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未来一周是病毒感染高峰期?

by @秦书宝

全文约 4000 字,阅读约需 10 分钟。

.

疫情高峰

今天是 2020.2.1,我觉得接下来一两周(2020 年 2 月上半月),全国人民应该会感受到「真正的」病毒感染高峰期。这个「真正的」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波所谓的高峰,既是高峰,又不是高峰。下面展开说。

按传播逻辑来说,高峰期应该是在之前一两周,在武汉刚宣布封城到真正阻断人员流动之间的那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感染的人还在潜伏期没有症状,管制措施又没到位疫区还在向外扩散,传播是最凶的。

但从确诊数据来看,过去一两周的感染人数变动,除了个别严重疫区之外,全国大部分城市(主要看一二线)是相对平稳的。可是接下来一两周,全国大中城市的确诊人数会快速攀升,到达这一阶段的高峰。

至于之后是维持还是下降还是继续上升,就看疫情的大方向了,昨天写文说过了:《疫情还有几个月,在家憋不下去了怎么办?》

.

僵尸谬误

问题来了:为什么病毒的传播和确诊人数的增长之间,会出现这样的「错峰」呢?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但对传染病防治领域不了解的普通人(包括我之前也是)来说,却不容易第一时间想到。简单来说,原因就是「僵尸片谬误」。不用上网搜,这个词是我刚刚瞎编的。

什么是「僵尸片谬误」呢?就是没能分清下面这三件事:

  • 我感染了
  • 我觉得自己感染了
  • 医院确认我被感染了

僵尸片里对传染病的呈现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这 3 个时间点(尤其是后 2 个时间点)往往被直接合并了:

  • 我被僵尸咬了,
  • 那我基本上就知道自己被感染了,
  • 很快我变异了,张牙舞爪,一目了然。

像《行尸走肉》这样的比较「传统」的僵尸片里,主角被咬伤之后,还能煽情告别一下,也就是从感染到变异还有一点时间的,甚至能挺过「好几集」。

而相对「极端」的僵尸病毒设定是《惊变 28 天》和续集《惊变 28 周》,只要一点点体液接触(比如僵尸被砍死时的血液飞溅到你眼睛里),用不了几秒你就是下一只僵尸。导演生怕观众看不出来某人已经变异,还给他戴上了红色美瞳。

所以大部分人按着对僵尸片的理解,会反过来误以为医院没有新增确诊,就是周边地区没有新增感染。

.

病毒时间线

真实情况很可能是,(在没有及时控制疫情的早期)每天都有人在不断地被感染,可是感染者还在潜伏期自己并不知道,等发病时也不会马上去医院,还要再坚持几天然后才入院,到了医院也未必能马上确诊,因为医院可能接不过来或者没有确诊工具。

你理一下这个(故意悲观估计的)时间线:

  • a. 我感染了,这是 day1
  • b. 我发病了,这是 day7
  • c. 我扛不下去了,必须要去医院了,这是 day 10
  • d. 医院需要排队,终于我被接诊了,这是 day 13
  • e. 确诊盒子没货,等下一批发来才知道我是「野味肺炎」,这是 day 15 甚至 day 20

也就是说,在极不乐观的情况下,可能从真的感染到被确诊,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可以传染给别人。所以哪怕病毒潜伏期是 7 天,可是你所在的城市 7 天没有新增病例就一定安全了吗?现在你应该明白了,传染病防治不是一个医学问题,它是一个社会问题。别误会,我不是在散播恐慌,我是想告诉你,全社会正在做哪些事,以尽可能减小恐慌。

现在全社会在做的,就是全力缩短 cde 这三个时间段:

  • 针对 c,全面宣传,发烧就看病,「野味肺炎」入院不难治,但自愈很困难。
  • 针对 d,建野战医院,雷神山、火神山、钟南山,目的就是来一个收治一个,快速隔离。
  • 针对 e,保证确诊工具的充足供应,不要「攒」着病例一次确诊,那样数据波动太大,全国人民都盯着这个数字呢,容易恐慌。

尤其是 e 这一步,最为关键。

试想,如果确诊工具是每周一派发,会怎么样?周末之前,连续 7 天没有新病例,大家都踏实睡了。当天夜里,确诊工具到货了,医护人员连夜加班确诊疑似病例。你第二天起来一看,突然新增确诊 50 人……你琢磨一下,一觉醒来感染者数量突然新增半百,这是什么感觉?「大爆发了!」肯定会慌。但实际上,可能新确诊的这 50 人早就隔离一周了,完全没有传播给别人,你根本没必要恐慌。

但「野味肺炎」从引起重视到现在,不过也就不到一个月时间。尤其在最初那一两周,用来确诊新型冠状病毒的「试剂盒」是供货不足的,所以导致了未来一两周的这次「错峰」。

很多早就疑似并且隔离的病例,会由于有了确诊工具而突然变成确诊人数。这甚至会引起连锁反应——比如我一周之前接触过小明,但小明后来只是疑似病例,所以我有侥幸心理就藏在家里。现在小明突然被确诊了,我慌了怂了,于是跑到医院就诊了,医院安全起见也先把我隔离,或者发现我有轻微咳嗽于是把我列为疑似了。那可能小明当时不光接触了我啊,还接触了小花小红小粉小绿,疑似病例一下就多了我们 5 个。

那你数一下:

  • 疑似人数少了小明,但多了我们 5 个,相当于 +4;
  • 而确诊人数多了小明,相当于 +1;
  • 这种情况批量出现,比如说 10 倍;
  • 整体来看,疑似人数 +40,确诊人数 +10;
  • 这像不像大爆发?……但它确实不是疫情爆发,只是确诊工具普及。

好好消化一下这段,再往下看。

.

CDC 瞒报?

之前王立铭质疑 CDC 发的 sci 论文时,就漏了上面这个可能性。他认为 CDC 早在 1 月初就有能力发出「此次病毒人传人」的预警,但为了收集数据抢发文章而刻意瞒报。这个说法我觉得是存疑的。

我们先用「猜盲盒」来举例。假如市面上有一种盲盒,里面要么是红球,要么是蓝球,但盒不透明,而且上了锁,所以只拿到盒子是无法确认红蓝的。

从 2019 年 12 月初开始,我每天给你寄 10 个盲盒,但不给你寄钥匙,一直寄到 2020.1.30,累计寄了好几百个。

问:现在你虽然手里已经有一堆盲盒了,但你能知道盲盒里到底是红是蓝吗?当然不能,因为你打不开盒子,看不到结果。

然后,2020 年 1 月中下旬的某一天,我给你寄了一把万能钥匙,你可以用它打开所有盲盒。于是你一下全打开了,发现几乎全是红球,压倒性的多数。接着,你在公布了你的结果,告诉大家,这批盲盒是红球为主。顺便,你还按我每天寄给你的顺序,画出了「每天寄来的盲盒中红球的比例图」。

这时,我们能不能说,你明明 2019 年 12 月或者 2020 年 1 月初就可以公布红蓝比例,但偏偏拖到了 2020 年 1 月中下旬呢?好像不太能,因为之前你没有钥匙,光拿着盒子是没用的。

举例结束,道理就简单了:

  • 把盲盒换成病例
  • 把万能钥匙换成确诊手段
  • 把蓝球换成海鲜市场病例,红球换成非海鲜市场病例
  • 红球占绝对多数,说明结论是人传人

现在你再重新看上图,是不是感觉和一开始看这个图,不太一样了?似乎也不能斩钉截铁地说,肯定存在故意拖延和瞒报吧。毕竟,存在上面这种可能性,就是虽然收集了病例,但由于一直无法确诊,所以并不能知道是人传人。

但事实情况到底如何呢,我也不知道。我不是专家,这一切都是我根据自己对图上信息的理解,做的胡乱猜测,不一定对。

所以王立铭说「CDC 一早就知道人传人但刻意瞒报」,这个结论未必不对,但也未必对。至少是有疏漏——CDC 在 2012 年底最初拿到病例的时候,所有人都没有确诊工具,检验用的试剂盒还没研发出来呢。你不能说因为它在 2020.1.1 就拿到了足够多的病例,就说它那个时候就应该知道是人传人。

当然,补充一点,我的看法是,哪怕 CDC 不能完全确认这是人传人,但也不应该一直「按兵不动」。毕竟还是那个「莫顿叉」:

  • 如果不是人传人,但你私下按人传人来处理,最多虚惊一场;
  • 如果是人传人,但你内部也没按人传人来处理,结果就是现在这样。
  • 对容易恐慌的公众「外松」无所谓的,但系统内部没有及时「内紧」就非常不应该了。

什么叫莫顿叉,可以看这篇:《专插中国的莫顿叉》

看到王立铭都没有完全弄对(也不能叫弄错吧),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看来这事还真是个盲区,搞科研的都会一时恍惚,我这样的普通人肯定更容易中招。

.

消除恐慌

说回「错峰」的事,应该容易理解了吧——很多新增病例,都是早就感染的,只是最近才确诊了,所以不用因此而过度恐慌。这不是什么大爆发,这只是因为接诊能力和确诊工具都跟上了。

反过来说,这种数据上的「爆发」反而是好事

  • 不管确诊数字显示的是多少,世界上真正被感染的人数都是不变的。
  • 我们统计到的确诊数字越是逼近这个真实数字,那说明我们对疫情的掌控越完整,我们所有人其实越安全。
  • 而且,只要所有人都持续保持最低限度的人际接触,所以世界上真正被感染的人数,就不会再有明显增长。
  • 等已经感染的全部确诊了全部隔离了甚至全部治愈了,这波疫情就过去了。

另外,还有一个数学上的小陷阱。

一开始除了重灾区之外,其他城市的确诊人数基本上都是个位数。这里或许有瞒报的原因,或许有确诊工具不到位的原因,或许有民众自己不够重视所以有症状也没就诊的原因,无所谓了,反正现在分不清,现在也不急着分清(事后算账来得及)。

但我们应该意识到,在基数是个位数时,稍微增长几个新病例,增长幅度就高到惊人。极端情况下,如果原本只有 1 个确诊,现在新确诊 10 个,其实总共也才 11 个,虽然不是好事但毕竟犯不着恐慌。可假如你心里已经反应强调过 1 例这个数字了,现在突然增长 10 倍,还是可能会慌。提醒自己,这是小学算术题,不是大爆发。

真正的大爆发,至少应该是这样的——昨天还是 30 例,今天已经是 100 例甚至 300 例。人传人的病毒永远是几何级数增长的。

我在《看完这篇你就会去买保险》里也讲过一个类似的例子:一个同事去体验,发现某项指标高于正常值 30%,有癌症可能性。医生劝他放宽心回家好好休息,一周后再来查。一周后再查,发现还是偏高 30%,同事慌了,是不是真的是癌症?医生笑了,说还是偏高 30%,恰好说明不是癌症。因为如果真是癌症,一周之后应该是偏高 300% 甚至 30000% 才对。

.

小结

最后,提高警惕,但不要恐慌。

这个状态很熬人,但坚持住,为了自己,和家人。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