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聊 006:网络时代的阅读之道

by 发光体们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

@Mark:我接受我读书慢了。就在一本书里读到了一个事件,于是停下来去查百度、天眼查、写评价,花了两个小时。但想了解的信息还很多没了解到。

@麦克卢汉的笔:这也是很多学者讨论的事情,这就属于超文本式的阅读,当前互联网时代很典型的一种现象。我们不再按传统文本线性的呈现方式去阅读,最典型的就是这种,看到一个概念或者名词,然后去搜相关的内容,然后在浏览搜到内容的时候继续扩展,形成了一张网。然后也有很多不同观点:

  • 《浅薄》的作者就持一种很常见的观点,认为这种模式损害了我们的阅读能力。
  • 但是《知识的边界》的作者就持另一种观点,他认为知识本来应该是网状的,相互交错的,传统的印刷媒体其实反而让知识固定在一条作者形成的单一逻辑之下,限制了知识的完整性。

@麦克卢汉的笔:最终形成一张知识之网肯定是好的。有些批判的原因是因为很多人会在不断跳转的过程中偏离本来的内容,甚至最后就完全开始看另一个事情了。

@蜜橙:这个就有意思了,我以前也经常花好几个小时来搞“考据”,如果无节制一般会有点过度。目前我个人的看法还是应该根据阅读的目的来确定对应的方式。

@Mark:哇,学习了新概念哈哈哈哈。确实经常超文本阅读。有时候你想知道的东西作者没写,有时候是我的知识水平太低跟不上。盲点不影响阅读体验的话,习惯脑子记下来读完再查。有时可以复读查信息是因为文章比较短,所以读完第一遍立刻复读也没忘。

@彼方之住人:遇到那种大量旁征博引的作品时就头痛,要么做超文本阅读,要么只能囫囵吞枣或者先放下……印象特别深的就是《西西弗神话》,现在在读的《从黎明到衰弱》也是。

@电饭煲:啊对我来说常出现的是相反的情况——因为不愿意打断阅读体验的流畅度和拉低阅读速度,很多时候我会选择放弃去抓住脑子里产生的疑问或者想法,等全文阅读后复读,可能就会再找不回当时产生的念头了,总有种“损失了很多信息量的获取”的阅读体验,这是我现在努力在调整的。

@蜜橙:可以记个笔记。超文本阅读其实有点像是搞主题研究。

@麦克卢汉的笔:我觉得在行为上相似,但是目的不同,我个人理解哈:主题研究一开始就是要围绕某个知识点进行大量的不同文本的查找;但是超文本最初的意思就是互联网的链接形式——我们在看到一个词条之前,点击这个跳转链接之前可能是没有想过要看这个的。

@蜜橙:这样说更恰当,我前面说得不太好。超文本的聚焦的不一定是主题,感觉应该是逐兴(觉得哪个感兴趣就看哪个,不限定于按顺序完全读完)。我目前处理“逐兴”的方式是,如果当下读到或由此思考到什么话题特别想了解,我就去搜下微信读书和得到有什么书,加入书架后立马返回继续读。如果没有相关的书,说明这个话题过窄或者过于小众,就可以放过立马返回读书了。

@电饭煲:get,现在也有在尝试,kindle 自带的记笔记功能太难用了,手机记录不能摘抄,等之后整理的时候需要两个对照,就很麻烦,然后我就开始逃避。

@蜜橙:手机的话,可以试试拍照。虽然这种笔记形式上好像不太完美,但作为速记应该可行。而且现在有 OCR 功能,从照片就能识别粗文本了。

@Sun-shroom:抽样调查里有一个取样方法叫滚雪球式,就是我访谈 A,然后通过 A 认识 B 和 C,再经 B、C 认识更多人,我觉得这跟知识是网状的道理一样。

.

@斯芬克斯:说一下我的理解。

  • 具体怎么操作,是「术」。
  • 决定如何用术,是「法」。
  • 法从何而来呢,是「道」。

在道的层面上,我们为什么要阅读?其实不一定是为了求知。求知只是一种结果,原动力我觉得是为了快乐。阅读带来快乐,才会持续阅读,这种快乐可能是即时的(比如爽文),也可能是延迟的(比如历史体系完整后带来的安全感,或者装逼时的成就感)。所以阅读,就像其他行为一样,要想持续,就得持续带来快乐。一切为了快乐(或逃避不快乐)是根本的「道」。——当然,这只是我的看法。

按这个快乐之道(其实也就是享乐主义的原教旨观点),那么阅读的重点,与其说是理解了作者的看法,或者说理解了知识体系,倒不如说是理解了自己——重点不是真相,是自己想到了什么(甚至不是学到了什么)。书和毒品在我看来没有区别,吸毒是为了体验魔幻感,而知识给我带来的也是一种近似魔法的体验——毕竟一切超越当前认知层面的技术,看起来都像是魔法。所以我的阅读方法,就是侧重于我的感受,而不是建构知识体系。建构体系,可能只是一种副产品:吸毒的副产品是把脑子烧坏了,读书的副产品是把脑子养聪明了,看来读书主要就是在这一点上优于吸毒。

这个「法」在另一个角度也是成立的——不可替代性,或者说稀缺性。一切东西都是稀缺的,但总有东西比其他东西更稀缺。

  • 很明显,是继续阅读时可以吸收的知识更稀缺,还是保持继续阅读的状态更稀缺呢?是后者,因为人,不理性,而知识是死的不会跑。
  • 但是,是保持阅读状态更稀缺,还是在阅读中有所感悟甚至有了抒发想法的冲动更稀缺呢,显然又是后者。

表达欲 >> 学习欲 >> 知识,这是我的感觉,所以表达欲(未必是向别人的,可能就是指向自己的认知框架的)是最稀缺的东西,远比继续读下去重要。甚至我写完这段想法,把书扔了都无所谓了。或者极端情况下,我还能活 5 分钟,那我是赶紧把想到的东西写出来,还是再看 5 分钟下一章?答案一目了然。

在这个法的指导下,读书「术」如何呢?看到什么,就自然会有感觉。

  • 最弱级的,是「嗯」,过。
  • 然后往上,是「咦」,可以停下来查查。
  • 再往上呢,是「嘿」,有意思了,可以摘抄发微博。
  • 再再往上,是「哇」,震惊了,或者在「咦」之后的查查中也会查出来「哇」。这个就可能要完全停下来,继续查继续完善形成一个相对可用的小知识球(类似于互联网产品 MVP 最小化可行产品),把这个球从脑子里吐出来,写成一篇小东西保存下来。

弄明白了,再往下走——既可以继续阅读,也可以先把查的过程中涉及的其他书之类的先标记想读,再继续阅读,又或者放弃当前的书,直接跳向下一本因此感兴趣的书。

反过来:

  • 这样的「术」是为了法,为了抓住最稀缺的冲动而实施的;
  • 而这样的「法」又是为了道,为了追求促使自己阅读的原始欲望的满足;
  • 而这样的「道」让我为了欲望来求知,并激发新的求知欲。

所以我觉得,仅仅是我觉得——就像知识没必要分科一样,信息也没必要分书。这一条信息,是写在书里,还是放在某篇文章里,还是像现在这样聊天随便发出来,其实没区别,信息的呈现形式对于真正热爱信息的接收者而言,不太会有影响。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必拘泥于非得看完手头这本,也无所谓要不要停下来去查 wiki,甚至不需要和那些宣称「书里有一切答案」或者「现代人已经没必要读书」的人进行争论——因为一切都是信息,书只是可有可无的形态罢了。

多嘴一句:信息本身是信息,但信息的组织形式也是信息——所以同一个道理,有的人说的就是更容易让别人理解。所以选一本好书,肯定是有意义的。

但我希望能从一个更根本的角度来理解:那就是我们的所有对外界信息的接收,最终都是在修改自己脑子里的那本书,或者那个数据库,或者说那个操作系统。所以假如这是一个算法模型的优化,那么最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 KPI 就是这个脑子里思维方式的有效性,怎么更高效就怎么来——读经典?查 wiki?主题阅读?穿插阅读?超文本阅读?都无所谓。

到底怎么样最高效(未必是最快,也可能是最爽,因为爽不一定快,但不爽一定非常慢而且不可持续),自己心里是完全会有明确感觉的——顺着这个感觉走。

大致这样。

.

4 Replies to “光聊 006:网络时代的阅读之道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