得我特别开心,暖暖的,感觉没有生命的「蛋黄」在日本都变成了有生命的带尊称的「蛋黄酱」。而且这条评论里的道理,确实是人生的哲理啊,「循序渐进」对吧。就像我老公的爸爸说过的,「定个小目标,我先赚一个亿」嘛。
第二个,是学会了一个新概念:HACCP。之前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结果有两个小伙伴在评论里都提到了,另外还有一个更热心的小伙伴主动在私信里给我科普了概念(见「专业学习」部分),非常感谢。就像子曾经曰过的那句话:这三个人很行,必须有感觉,我已经湿了。
有句话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但我觉得事实上:
- 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是智者时,他就已经变得愚蠢了。
- 而当一个人承认自己愚蠢时,却是他获得智慧的开始。
感谢你,让我变得有智慧。
回想起去年八月份刚关注「拉瓦铀」,在有光群的小伙伴手上讨到了一套《日日大全》,并且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时的感受。恍若隔世。
那时候有疑问——「咦,什么是元规律?好奇怪的说法。」
有惊讶——「哇,原来从打鸡蛋的细节中能举一反三得到这么多智慧!」
也有佩服——「这个博主好优秀,跟着他学习一定有肉吃。」
时隔7个月重新读到这篇文章,却发现里面的内容已经跟睡惯了的枕头一样亲切~「元规律」,这个概念在我的脑中也早已是最亲密的好友~
日日刚刚在微博里套娃,我也编上一段:
「不知道元规律的时候是真的不懂学习元规律的好;没钱的时候是真的没有使劲赚钱的意识;不关注日日的时候是真的不知道应该好好关注日日。」
编完段子隐隐有些后怕,幸好幸好~
「不知道元规律的时候是真的不懂学习元规律的好」,这个赞!哈哈
多看-专注与好奇,多想-认真的态度与必要的逻辑,输出-行动力和积累,交流-接收反馈形成闭环
我可能是个假粉丝,太多微博都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