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55 商鞅的宗教改革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4000 字,阅读约需 8 分钟。

写于 2023.07.12

.

《商君书》的第二篇「垦令」很有点意思。

商鞅的总体思路是——积贫积弱的秦国,所有的劳动力和物质财富,都要用在正事上,而当年的生产力水平下,唯一的正事就是「务农」

所以,官员不得把政事拖到第二天,因为拖到第二天的话,官员就有空去找百姓的麻烦了,这样百姓就没法安心种地了。

所以,不允许搞什么歌舞、华服,也不允许国内搞什么客栈、旅游,还不允许随便出国旅游、引入奇谈怪论。

所以,禁止商人买粮卖粮,操纵粮价牟利,所有粮食的控制权都收归国家所有,不允许其他人插手。

所以,全面打击犯罪,尤其是针对那些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盲流,以及养在贵族家里吃白饭的帮闲们。

现代视角看来,觉得商鞅这一套操作非常「没人性」,怎么连音乐和旅游都禁了???

但放回当年的秦国,谁有闲工夫玩音乐,玩旅游?只有大贵族和大商人。小贵族和小商人都够呛,小老百姓更别想了,吃饱就不错了。

所以,现代的中产小布自由主义者们是瞎着急,穿越回古代,商鞅的法令基本上是针对不到你的——不仅没有限制你玩音乐的自由(因为你本来也没空玩音乐),反而还鼓励你开荒地种粮(可以分地分粮食)。

如果把商鞅的操作,跨时空对应到现代,大致是这样的面貌:

积贫积弱的时代,强晋已经被分裂,魏已变法称霸,韩也变法图强,连楚这个蛮夷也变法了,连最自由散漫的齐都在变法了,秦如果不变法,死路一条。

这时,商鞅决定干什么呢?

  • 严管官僚懒政,
  • 限制奢侈品行业,
  • 打击资本家和金融业,
  • 防范文化渗透,
  • 禁止盲流乱窜,降低犯罪率,
  • 全面鼓励生产,搞工业化、现代化,
  • 从而强大秦国——有什么不对呢?

商鞅的很多操作,比他的「前辈」李悝(在魏国)更粗暴,更「没人性」,是因为商鞅更残忍吗?还是因为秦国更落后呢?

晋是周天子宗室(姓姬),六卿早都富了很多年,魏国人才辈出,经济发达,方方面面都碾压「未开化」的商族后裔老秦人——要知道老秦人还一直保留着民间血亲复仇,和主人死了人殉的野蛮传统,跟中原六国完全没得比。

秦如果不变法,从地缘上看,可能结局会比齐还惨。齐的下场是什么呢?文化奢靡,不战而降。

史书里很少看到给商鞅「洗地」的,都是连着「暴秦」一起骂,为什么?

因为你要思考:史书,是谁写的?写史书的人,种地不?

  • 孔子年轻时穷得一批,什么粗活都干过,身高一米九,是把好手。
  • 混成小贵族身份之后,樊迟再请教他关于种地的学问,他怎么回答的?「小人哉!」

「君君,臣臣」,确实,志向远大的大学生们有什么必要了解农耕呢,那是泥腿子们的事。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尝试着从 72 种角度来解释孔子的这些话,就是为了证明孔子「没有鄙视劳动人民」,他们真的好懂孔子啊。

可是你要胆敢替商鞅说几句,再看这些人的嘴脸呢。

.

《商君书》的第七篇「开塞」也很有趣:

商鞅认为,统治方法是要因时而异的,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古代(指尧舜禹上三代及更早以前)民风朴素,人们连自己爹是谁也不知道,都比较傻,这时只要智慧出众,就能服众——所以神农懂怎么种地,就可以王天下。

后来(指夏商周)民众已经聪明多了,有了各种欲望和想法,这时智慧出众已经搞不定了,想服众,得大力出奇迹——所以商汤、周王都是暴革力命,然后称王。

民众心里的大原则是,不懂就要学,打不过就服

  • 所以在靠智慧称王的时代,就会并(摒)弃刑罚(没必要);
  • 所以在靠武力称王的时代,就退而不谈什么道德(没有用)。

称王的圣人们,也不是按固定的标准答案来称王的,要因时因人而异。

周武王造反得了天下,然后就劝天下人要顺从。可见,称王的办法,和守业的办法,也不相同。

我们现在(指战国)既不像上三代(以智取胜),也不像夏商周(以武取胜),情况很复杂,咱们得具体分析——我(商鞅)觉得应该实行法家的法治。

具体怎么实行呢?购买《商君书》查看正文。

上面说的这一段内容,原文大致对应这两段:

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
民愚,则力有余而知不足;世知,则巧有余而力不足。
民之生:不知则学,力尽而服。
故神农教耕而王天下,师其知也;
汤、武致强而征诸侯,服其力也。
夫民愚,不怀知而问;世知,无余力而服。
故以知王天下者并刑,以力征诸侯者退德。

圣人不法古,不修今。
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
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
故兴王有道,而持之异理。
武王逆取而贵顺,争天下而上让。
其取之以力,持之以义。
今世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
上不及虞夏之时,而下不修汤武。
汤武之道塞,故万乘莫不战,千乘莫不守。
此道之塞久矣,而世主莫之能废也,故三代不四。
非明主莫有能听也,今日愿启之以效。

.

看完了《商君书》,有几个小想法——用奸,重刑,弱民。

这三点都是商鞅的主张,或者说是商鞅身后编书的法家弟子的主张。

看起来,特别扯——任用奸人,轻罪重罚,弱化民众。

但读了原文之后,感觉是有点误会和道理在的。

用奸,是对应于「用贤」。法家是明确反对儒家的,而「贤」在这里就是指儒生。

商鞅认为,儒生只会空谈,而空谈必然误国,这些「贤人」其实是「闲人」

乱世讲究以德服人、礼义教化,根本行不通(孔子的悲剧一生就是铁证)。

所以治国靠官体僚系,这个体系里不能养贤/闲人,而要用儒生眼中的「奸」人。

儒生眼中的奸人什么样呢,就是法家这样,所以用奸,就是要用法家官员——

按规则行赏罚,不谈亲疏远近——这在儒生眼里「与禽兽无异」。

.

重刑,是指「轻罪重刑」。这个需要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商鞅认为,轻罪轻刑、重罪重刑,没什么效果。

老秦人是商人后裔,又常年和西戎相处,民风非常凶悍好斗。

两个典型例子,上面说过了:

  • 一是血亲复仇盛行,经常械斗杀人,
  • 二是不忘商人初心,喜欢把活人当陪葬品……

这样的民众,死都不怕的,还会怕轻罪吗?

所以在商鞅看来,对老秦人轻罪轻刑,相当于轻罪不罚,相当于鼓励轻罪,社会只会越来越乱。

怎么办呢?在那个人命不值钱的年代,商鞅的方案简单粗暴——轻罪重刑,甚至通通死刑。

而且最主要的是,不再分高低贵贱,秦国大子犯了罪,也直接上肉刑(身份特殊性还是有的,没直接砍大子,而是把大子的伯父的鼻子砍了,把大子的老师也脸上刺字)。

这样的结果,就是老秦人很快变得「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同样是不怕死,但私斗致死非常丢人(还罚钱减爵),出征战死无比光荣(还送田加爵),于是全国治安都变好了,军战力也上来了。

商鞅的逻辑并不只是「轻罪重刑」,而是赏刑严明之后,重刑相当于无刑。

也就是——以刑止刑

这个想法有点过于粗暴和理想化,但或许对当时的秦国来说,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

.

弱民,是指「民弱则国强,国强则民弱」。

这个说法现代人理解起来很困难了,因为「国富民强」是我们的认知,国和民怎么会在强弱上对立呢?

我个人理解,商鞅这里的「民」,似乎并不是指普通百姓。秦国百姓怎么可能有能力和国家来博弈强弱呢?

普通百姓,在任何时代,基本上都是一盘散沙。只有有人给组织起来,才会呈现出合力。

所以我觉得,这里的「弱民」,或许指的是「弱化那些有能力和合法当局对抗的民间势力」

是什么样的民间势力呢?参照战国其他国家的情况,不难推测:

  • 上面有宗族和士卿(比如晋六卿、齐田氏、鲁三桓),
  • 下面有乡绅和豪强(比如韩非所说的「侠以武犯禁」,西汉有郭解等例子)。

结合「三武灭佛」的历史,对照中世纪欧洲的基叫叫会发家史,或许商鞅在这里要「弱」的并不是老百姓,而是有能力兼并土地和人口、逃役和税的民间组织

寺越大,信众越多,四百八的南朝亡得就越快。

如果把这种不服管的「豪族」对应为儒家所说的「藏富于民」,就能理解商鞅说「民强而国弱」了。

战国是一个不断向下分裂的过程:

  • 周王室被诸侯们取代(比如鲁国不听周姬家的),
  • 诸侯被公卿们取代(比如三桓不听鲁定公的),
  • 公卿被家臣们取代(比如阳虎不听季桓子的)。

要想强国,必须「逆熵」,也就是把权集中在王手里——秦能横扫六国,靠的就是权更集,行政更高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确实是「国强而民弱」。

.

在读《商君书》时,不止一次有这样的感觉——好熟悉。

就这种「禁浴」「劳动」的精气神,非常熟悉。

但你肯定猜不到我要说在哪儿见过,不是中国历史上的例子。

是韦伯的《新叫伦理与资主义精神》

新叫徒作为欧洲的羿端(尤其是其中的清叫徒,更是羿端中的羿端),在旧大陆混不下去,被迫流到了北美。

韦伯有一点论述,我觉得很准确:

「劳动就是荣耀上弟」的这种精神,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北美「新民族」的崛起。

清叫徒提倡全面禁浴,不喝酒不跳舞不写诗不看电影不去演唱会,但狂生孩子狂种地狂开荒(也狂屠印第安),这种机器发动起来,确实是谁也挡不住。

清叫徒反对的是谁呢?反对当时的天主叫体系——腐化堕落,主叫们要么喜欢漂唱,要么喜欢基建小男孩,道德败坏到突破想象力上限。

这种形态,这种转变,这种经历,不觉得很有点像几千年前的秦变法吗?

甚至时间都对得上:

  • 中国的春秋,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制的尾声,社会形态差不多对应欧洲中世纪。
  • 那么中国的战国,同样也就领先欧洲文明一千多年,清叫徒的操作实际上是秦崛起的哲学宗叫层面的某种「复演」。

如果和上面说的法家三点对应起来:

  • 战国法家的「用奸」,在清叫徒中就是抛弃叫皇,信奉羿端
  • 战国法家的「重刑」,在清叫徒中就是鼓励禁浴,提倡苦修
  • 战国法家的「弱民」,在清叫徒中就是绕开叫会,钱捐上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当战国时各国贵足们推行的落后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时,清叫徒们便发动了宗革叫命去改变这一生产关系,使其重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韦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称其为「新叫伦理」和「资主义精神」,实际上这是新阶在反抗旧阶,夺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只不过不是抢旧天主叫贵足的,反倒是抢人家无辜的印第安人的……)

所以,新叫精神也是有过其进步性的。现在它也腐化堕落了,蜕变成了新的吸血鬼,该被打倒了。

正如商鞅法家实施的屈从于王的伪「法治」也过时了,现在是人民当做家主的社主义新的法治

.

古往今来,变法都会触动既得利益集团

触动上位集团的人,很少有能全身而退的。

  • 商鞅为贯彻新法,处罚秦太子嬴驷的老师和伯父,赵驷上台后找借口将商鞅车裂。
  • 吴起在楚国变法,支持他的楚悼王死后,他在国葬上被楚国贵族们用箭射成刺猬。

反腐面对的阻力,不比变法小。

反腐者面对的场景往往是:

  • 念你好的人,未必有能力保护你。
  • 真正有能力害你的人,不会念你的好。

历史看多了,才明白这句话,

「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

不仅是勇气,更是底气。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