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聊 011:碎片化知识有没有意义?

by 发光体们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

@Mark:一个感受,读懂任何很多领域的信息,都需要掌握更底层的系统知识。有时候接受信息会出现两个问题,过分碎片化,高级。

  • 过分碎片化:甚至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小内容范围,或者对小内容范围也不做完整解读
  • 高级:信息接收者没有掌握更底层的系统知识,所以高级知识看了也没用,即使觉得看懂了也无法迁移。

所以要限制自己接收这样的碎片化知识,那么应该做什么呢?补充系统的底层知识。比如经济学,金融学,历史时间与大事框架,医药与人体健康学,计算机知识,国际政治常识。

只有掌握完整系统的底层知识,去读互联网讯息才有意义。我们的知识结构缺陷天然意味着很多互联网讯息不管质量如何对于我们都是“毫无益助”的。

那么我们应该提前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但选择哪些领域和学科构筑呢?目的不在于读懂互联网讯息,而在于对自己未来竞争力培养的规划和好好生活的知识刚需。

从这个角度看,我正在学的高数线代概率论,是经济学金融学统计学等我感兴趣的底层知识的底层知识,忽然觉得有了意义,要再努力些。

.

@肉粽:我觉得不需要限制,只需要增加主体的量即可。碎片唯一的危害是碎片过多的情况——如果说我的知识里90%是有机整体,10%是碎片,那么碎片最终会被吞没变成整体的一部分,甚至反哺整体。没有太大必要克制自己,虽然时间是固定的,但是有一份时间学一份东西,碎片再碎也是知识。保持好奇心,及时更新。

@蜜橙:我覺得是比例問題,可以對比例限定,碎片過多容易虛無。

@阿译:比例反过来,反哺就变成反噬。一天时间和精力就那么多,如果不做限制,那就得增加时间精力,简单点就是把原不做限制的碎片时间分一部分出来吃系统知识。

@Mark:对,意思就是顺序,底层系统知识是基础。没基础不看碎片——如果想攻这个领域的话碎片才有意义。像蜜佬说的比例配合,这时候看碎片是为了配合基础的学习,自己是一定在学习基础的。我的想法是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就不指望从碎片学习里较好掌握这个领域并指导实践。可以简单说“没有基础,碎片无用”。哪怕碎片本身的质量很高。但是碎片的好处是可以开发眼界,拓展认知范围,从碎片中可以发现感兴趣的,欠缺的需要的,然后去系统学习。

.

@小佳:说到这个想到一个具体的应用例子,工作中会开展一些新的疾病领域/产品类型的项目,如何快速的掌握这个领域的知识,并且能够找到创新点,撰写研究方案就是医学经理需要具备的技能。某领导提出的思路:

  • 1、先恶补疾病基础知识(临床专业教科书);
  • 2、看权威疾病的诊疗指南/高影响因子的meta分析;
  • 3、在诊疗指南里看自己的产品处于几线治疗方案,结合产品作用机制,细化寻找新的人群/治疗方法;
  • 以上几个步骤做完,基本就有一个大概的思路了,就可以找临床专家去咨询可行性了。

@肉粽:我的学习进度是最早的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有多碎,其实我觉得现在不用说了,即使当年他做了30分钟节目。所以实际上来讲碎片知识这个东西,你如果有那个时间,你去读一读,还是非常好用的,我一直是这么想的。不如说我的习惯是厌恶不学习,所以碎片就变成了添头。

@蜜橙:感觉和弹性习惯有点类似,小的(碎片化)大的(系统化)都有价值,根据个人情况去适配就好了。

@熊:我快速熟悉一个领域的办法是看硕博论文的文献综述,一般都是很翔实并且有逻辑的,适合对一个东西快速入门,之后如果还感兴趣就可以按图索骥继续深挖。

@猗猗:对对对,这种方法我也用。硕士博士论文在这种时候特别好用。我之前工作上了解我不熟悉的工艺,也是去找大论文。博士论文写得是真的详细。对整体的了解把握和对具体某方面的掌握也不冲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嘛。

@Mark:我好像感觉粽子的投资就是是先接触碎片,然后主动系统学习了,你有发现碎片价值后系统学习的习惯,完全合理啊哈哈。猜测熊了解的新领域也是自己主要专业的大类下的,这样就也省去小佳说的1.恶补基础,可以上综述。但比如涉及统计学或者数据分析就得先补知识了。之前看一个营销的导师做的消费者调查数据分析,专业名词都看不懂哈哈。

.

@熊:不用是自己的专业,什么领域其实都行,我就看过浸酒的制作工艺这种。论文都是一改再改,又盲审又答辩的,信度和逻辑会非常有保障,减少很多自己筛选信息的功夫。当然是有个范围的,像这种我也看不懂,但并不影响论文综述对于帮助我进入一个领域的作用,专业名词不懂我可以嵌套继续查论文。博士论文最后基本上都会变成书的,博士论文基本上是一个人投入精力最多、下功夫最深的单篇论文。

@蜜橙:所以优秀的博士论文可以直接出版成书了。

@小佳:《江村经济》!

@熊:优秀博士论文是在盲审的时候产生,盲审专家打分,根据分数判断,但现在比较尴尬的是,优秀博士论文会被抽走再审,自从出了翟天临事儿之后,专家都相当谨慎了,不会轻易给高分,比如90分是优秀,那就打个89。

.

@Mark:举个栗子,光光们在各自领域的专业很有东西,比如医学、法学、产品、翻译,输出的质量也很高,但是如果我没有这些领域的基础知识,其实也不能从输出中真正受益——我以为我受益了,懂了,其实我只懂了毫不重要的皮毛,第一层。这背后的几层我都不懂。除非他们就是针对性降维给我这种小白做0基础科普。但是我可以从这些碎片中发现兴趣和价值,从而选择新领域去系统学习。

@Mark:所以我觉得没有没有基础就不能从碎片中真正成长(考虑时间精力背后的机会成本),但是可以拓展眼界,获得快乐。如果很多专业名词都需要嵌套查,感觉就是需要系统恶补了哈哈,有的东西看概念理解不了基本的,比如会计,哈哈,得具体学基础知识。又比如计算机,了解虚拟币基本知识的过程就发现啥都看不懂,缺乏计算机基础,单独查一些名词也看不懂,这时候就是缺基础了。但是像历史之类的就直接维基就行。

@熊:我觉得是入门到了解的路会比较长,有的可能看两三篇论文就大致明白了,有的可能得看二三十篇。所以我说这是有个范围的,肯定是离我熟悉的领域的越远我了解的越少,需要的基础性知识越多,越不能指望通过看一两篇论文就搞定~ 这学期我们上方法课,老师就强调先不着急看单篇论文,找一两本基础的教材精读,不然里面的很多机理都不清楚,看单篇论文就是个信息补充罢了。

@蜜橙:我有时候会想,有些领域对我来说很难理解,是因为这个领域是真的就很难,还是没有很适合我理解的科普文?

@别有所思:费曼说,那肯定是没有科普文啊,你看我都能把量子电动力学讲给大一新生听。

@蜜橙:我根据我读书的经验,我感觉有些领域确实缺乏科普(可能领域外人对这一领域不是很有兴趣,或者这一领域没有很现实的价值,尤其是经济价值,而领域内的人可能也对向领域外的人没什么科普的动机)。 但我的经验也可能有问题,因为早期的我理解力应该不如现在。那么我认为“一些我现在读的书,比一些我过去读的书,在科普做得更好”,这样的判断也可能主因不在书,而在我。

@熊:这么一说好像是,我不知道是不是我关注的比较少,好像自然科学的科普多一些🤔或者是不是最早的科普就是从自然科学开始的?认识动物、认识大自然这种?

@蜜橙:我觉得应该是的,像博物学虽然也旁及人文社科,但看博物君科普的主流就明显感觉是以自然为主。在中国的背景下来看,可能还有自然科学源自西方,传统文化缺位,更需要“科普”。

@怿先生:我能想到的一点就是新外汇市场,以及如果现在自学一些区块链知识,未来可能是脱发军团的主力。这几天就在看各类白皮书,接触新知识一定不要强求自己深入,就是去看那些介绍性的东西,慢慢有个大概感觉。

@Mark:像区块链、AI这样的机会,以几十年为视角,可能有很多,uu表达过类似意思。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对未来赛道的判断构筑好一些底层学科的知识/能力,保持练习,保持学习能力,机会来了之后储备可以降低上车的门槛和各种成本。确实也不可能啥车都不错过,毕竟储备有限不可能啥赛道都不落,而门槛千奇百怪哈哈。

@斯芬克斯:我觉得整体上感觉就是「知识的边界」。新领域一无所知,首先出现的就是一些名词,而且是 tf/idf 逻辑下的重要名词,它会成为维基网络的起点。从这里开始,一路搜各种专有名词深入进去,既掌握节点,又理解网络。如果已经有网络了,不是新领域了,那么就是增补删改的小动作了,但仍然是节点为单位,最终影响网络。可以和之前一篇《光聊 006:网络时代的阅读之道》结合起来看。

.

One Reply to “光聊 011:碎片化知识有没有意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