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45 坏人总是体面的,地主总是善良的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写于 2023.11.9

.

小时候看历史剧,总有这种桥段:

酷吏或者奸臣冤枉了太子或者功臣,但是皇帝偏偏不愿意当面听好人解释,结果误杀了好人。

误杀了之后,皇帝又突然醒悟后悔,可是已经晚了,于是皇帝痛不欲生,反手把酷吏或者奸臣也杀了。

小时候就纳闷,这些皇帝都是傻逼吗?为什么不能当面听人家解释一下呢?这种编剧套路太垃圾了。

长大看了一些历史书,才发现这不能怪编剧,因为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 隋文帝杨坚的太子杨勇,被弟弟杨广陷害后失宠,被关在自己的宫里不让出来。杨勇为了见父亲一面,爬在树上大喊大叫,结果被亲爹以为他是疯了,更不见面了……
  • 武则天任用多个酷吏,滥杀朝臣,后来又用新的酷吏来俊臣除掉旧的酷吏周兴,有了「请君入瓮」的典故。最后武则天仍然控制着局势,把自己用过的酷吏都杀干净了。

这是历史的套路,帝王的惯用手法。

历史上也有反例

蒙哥当上了大汗,他明知弟弟忽必烈就是要造反,明明已经发现了弟弟在联络汉地权贵、在组建羽翼了,但就是因为和亲弟弟忽必烈见了一面,兄弟俩抱头痛哭,尽释前嫌。

释了吗?其实也没有,蒙哥反手就把忽必烈的亲信基本上杀光了,但对忽必烈只是软禁,没有下死手。可是然后呢,忽必烈韬光养晦,最后还是反了,抢了大汗的位子。当然,蒙哥运气好,死得早,所以忽必烈是在哥哥死后才反的(篡了幼弟阿里不哥的汗位)。

但从这个反例仍然可以看出来,帝王和血亲见一次面,其中的变数有多大……

人,永远是整个安全环节上,最大的漏洞。

所以,并不是错怪了所以不想听解释,而是明知就是错怪了还是要杀,见面之后心一软就下不了手了,所以干脆不见面,假装是生气了。

已经杀了,把自己想杀的人处理掉了,再假装后悔,再把借刀杀人的刀也给杀了,一干二净——连责任都免除了——都怪奸人蒙蔽圣听!

要换太子,要诛功臣,是必然的既定政策,找个什么借口,借谁的手来操作,是偶然的巫蛊厌胜。

历史里有很多机缘巧合,但这么大的事情上,又没有太多机缘巧合。

历史说是巧合,即非巧合,是名巧合。

.

如果中国人都能比较熟练地理解这一套权力手法的话,看很多事情就更明白了。

比如盎萨屠杀印第安人,事后说了,明明是误会,明明可以共存,很后悔,铸成大错,修了印第安人博物馆——是真心的吗?骗鬼呢。

就是因为已经把印第安文明事实上灭绝了,所以才有空装出一副后悔的样子。

印度文明还在呢,没有被灭绝,所以同为盎萨的英国人就不服气,就要嘴硬说自己近300年殖民是「给印度留下了一个完整的文明」——

这话你要反过来听就听懂了:我们盎萨的默认操作是像对待印第安文明那样直接三光,现在你印度是不是没有绝种?那是不是我们盎萨给你印度留下了一个完整的文明?

相比之下,犹人更赤裸,还不如盎萨。

  • A. 杀人之后坦率承认,是优点吗?比起杀人之后还找借口遮掩,要体面一些吗?
  • B. 可是找借口遮掩的人,不恰恰是因为知道杀人不体面所以才遮掩的吗?相比之下,明火执仗光天化日就搞种族灭绝的人,不是应该更不要脸吗?

其实AB都是假的,都是名,都是幌子——你都杀人了,还在乎什么体面不体面呢?如果你是被杀的那个,你在乎凶手是否体面吗?

只能说,犹人的政治水平更为幼稚低劣,但要说野蛮程度,和盎萨是不分伯仲的——都是种族灭绝爱好者。

如果说,一个群体,他们垄断了财富,进而垄断了生产财富的手段,所以也垄断了制定规则的规则,这时,会怎么样?

  • 你反抗,他就说你是违约了,是造反了,是不体面了,是极端民粹了,是恐怖主义了。
  • 你不反抗,你就一直输,输到灭绝,回头他还要说你是劣根性,骨子里不行,好吃懒做。

这个群体不是固定的,不同时代,他有不同的面貌和名字。

因为他永远不会输,所以他总是显得慈眉善目,直到——他露出獠牙。

  • 曾经,他是莫言笔下的好地主。
  • 如今,他占据了90%的巴勒斯坦领土。

他原本是人,如今以吃人为生。

但爱他的人很多,不只是莫言一个。A134 莫言的丰乳肥臀,怎么读才是正确的

.

最近看伊朗历史,有一段很唏嘘。

波斯第一帝国的国王冈比西斯二世(居鲁士大帝的儿子)征讨埃及,击败并俘虏了当时的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

为了让法老更加痛苦,冈比西斯想出了一个损招:

  • 他先带法老去看一群正在服苦役的女奴,其中就有法老的女儿们。结果法老毫无表情
  • 他又带法老去看一队即将被处死的男俘虏,其中就有法老的儿子们。结果法老还是面无表情
  • 最后,法老自己看到了迎面走来的一群难民中,有一个曾是自己的富商朋友、宫廷里的常客,如今却为了充饥在四处乞讨,于是法老痛哭流涕

冈比西斯很惊讶,问法老,为什么看到女儿变成奴隶、看到儿子将被处死,都没有落泪,却会因为看到一个朋友挨饿就痛哭呢。

图1 为冈比西斯二世强迫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所心爱的女儿穿着奴隶的衣服与其他女奴走在一起。阿德里安·吉涅绘于1854年

法老说,所有有人性的人都可以理解我这时的情绪——

  • 当我看到自己的女儿和儿子的悲惨遭遇时,我已经麻木了,无法表达悲伤了。
  • 而当我看到朋友的痛苦时,这种痛苦显得不那么强烈,我的情绪才恢复了正常,才哭得出来。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段视频,是两个中国博主 2023 年 5 月左右在加沙地区的游记——

当时巴以冲突还没有现在 2023 年 10 月之后这么激烈,他们采访了当地的巴勒斯坦人,也采访了定居区内的犹人,双方都失去了自己的亲人。

一位仅仅失去了自己的一个小孙子的犹人老太太(孩子死于 2014 年,四岁半),向这两位中国博主展示着孩子的照片,泣不成声,把那位女博主也感染哭了。

而「奇怪」的是,接受采访的所有巴勒斯坦人在描述自己众多亲人的死亡时,都特别平静,似乎在说着一件与己无关的事情。

这些巴勒斯坦人,几乎每家都至少死了 2 个人,有的则是一大家子只活下来了 2 个人。

图2 是所有家人都没了的两个巴勒斯坦小姑娘,情绪特别特别平静,仿佛她们正活在一场梦里,只要醒过来,就可以全家团聚。

所以她们不会哭,她们已经哭不出来了。

当你身边每一个家庭,都家破人亡的时候,你便会觉得这是「正常」的,似乎没什么可难过的。

这是人类共通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帮助自己在地狱里活下去。

.

巴勒斯坦人在镜头面前,似乎不像犹人那么情绪充沛,不像犹人那么慷慨激昂,不像犹人那么善于单方面地记录和表达自己民族几千年来的委屈和苦难,不像犹人那样总觉得一切都是别人的错都是这个世界欠自己的——

但这并不能证明巴勒斯坦人经受的苦难就比犹人少。

「关爱具体的人」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因为这就等于在说「每个人的苦难都是独特的,不可以比较」,就等于在说「我只关爱我想要去关爱的具体的人,因为其他人在我看来不是人」。

让那个犹人老太太在十年后仍然痛不欲生的丧失亲人的悲剧,巴勒斯坦人已经经历了几十年,而且天天都在经历,几倍几十倍几百倍地在经历

很难想象,如果那个犹人老太太也经历这样的地狱——她所引以为傲的视作珍宝的一大家子人,全部死于某次轰炸,她是否会变得像那些平静的巴勒斯坦难民一样平静呢。

正如埃及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所说的那样——所有有人性的人都可以理解我这时的情绪。

可惜,不是所有人都有人性

冈比西斯二世最后还是处死了法老。

而莫言凭借「好地主文学」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One Reply to “A445 坏人总是体面的,地主总是善良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