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写于 2025.11.16
.
看了几段内容,很感慨:


中国和印度的差异,说到底是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差异,
真的不是土地、技术、资源的差异那么简单,是人,本质上已经不是同一个物种了。
举个简单例子:
我刚才吃饱了突然感慨——
国师(王沪宁)当年也是30岁的年纪,1988的时代背景,在美国访问了一年左右,就写了一本书叫《美国反对美国》,其中精准预言了中美未来生产力的反转,以及在此反转前提下,西方世界的「自由贸易」的伪装会被他们自己亲手揭穿,所以叫「美国反对美国」。
而且当年的30岁的年轻人,绝不可能有人给他代笔吧?怕是他当年想给人代笔也暂时没资格吧?这样的人中龙凤,如今坐在第一排,亲手参与实现了书中的预言,华夏幸甚。
但这只是华夏的运气吗?显然不是,国师这样的人一早就开始向至少五十年前就预言了至少未来一百年的教员学习,可能已经学了一辈子,造诣深不可测。
反推上去,能让人中龙凤学一辈子都学不完的万年一遇的先知级圣人教员,其思想深度,又该是深不可测的深不可测次方了吧?
再推,教员也反复强调过,自己从来不是什么四个伟大,也不是什么天才,哪怕当年做过cpc的钟馗,也仍然坚持实践出真知,坚持到群众中去,坚持实事求是,靠的是什么呢?他自己说的,靠的是对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学习。
而我们呢,为了方便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就还是以我为例吧——
我30岁的时候还是一个沙皮,但也吃饱穿暖过得很好了,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过这么好。
到后来慢慢清醒过来,开始向教员学习,拜读国师年轻时的著作时,常常会不由得感慨——
看看人家作为民族英雄、文明脊梁,年轻时都在干什么,自己真是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可是,敢比。
不是说觉得配比或者比得上,而是说,敢于把自己和这样伟大的存在放在同一个范畴里,激励自己向人家学习,以求进步。既然永远赶不上,那么便永远在进步,何其幸哉?
敢这样比,不仅是因为教员强调从群众中来,
- 更是几千年前便有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又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 说到底: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每一个普通中国人都敢于相信自己和国师是同一物种,敢于相信自己和教员是同一血脉,这样的思想革命,比任何物质层面的革命,都更加伟大。
从精神上便不觉得自己低人一头,从心智上便敢于向先贤学习,是为人。敢于相信自己也是人,和别人是平等的,但会迸发出无穷无尽的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
中国人已经浸泡在这样的思维里好几代,甚至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了,甚至觉得「你有什么必要提醒我人和人都是人啊」。
印度人呢?从这个意义上,大部分印度人确确实实没法算人。
达利特出身的「人」,敢思考婆罗门每天在干什么吗?敢幻想自己在人格上和刹帝利是平等的吗?
无非是像鲁迅当年说的: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求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精神层面上的自我奴役,自轻自贱,才是最可怕的,也是当年鲁迅所批判的东西。
很多歹直喜欢引用鲁迅当年骂「中国人」的文字,扯什么劣根性。旧社会的中国人,和新中国的中国人,能同日而语吗?揣着明白装糊涂罢了。
今天的中国人之所以能人人都像人一样拥有精神上的自尊,注意,不是外界施舍的尊严,而是发自内心的自尊,靠的其实就是——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印度十亿人,真正相信自己是人的,也就一亿。
而要想让其他九亿「贱民」真的敢于相信自己是人,相信高高在上了几千年的婆罗门和自己在生理上没区别,并不天然高贵,那——
不杀得一亿婆罗门人头滚滚,怎么可能说服弱者站起来呢?不可能的。
实践出真知。谁赢,他们帮谁。看到黄老爷真被枪毙了一次又一次,鹅们才会信。
所以新中国才是新中国,现在的中国人,已经是新人类了。
若是没有城楼子上第二句话,若是华夏文明像日耳曼那样肤浅愚昧,现在地球上早就像X战警之类的西方科幻片里演的那样,「新人类」开始全面消灭冥顽不灵的「旧人类」了。
庆幸吧,真正的科技,掌握在真正的文明手中。
罗马式和平,美国式和平,都是殖民奴役。
只有华夏式和平,才是真正的全人类的幸事。
现在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未来这个广大人民,就是全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