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6 吃瓜:什么是煤气灯gaslight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4 分钟。

.

我蹭个吃瓜热度哈——什么是 gaslight?

这个词字面意思是「煤气灯」,就是美国早期公寓里(包括大街上)都铺了煤气管道,壁灯(路灯)就是烧煤气来照明的,如图——

但这个不太安全,容易爆炸容易中毒,而且煤气气压不稳的时候还容易忽明忽暗,所以现在基本淘汰了。中国大陆由于技术蛙跳效应或者叫后发优势吧,应该就没用过这东西——类似于贫困山区基本上没见过黑白电视,上来就是彩电甚至液晶电视了。

但「煤气灯」一词的引申义或者说典故出处如图 ,1944 年好莱坞出了一部电影《煤气灯下》,是根据同名剧本改编的,故事内容就是讲「心理操纵」的:

女主嫁给了一个骗子,这骗子每天假装出门去上班,其实是跑到公寓楼上面调煤气的阀门去了,家里煤气气压不稳,灯就一闪一闪的。女主很害怕,就问女仆是怎么回事,女仆说煤气灯没闪啊,太太你是不是眼睛有问题。其实女仆也是骗子的同伙,包括楼上传来奇怪的声音也说没听见,最终目的就是想把女主给骗疯,然后侵吞她家的财产。

最后当然是神勇的男主识破了诡计,在千钧一发之际挺身而出,干掉了骗子,拯救了女主。然后「煤气灯效应」这个词就出名了,并且进入了临床心理学的课本,其实就是比喻利用谎言等手段来操纵他人的一种套路。类似套路咱们很久之前的文章就讲过,《东皇太一情感控制术:操纵你的男女朋友》这篇。

.

这个套路后来在好莱坞电影里经常出现(不过是反着的):基本上每一部闹鬼或者灵异的片子里,女主都是比较敏锐但不被人相信的那个设定——这一方面与现实生活中女性更敏感有关,另一方面是编剧喜欢用这样的套路来让观众处于上帝视角干着急,但这套路用多了特别没劲,也有刻板印象歧视女性的嫌疑。

中国也有部电影使用了类似桥段——老片《午夜两点 (1987)》,如图。这片子在那个年代很给力,现在看也可圈可点——里面揉的元素很多,精神病、知青、性侵、金条、港商、改开、湾特……没有同类型的《圣·保罗医院之谜 (1990)》恐怖吓人,但脑洞很大,时代感很强,值得一看。

「煤气灯」这个典故在西方受众中比较深入人心,中国人乍一听可能比较摸着头脑——毕竟咱们连煤气灯这东西也没用过,那玩意儿太过时了。

我换个例子你就好理解了,有点像那个超短鬼故事——你加班很晚了坐电梯下楼,电梯里就你一个人。下到一半电梯停在 4 楼,门开了,外面站着两个人也不进来,你纳闷但也没说话。电梯临关门的一瞬间那俩人说话了,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怎么大半夜的电梯里还这么多人啊」。

大概就是这么个套路——故意编瞎话吓唬你,然后一堆托儿跟着演,哪怕你心智正常,也挡不住三人成虎,时间久了就病了。

.

其实吧,不管是煤气灯手法,还是 PUA,还是听着更高级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本质上都是一个(些)人渣在刻意扭曲你的认知,让你觉得自己失去了判断力,于是凡事都愿意听他(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乔布斯也是广义的煤气灯大师,只不过业界管他的能力叫「现实扭曲场」。

这个套路要想成功,关键在于切断受害者的其他信息渠道——骗子编的是假的,受害者如果跟其他正常人一验证,不就穿帮了吗?所以不管是哪种情感操控,首先都必须要切断受害者与外界的联系。像《不要跟陌生人说话》里的家暴,看似是家暴是物理伤害,实质目的是阻止女主向外求援,打造精神牢笼让她彻底沦为家奴。

反过来,破解方法也不难:骗子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一世欺骗一个人,但不可能一世欺骗所有人,做不到。因此,作为潜在受害者的你,只要保持多信息渠道来了解现实世界,就不会被单一渠道所欺骗(洗脑)

.

至于说自恋型人格障碍,这个没啥可科普的——就是字面意思,很好理解。

从职业道德和做人原则来说,不管是心理咨询师(无处方权),还是精神科医生(有处方权),都需要遵守咨访/医患保密原则。除非是涉嫌刑事犯罪或者当事人可能自残自杀,否则不可以为了娱乐吃瓜而主动公布患者(们)的病历及诊断结论。

所以娱乐圈再脏再臭,自己的精神健康还是要自己重视——我意思是说,哪怕这瓜最后居然把精神科医生或者心理咨询师都拉下水,为了实锤而泄密病历了,大概率也是患者(们)自己互相泄密。

因此,正在进行精神疾病治疗的、接受心理咨询的小伙伴,不需要为自己的隐私感到过分担心,有道德底线的人永远是绝大多数。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