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 中国有火药,为什么没发明火枪?

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4 分钟。

.

一个胡思乱想,不一定对。中国早就有火药,却没能发明内燃机,或许是因为缺少使用场景的刺激。

科学,技术,前者是客观规律,后者是实际应用,长期看互为因果,但短期窗口内未必有联系。说是短期窗口,可能这个窗口也长达百年甚至千年。

比如青铜时代人们就会冶炼(盲目的技术),到元素周期(开化的科学)要等门捷列夫;又比如自古人们就有飞天的梦想并模仿鸟类扇动翅膀(幼稚的科学),但直到莱特兄弟时期的制造业(成熟的技术)才能造出飞机。

所以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人类一直是技术驱动而非科研驱动的,或者说是以应用为导向而非以基础研究为导向的,是以终为始的而非以始为终的。

而火药作为火器和燃料的价值,在中国的地缘环境下,就显不出优势。

.

火器肯定是有用的,明代(1500 年)就开始用火枪射杀骑兵了。但直到拿破仑时代(1800 年)的火枪都是单发单装的,要三排人站好方阵轮番射击配合才能有效地克制策马冲锋的重骑兵,更早时期的火枪不论是精度还是杀伤力在战场上都是笑话,考虑其制造及养护成本,远不如弓弩顺手有用。同理,初生的火炮技术也远不如投石车靠谱有效。

北宋末年,金军围攻汴京时,外城城墙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楼橹也焚烧殆尽,金朝重修时都予以恢复。金人自己也认为,北宋所筑的外城,“土脉甚坚”。后来,蒙古围攻外城,大砲抛出的石弹,打在城墙外侧,只留下浅浅的凹痕。

甚至到了明末,李自成围攻开封,用当时先进的火药爆破术,在开封城脚下挖掘坑洞,埋入火药引爆,据传也因为城基是“金人所重筑,厚数丈,土坚”,惊天动地的爆炸,不但未能撼动城基,冲击波裹挟破碎的砖石向外反震,守在城壕边,预备冲击缺口的数千闯王骑兵,“一时皆为齑粉”。

美国汉学家欧阳泰(TonioAndrade)想到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中世纪以来西欧发展出了轰塌城墙的火炮,而中国的火器仍然是以杀伤人员为主?他的答案居然很简单:因为中国的城墙太厚,与西欧城堡完全不在同一级别上。中世纪欧洲的城堡,幕墙厚度绝少超过十米。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任何火炮也轰不开十多米厚的中国城墙。

摘自《隳三都》

另外中国地缘相对封闭,没什么外敌入侵,从现代中华民族的视角来看,基本上打的都是某种意义上的「内战」。这意味着一旦有一方统一全境,即可收尽天下刀兵,防止有人反叛。在这种情况下,军备「竞赛」根本不存在,哪怕有也不需要到科技革命的断代程度,只要在当前低水平下不断堆人堆物即可。而且书籍的真正普及可能要到明清小说那个时代了,小说实际上类似于如今的短视频,基本上都是垃圾信息并不入流,更谈不上有什么知识启蒙意义,所以民间也不太可能自发出现黑科技。

燃料也有用,但对大陆文明而言,可替代性太强了。陆运有马有人有车,连骆驼都用不着,根本无需内燃机这样的东西,毕竟汽车最初要比马车慢得多得多。河运可以直接划船,或者岸边拉纤,偶尔出海商航,只要船够大够高,人够多钱够足,摸清季风扬帆即可,也不涉及作战航速的问题,不存在刚需。而且说是商航,其实中国连自己出海经商都不需要,内陆就自给自足了。对外贸易主要是别人来采购,直到清代鸦片战争爆发前,靠着手工业和农副业产品(瓷器丝绸茶叶等)中国仍然是对外顺差,全球吸银。

反过来,欧洲崛起于大航海时代,就是因为出海抢劫势必要依赖于稳定的动力系统、准确的导航系统、发达的物流系统,所以在指望不了人力、畜力、风力的海上,火力就成为了突出的优势选项,同时天文学、几何学、统计学、运筹学、医学、法学等等学科就被上下游需求一并推动起来了。而欧洲人为什么要出海抢劫?因为欧洲大陆无险可守,游牧蛮族随意血洗,从来没有统一过,人心不思齐。同时以地中海为中心的各向征讨从未停过,对外侵略有时只是防止别人先下手为强。

所以,中国哪怕早就发明了火药,并且在娱乐之外曾尝试性地用于军事,但也就浅尝辄止,性价比太低,没有适用场景所以放弃了。任何先进技术,在一个权力集中的国家之中,都是先用于军事,才有可能在变得落后时,转向民用。比如运动速干衣,最初其实是军队的作战服,后来有了更牛的技术,速干衣专利材料才「流向」民间成为民用。中国解放后八十年代很多原本军用的物资出现在市场上,也是某种例证。既然火药在军事中都没能发现场景,自然也就更难出现在民间了。

.

东亚相对封闭统一的地缘,促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一脉相承、独领风骚,但也导致了近代的封闭固锁、不求革新。说危言耸听一些,地理催生了历史,历史塑造了民族,民族性深入每一个个体的思维方式,这远不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或者九年义务教育就能够完全改良的。

中国人性格里有着明显的弱点,一是求稳,二是求和,其实说到底就是缺乏侵略性。自己不愿意加杠杆冒险,也希望别人同样这么做,互不伤害,在现代世界里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只有自己拥有了绝对力量,才有资格在国际上谈维和,否则善良不过是懦弱和耻辱,在地上被多人当众轮流摩擦了上百年,相信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中国人都能明白这个事实。

作为个体,可能可以突破的「捷径」就是多读历史,尤其是批判性地去读中国史和世界史——于中国史中不仅要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更要多看中华民族因何(或可能因何)而被屠灭;于世界史中不仅要看到各文明的辉煌灿烂,更要揣摩当他们想要屠灭中华民族时我们该如何防卫。「害人之心不可有」说得太多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却理解得太浅了,连犯罪学证据「80% 都是熟人」都不知道还谈什么个人安全意识呢。

民族层面更是如此,盛世当多做乱世谋,上千年的优势因为工业革命一役失败便毁于一旦,直到近两百年后的今天腰杆仍然直不起来。原子弹在发射架上,东风在快递库房里,都这样了,很多被渗透洗脑的高华洋奴仍然在精神上跪着,众人皆醉,天天反省。

教训如此深刻血泪,不可不查。

今天读完《国史大纲》之后的一些胡乱感慨。言之未必有理,可能只是发癫,愿与诸君共勉,复兴大好中华。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