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1000 字,阅读约需 2 分钟。
写于 2025.11.20
.
我以前有个暴论,所有国家的地理疆域都是「正圆形」。
之所以地图上看着不是,是因为地图本身只考虑了「面积」,
但没考虑更有意义的海拔(褶皱)、地形(阻力)、人口(吸附力)之类的。
简单来说,一滴墨水从首都滴下去,四面八方正常渗透,
不同方向的渗透速度不同是因为不同方向的介质属性不同,
可以粗糙理解成「交通不便的地方就流得慢」,所以秦才要修直道,
长城除了有防御和进攻的作用,也相当于一条条古代军用铁路,快速投放兵力。
但最后,疆域一定会渗透到最远的相当于统治半径的位置,到达极限,停。
类似于汉唐到西域,或者罗马环地中海,就走不动了,因为生产力撑不住了。
要么,再扩张,就会崩溃,分裂成大块(蒙古),或者分裂成散沙(匈奴)。
亚历山大不一定真实存在,假如就是个故事,这故事本身也合乎逻辑——
征服,从来不意味着统治,更别提融合。
自古以来,西方文明没有完成过哪怕一次统治,
他们只有「水过地皮湿」形态的征服,非常肤浅。
所以亚历山大在故事里看似征服了很大的疆域,没用,一死就全散了。
而一个帝国不扩张也不行,因为世袭罔替的既得利益的人口基数在不断膨胀,
原先扩张抢来的东西可以赎买这些人的诉求,相安无事,
一旦停止扩张,赃没了,分赃的人却越来越多,无以为继,最终崩溃,明代,很典型。
新中国要跳出周期率,靠的是民主监督和刀刃向内,杜绝世袭罔替,限制既得利益,
同时发展生产力,并且不断微调生产关系以不断解放新质生产力,形成内循环,
如此一来,所有人的生活都在水涨船高,还能虹吸周边民族完成华夏化,
说抽象点是文化输出啥的,其实说白了就一句话,「寡人之民不加增」。
这样就不是一滴墨水,而是一滴生命体形成的溶液,或许可以理解为真菌。
华夏真菌会不断地感染周围所有人,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共生。
到时候统治半径就是2w公里,半个赤道,覆盖全球,
然后再积蓄一段时间,准备走出摇篮,走向星辰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