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10000 字,阅读约需 20 分钟。
写于 2025.09.16
.
同志们好。前两天我们聊预制菜的时候,A617 预制菜,新鲜,卫生,还是便宜?当时就说,那个事情涉及到法律,但是法律不是主要的矛盾,所以我们没有聊。
最近刚好看到一个跟法律相关的,法律是主要矛盾的一个社会事件。
正好拿它作为教材来聊一下,一阶、二阶、三阶的思维升阶的话,应该怎么去看这个事。
先复习一下什么是一二三阶呢?
- 一阶是就事论事,只看这个事情本身。
- 二阶是换位思考,想一想事件各方,他分别是是怎样想的。
- 三阶可能就上升到一个宏观管理,或者政治思维的角度,真正的做到实事求是。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事。
2023年9月19号出了这么一个通报,山东临沂一个法院,做出10万元罚款,可是适用法律是错误的。
有的同志可能已经看到了,简单来说就是:
有一个农妇,因为一个女法官对她的判罚不太满意,所以就当众侮辱了这个女法官。女法官之后就给她做出了一个处罚,是罚款10万元,拘留15天。
经常“违法”的朋友就知道,这两个处罚哪个都不能算轻。
一般来说,拘留15天意味着是顶格处罚。行政拘留最高期限也就是15天,当然了,如果你是数罪并罚,最高叠加一次可以到20天。但一般情况下,哪怕你是很恶劣的打人啊之类的,只要没有造成轻伤,不涉及刑事犯罪的话,一般最高是10天。等于是给最高顶格留一个空间嘛,就是比较恶劣的10天就够了。
什么时候才会判15天呢?在实践中,这个没有明确规定,只是说实践中一般的逻辑是,你做了这个事,这个事有点像犯罪,但是呢,对你从宽从轻处罚,稍微减轻一点,把刑事处罚退回来,退到行政处罚层面,给你一个顶格15天,大概是这样。
所以一个农妇如果只是言语冲突的话,没有必要判到15天。
同时还罚款10万,一个农妇啊,她一年的收入有没有10万?不知道。反正一听这个东西感觉很怪异。
可是居然出现在这个官方的通报上,我就很好奇,我就看里边一个比较重要的细节,就是因为网上都说这个农妇就是骂了几句啊之类的,它有没有可能是春秋笔法?就是搞这个岁月史书,当时比如说肢体冲突啊之类的。结果一看,真的没有。这个通报里边也说,就只是言语冲突。
这个就非常诡异了。
我就去搜了这个案子本身的事,哎呀,很有意思。
这个案子,我们现在在一阶啊,就事论事,只说这个事情本身是什么样的呢?特别有意思。2023年6月,注意这个时间点啊,6月,这个是重点,一会儿要考。山东临沂,一个55岁的农妇,杨某某,她老公叫王某某。
王某某和杨某某,他们俩是一对。然后因为种种原因,这个细节我们就不展开了,因为它跟这个事情本身不是主要矛盾,就跟邻居或者同村的村民发生了一些争执。这个争执过程中,双方就打起来了。这个打的时候都没有法官的事啊,只是他们两家人互相打起来了。
打的过程中这个杨某某,也就是这个农妇的老公就被人打伤,是轻伤。对方也受伤,但是是轻微伤。
轻伤一般就是骨折了。
这个很多普通人不知道,我们简单解释一下,就是一般来说,身上只要有骨头骨折,除了鼻翼,因为鼻翼骨、鼻梁骨这个太容易断了,其他骨头但凡骨折,或者说有什么严重的烧伤,基本上就会构成轻伤。
只要构成轻伤,听起来很轻啊,它已经不轻了,只要构成轻伤就是刑事犯罪。而这个农妇,她老公把别人打成了轻微伤,轻微伤它就不涉及刑事犯罪,一般也就是软组织挫伤啊,或者是掉块皮啊这种小事,相对小的事情。
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当年唐山烧烤案的时候,那男的把那女的按地上那样打呀,往死里,就感觉要打死了,最后那四个女的,两个是轻伤,两个是轻微伤。所以你就知道,打成轻伤其实不容易的,一旦涉及轻伤就是刑事犯罪,很重要的。
我为什么强调这个呢?就是因为这个农妇的老公被人打成轻伤之后,法院判决对方,也就是嫌疑人、凶手,赔他老公多少钱呢?拘役三个月,赔偿25000。注意这个细节啊,就是有人把你老公打成轻伤,只需要拘役三个月,赔偿25000。
然后,这个农妇就不理解,这也赔得太少了,不合理。所以她就拿着这个判决书,就去找这个女法官。按照这个农妇自己的说法,是情绪激动,嗓门大,扰乱了治安。
按她自己的说法,她说的是:“谁这么判决,谁就没有良心。”但她否认自己侮辱谩骂。然后法官肯定觉得她是侮辱谩骂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新闻上的报道是言语冲突。也就是说,不管怎么骂,难不难听,说到底没有肢体冲突,这个是本质的区别。
言语冲突,它对你精神伤害再大能有多大呢?中国刑法连精神伤害的赔偿都是不认可的呀。这个法官自己不知道吗?然后法官怎么判的呢?
判:拘留这个农妇15天,罚款10万元。
- 你想一想啊,就是有人把这个农妇的老公打成了轻伤二级,那个人拘役三个月,也就是90天,然后法官拘这个农妇15天。
- 那个人打成轻伤,犯罪了,他才赔25000,这个女法官让这个农妇罚款10万元。当然了,这个罚款不是说赔给女法官本人,是罚没国库了。但是你就看那个数字,它符合人类的朴素常识吗?
还有人在那洗,说:“如果你去法院看到法官被人骂了,然后也没有脾气,那这个时候你还会相信法律吗?”我的妈呀,这人民法官被人民骂了,这到底谁对谁错,你就事论事不好吗?为什么要搅这个浑水?
难道反过来,这个法官随便滥用法律,把一个农妇就因为骂了几句,就扩大化罚到10万元,这样群众就更相信法律了吗?这不是更扯淡吗?
所以在就事论事说到第二层的时候,它这个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呢?是这个女法官她应用的法律是错的。我们在就事论事层面,就看一下它错在哪了呢?
这个女法官自称她引用的是《刑事诉讼法》第199条。为什么引用的是刑事诉讼法?这个农妇骂他两句涉及刑事犯罪吗?不是。是因为农妇本身纠结的这个案子,是刑事案件。这个法官判的也是这个刑事案件,所以她就引用了《刑事诉讼法》。
199条里边大概这么说的,我简单念一下啊:“法庭审判过程中”,注意啊,“法庭审判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违反秩序,审判长应当警告,不听的,可以带出法庭。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
后面就不重要了,就这些。你注意啊,这里边的细节太多了。“审判过程中”,然后呢,这个农妇是什么时候?是审判都已经判完了,这人都已经不在法庭里了,她事后拿着判决书来找法官,她适用这个法律吗?显然不适用。而且人家是1000元以下罚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
中国的大部分法条都是这样子的,就是你轻,你就罚钱,然后重一点呢,你就拘役啊、什么之类的,再往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它是这么一个逻辑。一般来说都是“或者”,不太会说罚的也特别多,还要再拘人。一般的时候是二者择一就就可以了。
然后呢,这个地方15日以下拘留,直接给你拘满,同时又罚款了10万。这个10万和1000,差了100倍,这100倍是哪来的呢?哦,知道了。
我们上网一搜发现,它是在《民事诉讼法》第118条里边说了,原文这样的:“对个人的罚款金额,为人民币10万元以下。”啊,原来10万是这么来的。
- 这个女法官,她把《刑事诉讼法》里的拘留15天引用出来,
- 再从《民事诉讼法》里边找了一个人民币10万元以下的罚款,
- 而且两者呢,把“或”改成了“且”。
- 而且整个这个流程,法院的院长也批准了。
就这个事里边,我们只说就事论事的话,这个东西有多可怕?
就是这个女法官她要么是法盲,盲到说,连《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都分不清,连“或者”和“而且”都分不清,连这种基本常识都没有。
你刚判完一个案子,这个案子里边把对方打成轻伤判刑,都只不过赔两万,两万五,人家骂了你几句,你就要罚款10万。她要么就是坏,要么就是蠢。无所谓哪个,就是完完全全不合格。
但这样一个法律文书、处罚决定,居然就经过当地的院长批准,一路绿灯出来,还执行完了。直到三个月以后,我们一会儿还会再强调啊,6月份的事,现在是9月份,这三个月到底发生了什么?我没有去搜,我一会儿有个小猜想。
反正现在是翻出来了,翻出来以后,“啊,我们弄错了,我们重新审核一下。”看,怎么说的?“我院将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已经撤销了罚款决定,把10万元罚款以及利息退还,并且向当事人诚恳道歉。”那这个当时法官以及当地法院的院长怎么处理的?没说。只说感谢监督,就这么一个事。
这就是就事论事的层面,事情本身就这么一个事情。那如果是到二阶换位思考,我们应该怎么想呢?
就是,这个事是像那些洗地的人说的,说“啊,这个法官判得重一些,也有情绪,他也是人,所以我们应该理解”,是这样吗?还是说你理解的,你站在那一边,反而会让群众不相信法律,反而会污染、侮辱法律的神圣性呢?这个应该是一目了然的吧。所以这个事其实不难理解。
但是我们还要换位思考再想一个事,就是境外势力、敌人会不会借此来攻击我们的公检法?那是必然的。这么好的机会,不攻击你,等着过年吗?一定要攻击你,疯狂的攻击,给你各种带节奏,官老爷啊,这个那个的,对吧?
很多人,一些糊涂群众,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他就特别喜欢混淆,或者说不对党和政府做区分。你这个公检法里边有没有坏人?肯定有,怎么可能没有?人总是有坏人的,是吧?人还是会变坏的,可能性都是有的。
但是你拿这个去攻击说法律就有问题,大家根本不是法治社会。如果不是法治社会,这个事能爆出来吗?你不能说这个美国政府出了什么丑闻爆出来,你就说“啊,至少人家敢爆”,那到中国爆出来就说“果然都是坏人”,这个是双标了吧。所以换位思考一下,这个东西也不难,也很容易理解。
但是,我为什么聊这个事?就这么点屁事,难道是为了念刚才几个法条,显得我很多法律吗?不是。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走到三阶。想分享就是这个三阶的思维。
一阶是说这个事他应该怎么判,法条是怎么样,现在这个法官他是用错了哪条法律。这个背后呢,我们甚至换位思考一下,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他是因为坏还是因为蠢呢?体系里边这样的人多不多呢?这到底是因为个别的情况,还是这个法院本身有问题?还是他们工作量太大了,顾不上?还是说法院也存在像医院的“四加四”的情况呢?就是一些啥都不懂的蠢货在里边瞎搞事呢?这是一个一阶到二阶。
那么怎么上到三阶呢?
就是你要去想,这个事,6月初的,哎,怎么9月冒出来了?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他一个农妇,拘完了,钱也罚了。那到底是她找的人吗?能量这么大吗?你想一想,一个上访户,长期上访,可能会被打成精神病,然后弄回去,当地有的是办法。那这个案子是怎么样的突然间上升到这么大的高度?
这个事如果后续去查,这个女法官很有可能是要被处分的,甚至这个院长可能也是要吃不了兜着走。那这里边,对吧,很多东西,你去想一想,所以它里边是有门道的。我就瞎猜啊,这个事不一定,但是我是怎么猜呢?
我们上升到三阶,从宏观管理的层面。这里边会不会有别的东西?
实事求是地来看,这个事情它确实就是一个事情。但这个事情能到今天这一步,能被你我指导,他背后是不是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呢?我举几个例子啊,这几个例子跟这个事未必是一个事,但我觉得,这一类例子它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很有意思。
就是当年,这个美国股神,她坐飞机窜访台湾,当时胡锡进,啊,把她飞机打掉,叫唤半天,等于消费我们的爱国热情。当时好多人从速胜论转投降论,觉得完蛋了,中国不行了。结果最后怎么样呢?我们借此取消了台湾海峡的中间线,我们还给他环岛,直接绕着台湾岛做了军演。从此以后,你美国的军舰你还敢过来吗?你航母也不敢来了,我也有航母啊。对吧,这是一个事。
再一个事,就是缅甸,说中国的演员叫星星还是什么的,被弄过去,然后关起来了。“你中国不是战狼吗?啊,不是什么护照背后有国徽吗?怎么没人去救啊?”当时也是一片惨叫声,骂声一片。结果后来呢,这缅甸直接拔掉了,四大家族没了。现在这缅甸中间这块,它不是跟泰国关系好吗?那你泰国跟柬埔寨前段时间的事,泰国跟柬埔寨都打起来了,最后谁调和?你还能打得多大呢?你还能在我边上叮呤咣啷打吗?是不是不能啊?那最后谁说了算呢?是不是这也是一个我们趁机在东南亚插钉子的机会呢?是第二个例子。
第三个例子,太容易举,现成的,就是菲律宾,前段时间出了事以后,好多人嘲讽,说中国你还说什么你的海警就能够把人家的军队打跑,现在怎么样?自己把自己的船都撞翻了,说不定都有人挂了,一堆谣言在那传。确实船上撞了一个大窟窿。但换来的是什么呢?换来的是马上,我们在黄岩岛建了一个珊瑚礁生态保护基地。一个小景区,我在那建一个景区,我是不是能派几个保安?原来我是跟你海军,后来我是海警,现在我就派一个保安,一个园区的保安我就把我的领土守住了,你能把我怎么样?
是不是?每次都是这样,你发现没有?老共做事永远是这样,就是一开始我就是绝对不出第一拳,我就让你跳,你就作吧,就惯着你。等到你稍微越界了,你一旦越界触及到我的原则和底线了,这个时候我就重拳出击。你不是一直在五的分线上跳吗?我一拳给你打到十分上,把你打回去,你还能怎么样?你也不敢怎么样。虽然都知道我是有底气的,每次都这样,你每次还跳,我下次还这样。
所以我就在想啊,这种做事方式,首先从客观规律上讲,它是很高效的,对吧?
首先你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不是我先动的手啊,他反复欺负我,我反复容忍,反复忍让,忍来忍去,忍来忍去,这帮子印度人他妈的非要在我们边境上搞这搞那,还把我们的战士,我们牺牲了四名战士,那这个时候我这个边境线我就必须得重兵把守。你你还要再敢怎么样,我可就动手了,我不开枪,但是我有什么?我有大朴刀,我有带红外瞄准镜的钢弩,我看你能不能打得过我呢?不就这么回事吗?
所以这个逻辑,它在客观规律上就是完全占优的一种博弈策略的话,有没有可能我们在社会治理上,哪怕是对内的这种治理上,有没有可能我们也在做类似的事呢?
比如说最近的武大也是这样子的。折腾那么大,确实这个事情太恶心了,在一个白板的这个正中间贴一个红圈,然后说这是为了整齐,哎哟,你随便找一个七岁小孩他都说这不就是鬼子的膏药旗吗?你这么都全校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人看得出来吗?结果,不行啊,教育体制烂透了。
结果呢,马上把你学校的党委书记换掉,开始搞事情。也是借着这么一个肖同学和杨同学的这么一个小事,这个事最后端水,两边都没有处理,因为它不是主要矛盾嘛。而且你后续,比如说像什么杨同学是不是他有什么境外势力支持啊,肖同学这边是不是确实是什么小地方婆罗门啊,这都是后续的事情,都可以处理。现在先按住,把人换过去,接下来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有点像,山东临沂法院这个事,就这个女法官,这个法盲法官,她这个事有可能,从6月份就已经出了,一直到9月份,莫名其妙翻出来,这有没有可能什么?
就是前两天我在网上开玩笑,民主集中制,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呢?先民主,民主大家充分讨论,全过程民主,聊聊聊聊,差不多大家情绪都发泄完了,形成民意,形成舆情了,那这个时候,哎呀,我作为这个上层管理者,这不是我必须要重拳出击,是我不得不这样做,这是民声,是民意啊。然后重拳出击,把这事解决了,集中。
前面是民主,后面是集中,这不就民主集中制了吗?
这个东西最早是谁提出来?当然是教员提出来的。
教员提出这个事,一开始是在这个三湾改编,古田军号。后来到了打鼓新场的时候,因为我们一直跑来跑去,跑来跑去,就有点这个说不好听的,游而不击这个感觉,因为你不能跟人家正面硬碰硬嘛,我们的目的是转移,而不是在过程中消耗,那消耗是对方的目的,对方想把我们消耗没了。
但是大家都觉得,都需要一场胜利,鼓舞一下士气,所以呢就包括101在内的所有的这个指战员都觉得说我们都应该去打这个打鼓新场,获得一次胜利。教员当时在会上反对,可是没有用。后来呢就一人一票表决,最后决定去打。
教员怎么做的呢?他没有违反纪律,他在这个纪律范围内,连夜去找周总理,先是说服了周总理,说服了之后,再拉着周总理去说服别人,就是一个一个说服,就跟拉选票一样,第二天在会议上终于把这个去打这个打鼓新场这个错误的决定给它否掉了。
从此之后,就慢慢确立了民主集中制,一开始军事上,后来政治上也是,这么一个决策方针。
- 民主阶段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充分的集思广益,多一个脑子就多一个思路,好事。
- 但到最后,真正做专业的决定,要做出一个承担重大责任,一旦错了可能有几百万人都要为此付出责任的这么一个,付出代价这么一个决定的时候,那必须得专业人士来做。
不能比如说我是一个50来岁还会辱骂法官的农妇,你也让我参与什么陪审团,去给另外一个人定罪,甚至让我去投票来决定人大的决议,这个靠谱吗?完全不靠谱啊。所以民主集中制,有这么两个过程。
那教员当时怎么说服周总理呢?很合理嘛,因为他逻辑是对的嘛。就是个打鼓新场,我们打过去以后是站不住的,那个地方不适合占领,我们也不准备占领。那打完之后我们可能缴获一些枪械什么的,可是我们还要带着枪械继续转移。而且我们还会增加伤员,对方的俘虏我们也不可能把它原地转化,你最多是放走。
这样的话,就是我们等于只有消耗,换来了一波所谓的胜利,实际上获不得什么真正的成就,还还多了更多负担,而且我们自己有损失。这个做法就是不对的,我们不能被情绪牵着走。那周总理也是人中龙凤,马上听明白,有道理啊,是这样,没错。所以他们两个再继续说服更多人,越卷越大,越卷越大,最后所有同志都被说服了。这就是民主集中制最初的来源嘛。
我觉得这个逻辑,就跟我们之前说那个是一样的呀,放这个事上也说得通啊。我先把这个事情,比如说我猜啊,不一定这个事,类似的事情,我们同志去做一些工作,比如说最近我准备要去动哪一个地方根深蒂固的一帮的什么东西了,或者说我要去清理哪一个行业、哪一条体系上的线了。我要去清线或者动片的时候,我找一个典型的事情,这个典型事件呢,它不上秤也就四两,上秤千斤打不住。
为什么呢?一上秤,这个秤是谁?秤是公道自在人心,是老百姓,是群众,民意啊,民意不可违。
现在把这个事甩出来,大家都看,哇,这个法院怎么能这样,是个法盲,不懂,真的是适用错误吗?你这个完全连基本常识都没有啊,没有基本的公平公正了,法律不应该是朴素常识的条文化吗?怎么能是你想怎么判就怎么办?你刚刚判了一个打成轻伤都只不过赔25000的,马上就有一个人辱骂你,你就罚他10万,这他妈是人干的事吗?这是一个朴素人情。
所以这个事一旦上了秤,千斤打不住。然后你千斤打不住以后,你猜当地会怎么处理?当地会真的给他千斤砸下去吗?不会,一定不会,一定是“衷心感谢媒体朋友和广大网友对我院工作的关心和监督”,完事,一定是。对吧,他甚至都不敢高高举起,他就直接轻轻放下。那这个时候会怎么样?群众会更加不满意,这个舆情一定不会平息,反而会因为他们的和稀泥,变得越来越有劲。
最后这个劲大到什么程度?大到做这个工作的同志认为中央也会认为这个事大了,然后他就可以引雷下来,借着中央的势头来做事了。也就是你想做一个比较大的动作的时候,一定不能说我想搞他,干!那这个时候群众可能会不理解,官僚可能会搅浑水,他会装作受害者说“啊,又在搞运动了,是吧?又为民请命了,这是个好法官啊,春风啊,还经常做手工肥皂,给同事分享呢。”这样的人,很多很多。
如果群众不理解,班长怎么说的?如果群众不理解,正确的决策也无法正确的执行。所以一定要先让群众理解,群众怎么能理解呢?跳火坑。现在好,不用群众跳火坑,我们直接把已经在火坑里群众的那个案例挖出来,给别的群众看看,看看,官僚是怎么去欺负人民的,怎么去欺负群众的。群众是不是民怨沸腾,是不是群情激愤,义愤填膺?然后,接着这个势头,有了这个势头,又有了由头,有了由头,名不正则言不顺嘛,现在名正言顺了,出师有名了。
什么名?我解决一个负面舆情,群众的集体事件,我为了解决这个,所以我派了什么巡视组、调查组专门来你们这,看一看你们这到底怎么回事。钦差大臣来了,给你连根拔起。是不是就程序正义了,流程合法了,群众也喜闻乐见了。
我觉得说不定啊,背后是有这样的东西在执行。这个事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心里边暗暗盼着最好是。而且我觉得八九不离十。但是不管他是不是,我觉得这条流程,我们的纪律部门的同志,我估计啊,已经早就用的炉火纯青了。
像我这种后知后觉的可能最近才偶然间,哎,好像是这样子,哎,越看越是这样子。经过这个台湾岛的事情、黄岩岛的事情、还有缅甸的事情,我越来越觉得,对外的能这样搞,那对内更能这样搞啊,是吧?
内斗内行的人,才有资格出去外斗。
如果你连自己人这种有限烈度的斗争都打不过的话,你你去国外,跟那种,跟那些畜生,跟那些没有开化的民族,去跟他们对着干,那能赢吗?就是比如说,同志们可以去搜一下,这个名字我不方便说,你就可以搜一下,2017年的一个案子,某个我国的女留学生在美国被一个亚裔男子违章驾驶给撞死了,然后那个人判了10年。就这个事,被撞死那个人,她的姓很特别,她的父亲就是我们现在的教育口的这个一把手。
这两个事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呢?是不是表明了我们的决心呢?这就已经不是国仇家恨,这就不止是国仇了,已经是家恨了。那说明我们在教育口上想要去做一些事情的这种决心是很大的。再去看武大的事情,这完全是可以呼应得上的。我觉得这,我觉得不能算是过度联想。
因为在2020年的时候,我听过很多这样的例子,当时很多同志应该也听过吧,其中有一个比较著名的就是我们的一个什么专家,然后在北京出租车疲劳驾驶,然后人没了。所有这些事情都是隐藏战线的斗争。那这些斗争我们要怎么办?
有些事需要让群众知道,来借民意,借用民意让程序正义,来引天雷下来,去把这些野草烧光。
而有的事情呢,它是不方便公开的,只有我们内部知道,不是我们内部,应该是体系内部,真正做事同志们知道,把这个东西转化为自己的战斗的动力,然后去做事情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把这些信息传播给群众,因为传播出去可能会引发恐慌,有些不必要的东西,就啊,原来这个高官的子女轻轻松松就被人干掉了,那我们是不是不行啊?后来所以高官的子女,他就不能随便出国了嘛,因为出去不安全,你内斗是有烈度限制的,出去跟人外斗,人家可是不择手段呀。
所以我觉得,我们要在保证自己道德底线的前提下,和一些没有道德的违法犯罪分子,不管是国内的国外的,内部外部的,去跟他们斗的时候,真的是需要一些政治智慧。我就在猜,那有没有这些事情,6月份的案子,9月份拔出来,给它供成舆情,会不会就是类似的手段呢?就从一阶、二阶进入三阶。
三阶这个政治视角上,那三阶人家做事的同志也会想,这个事情要怎么样?只就事论事吗?还是让群众也去换位思考一下,启发一下,把这个舆情弄出来,然后再去处理。
就等于说我作为一个群众,我先能看到这个事情的一阶,然后换位思考想到二阶。
然后我强行往上抽象,有没有可能管理方是三阶的想法?那么三阶想法他是怎么想的呢?
我用换位思考的二阶视角去猜做事的同志他可能怎么想,做事的同志他是怎么去看这个事情本身的呢?
他的一阶视角,他眼中的群众的一阶视角,他眼中的这些官僚分子眼中的一阶视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所以他也在用二阶视角去理解我们。
所以这个三阶里边包含了很多的东西,它是可以不断去迭代的,很复杂。
很多人可能也就最多二阶了,能换位思考就不错了,你说要去理解党和国家、政府是怎么去看待社会管理的,这个很多人他也不操心,也没有必要操心。
让我们一旦能理解这个事就知道,没有必要操心,大家要的是安居乐业。你在上面只要能够守住道德底线,能够代表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然后你把这个国家治理的治安也很好,经济也很好,方方面面都很好,就可以了。
所以就是你有什么不方便说的,你就不要说,就忍着,如果被群众误会了,你就误会着,任劳,更要任怨。所以我是这么一个猜测,跟同志们简单分享一下,仅供参考,这个事我们可以静观其变。
我自己是抱着底层自信,非常乐观,因为我觉得,怎么讲,90年代都过来了,现在伟大的转折之后,这些事都是小事,都能处理。我觉得,不管是之前的春风,甚至更远一些的那种更加让人气不打一出来的事情,它都是积蓄的力量,都是民意。
有了这个东西,先锋队里边真正的同志,他才方便去做一些事情,才叫更加好去把刀刃向内。我们群众的这种呼声,更加是磨刀石,有了这个磨刀石,把刀磨尖了,去去杀这些魑魅魍魉,所以我是充满自信的,不不不不,不对,充满信心的,不能叫自信,底层自信,对我们这个文明,对党充满的信心。
抱着乐观的态度,不能每次都只就事论事看一件事情,还是看整体的趋势,它有没有在慢慢的变好。抱着这样的信心,再去看网上很多事情,你就会心态放得很平,主要就是看乐子的心态,就是在看,看这个,我们的先锋队是怎么收拾这帮家伙,他们怎么跳,我们怎么收拾他们。这样的话,整个人就是精神健康会好一些,心理压力会小一些。跟同志们汇报一个我的近期想法,好,就这样。
.
One Reply to “A619 骂法官罚10万,一二三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