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4000 字,阅读约需 8 分钟。
写于 2016 年。
.
所谓孤独
最近读了 梭罗 的《瓦尔登湖》,虽然他的思想在其中只是随笔式的碎片化的展现,但他仍然表述了一些对于「孤独」的看法。
我一直觉得,作者的本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从中的体验和收获。我不知道 梭罗 是如何看待「孤独」的,但我个人觉得:所谓的孤独感,很可能是一种幻觉。
首先,孤独分为两种。alone 和 lonely.
- alone 是客观上的孤独,孤身一人。但这种孤独我觉得根本不值一提。
那个英语填空题我们都做过吧:I’m alone, but not lonely. 其实客观上的物理状态,并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哪怕你就是一个俗不可耐的人,你也会相信这句话:
「一个人,并不孤独。想一个人,才会孤独。」
不是我说的,是「刀刀狗」说的。暴露年龄了。
- 因此,真正的孤独,一定是主观上的感受,也就是所谓 lonely ,这其实又能分成两种。
一种呢,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理解的「社会性」的孤独。其实也好理解,就是把上面的英语填空题反过来:I’m not alone, but lonely.
- 场景 A:你身边可能有人陪伴,但是这个人,或者这些人,可能并不理解你。这种客观存在的物理状态和主观投射出的内心反差,让你觉得一丝伤感。
- 场景 B:可能你有一个知音,但这个人却不在你身边。这种物理距离近的个体与自己心理距离远,而心理距离近的个体又物理距离远的反差,让你觉得一丝遗憾。
- 场景 C:你终于再次见到了你以为的知音,可那个人却不再那么懂你了。这种预期和现实的反差,梦想变成空想的失落,让你觉得一丝悲凉。
但所有这些孤独,倒说不上是「庸俗」,而是「通俗」的。
主观感受上的另一种孤独,也是最终极的孤独,是「哲学性」的孤独。生存本身,无所谓孤不孤独,当生存者开始思考时,它最终都将走向孤独。
因为正如 伊藤润二 所说《众人都是孤独的》。人类作为孤立体,其思维是不可见的,人与人之间的「猜疑链」是不可能被彻底打破的。
- 你说你爱我,可我并不能就这样相信你啊。
- 就算我相信你了,你也并不能就这样相信我相信你了啊。
- 就算你相信我相信你了,我也并不能就这样相信你相信我相信你了啊。
信号的强度一直在衰减、噪声却一直在增大,我该怎么让你爱我呢?无非是最终我屈服于这残酷的客观世界,放弃了对你内心的探索,而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相信,你是爱我的。可告诉我自己「你是爱我的」的人,是你么?不是的。是我自己。
说白了,不管客观世界如何,我都是「独活」。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只是「独活」而已。
- 当你身边空无一人时,你 alone。
- 当你对身边出现什么人抱有幻想时,你 lonely。
- 当你已经不再在乎身边有没有人时,你终于明白了人生的本质,是一场 solo。
solo 这个词的本意是什么,我并不知道,只知道它现在的释义是「独自表演」。soul lonely, 可能就是solo. 但这种终极的孤独,会让你痛苦么?不会的,只会带来宁静。
梭罗 远离尘世,在人迹少至的《瓦尔登湖》边自给自足地生活了 2 年又 2 个月,其他人纷纷担心他感到孤独。梭罗 却觉得,这样的孤独,让他得到了平静。可如果 梭罗 真的,像近百年来夸赞他的人所描述得那般睿智,他就应该明白,平静从来不来自于外界的寂静。甚至恰恰相反,越是在人群喧闹处,敏感的哲学家越应该感受到由灵魂的孤独带来的平静。
「生,是这喧嚣的漩涡。死,是漩涡寂寞的宿命。」
同样来自暴露年龄的「刀刀狗」。
.
隐士的悖论
说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无非就是一句话:大隐,隐于市。
- 陶渊明如果没有死后留下那么多诗,他也不会顶着「最著名的隐士」这样自我指涉悖论的帽子。
- 而诸葛亮的「卧龙」之号,一早就表明了他隐居只为待良机的雄心,「隐」于他只是工具,而非目的。
- 假如有一个人表面上学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但回家了全写在日记里,然后把日记发到微博上供万人点赞,这又是怎么样的内心纠结呢?
梭罗 在《瓦尔登湖》开篇就说了自己写书的初衷:因为有人好奇,不停地来问,所以自己统一答复。
好吧,可能是真的,但这显然不是真相的全部。大大方方地表达即可,因为言说者言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被听到。当然了,读者,比如我,大可不要狂妄自大到,误以为梭罗的表达就是为了被我听到。高山流水,只为寻知音倾听罢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不仅不需要独处,反而恰恰是身处喧闹中时最为刻骨。而自得其所的知足常乐,反而于山穷水尽处见得世间万物。
若是把 梭罗 短暂的「隐居」生活,当成是他为了回来写这么一篇新概念作文而去体验生活,那未必太瞧不起哲人,也太瞧不起这近百年来的文字评论家了。而且对于别人的价值判断,如上一篇中所说,更多是评判者自己内心的投射。所谓「仁者见仁」,对一个死人出言太粗鄙了,也只能让自己心中更为不快乐。
作为一个肤浅而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我倒觉得 梭罗 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不仅不是在「寻找」,反而是在「逃避」。不管你是刷着黑卡还是裤裆去了西藏,你都不会在西藏找到 inner-peace。因为内心的宁静,就在内心里,是从心里生长出来的。除尽田里的杂草,施再多的肥,荒地上也长不出水稻。因为种子没放进去。先找到种子,再去西藏。除杂草,是为了呵护已经长出来的幼苗。
梭罗 已经看懂了他那个时代的不堪和堕落,于是带着内心的一丝宁静,去一片更大的宁静场所里「充电」。这,才有了《瓦尔登湖》。它不会帮你找到内心的平静,它只有当你内心已经有了平静的时候,放大。
所以很多人看不下去这本书(比如我),甚至觉得失望。不是 梭罗 的错,也不是你的错,是你的心里,可能还不需要这种平静。
最有深度的情色电影之一《晚娘》,再次引出了据说是佛祖问众生的一句话:
「如何令一滴水永不干涸?」
影片的主人公从小在寺院长大未曾近过女人,若不是后来经历了那些抵死缠绵的肉伦欲乐,又怎么会相信所谓得道高僧口中的空即是色?
「这世界你都没观过,哪儿来的那么多世界观呢?」
如果你是因为年轻,而看不下这本书,那是幸福的。因为你离人生的终极孤独,路还长着呢。如果你到老了,仍然看不下这本书,仍然不能像 奥斯特洛夫斯基 所说,在「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那你说你这一辈子,活得个什么劲哦?
年轻时就见到了自以为的终极孤独,明明没有享受过物质就已经认定物质不值得探索,你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无所谓,反正你最后都会死的。死亡会带走一切,包括孤独。
.
午夜巴黎
读 梭罗 的这本《瓦尔登湖》时,并没有什么触动。他唉叹的事情,都已经过去了。小强一般的人类文明,坚挺地继续高歌。
而我内心深处对于平静的追求,也暂时让位于眼前的金迷和肉欲。让我感到安心的是,我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我清醒地放弃了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这种选择反而让我得到了内心的平静。
但看很多书评的时候,我自以为是地笑了。一百多年了吧,还有人在「怀念」那个逝去的「黄金时代」。这些人一边享受着工业文明的电力、使用着信息时代的工具,一边表达着对过去农业田园美好世界的追忆。你们真的不是来黑 梭罗 的?我仿佛听到朱军又在一遍遍地说,「大学生毕业去掏马桶,没什么错啊」,是啊,反正不是你自己去。
这些自我抽搐的评论,反倒让我想起一部莫名其妙点开看完的电影——《午夜巴黎》。身处当代的人,如果真的回到自己梦想中那个已逝去的「黄金时代」,或许也只会发现在那个时代的人,也都在梦想着回到对他们来说已逝去的更早的「黄金时代」吧。
这其实就像很多或幼稚或盼着回归幼稚的人所吹嘘的那样,「初恋是最美好的」。为什么呢?因为它已经被失去了。遥远的故事在愚蠢的人类差劲的记忆里,被无限美化磨皮亮白袪痘成千篇一律但又让人性致勃勃的「网红脸」,你一扭头看到人老珠黄的现实,觉得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
人对「黄金时代」的一切幻想,可能不仅来自于现在过得实在是不怎么样,更来自于人这一辈子啊,见识实在是不怎么多。
顺嘴多黑一句,各种最喜欢「怀旧」的幼稚小清新和老朽文化人。人类文明滚滚向前,奔向物种进化或物种毁灭的终点。在这个唯一不变的只有变的进程中,对人类而言,不变的只有利益。哀叹传统的消逝?觉得吃不到传统小吃了?似乎民俗文化式微?如果真心惋惜,出钱或者出人就行。否则,就踏踏实实承认自己是打嘴炮,也不丢人。
或者套一句《指环王》的开场白:有些人所「怀」的那些「旧」,从日常变成了消遣,从消遣变成了逼格,从逼格变成了刻奇。
毕竟在冒充上帝的那个推特号看来,「一代不如一代这种事,已经持续了 500 代」。
.
结尾
有时也在想,自己写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比如今天这篇,信马由缰,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可能是读完了《瓦尔登湖》之后,一些零碎模糊的感受吧。
天气持续阴霾,四肢疲乏,头脑迟钝,看书也一天才看完一本。
希望不要在沉溺于无力感之中,明天能再黄金一把。
.
总是冒出来孤独感,就如一个人站在孤岛上,四面是海,月光也没有……
1
说白了,不管客观世界如何,我都是「独活」。每一个人,终其一生,都只是「独活」而已。——你懂得越多,你就越像这个世界的孤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