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5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
2019 年度十佳影片,我推荐了《养家之人》。
很惭愧,这部片子对我来说太沉重了,所以我并没有写出什么像样的影评……
但这部电影里完全让我崩溃大哭的一段台词,我放在了另一部有些类似的书评里——《安妮日记》。
这个封面……我看到就会哭出来……这本书更让人觉得绝望,真实的绝望,但又充满希望。生命真的美好,让我们珍惜当下。
.
附上书评:
我在喜马拉雅下载了这本书,然后就放在那儿没管。之后出差比较多,就戴上蓝牙耳机,时不时听上一两集。
那天我在飞机上继续听,听着听着我就特别困惑——我当时为什么要下载这个少女日记?十多分钟了,基本上就是在讲,一个女孩儿每天无聊的碎碎念。我听得差点儿睡着。临睡着之前,我把手机打开看了一下这本书的名字,《安妮日记》。
这是什么书啊?完全想不起来了,我只记得我很年轻的时候看过安妮宝贝。是的,我看过安妮宝贝,当时还挺感动的,哈哈哈哈。所以我觉得我要坚持往下听,万一《安妮日记》也很好看呢。而且因为在飞机上也没有网,我也没法去查这本书到底是干嘛的。
然后,到下一集,安妮·弗兰克,这个生活在荷兰的十四岁犹太小女孩儿,就因为二战时纳粹的入侵,全家都藏起来了。这是我听这本书时,所经历的第一次震撼——那些原本普通平凡有着正常生活的小孩子,就这样被卷入了历史的洪流之中。昨天还在吐槽同学嫉妒自己,今天就发现同学全家被杀了,而自己也只能举家逃亡。
最初的震撼过去之后,马上又变得无聊起来。一个小女孩儿和几个小孩,还有一堆成年人,被困在一个大房子里,每天不能出门,也不会有人进来,什么都干不了。日记内容除了抱怨时局,就是互相吐槽,我开始盼着这本书早点读完。
这是我的一个毛病:一本书只要开了头,除非极其无聊或者让我非常反感,不然我一定要坚持看完。因为我总觉得,作者既然完整地把这本书写完了,那么我想要完整地评价这本书,最好还是能够有一个完整的体验。也正是因为这个毛病的驱使,我后来读书越来越快。
就这么昏昏沉沉地听着这个小女孩儿吐槽自己的生活,偶尔也会觉着小女孩儿挺不容易。尤其是在她表达自己跟妈妈的关系非常不好,同时又反省自己对妈妈是不是太苛刻的时候,感觉这个小女孩还有点可爱。慢慢地,我对藏在密室里的其他成员也大体有了概念,他们的名字和我脑补出来的长相也对得上号了。
突然,我又感到了一股非常强烈的震撼。和书的内容无关,书的内容仍然在平铺直叙,日子仍然单调而乏味,战争还在继续。我想起我曾经去过荷兰,在阿姆斯特丹的街头,我曾经看过很多人排着很长的队去参观一个很小的景点,那个景点好像就是安妮弗兰克当初藏身的地方。
那天很热,我们的行程又比较紧,而且我对于安妮弗兰克到底是谁,其实没有概念,所以我们就没有去排队。我只隐约知道,安妮弗兰克是在二战中遇难的一个犹太小女孩。所以这本日记的主人,最后是遇难了。不光是她,包括她所描写的这些藏在密室里的人,很可能也都凶多吉少。
而我在读这本几乎是遗书性质的作品时,却在心里一直盼着赶紧读完。我也太麻木残忍了吧,要知道书的终点就是很多人生命的终点。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投入了更多的感情,去体会安妮弗兰克这个 14 岁的犹太小女孩,躲在密室里,一天又一天是怎么熬下来的。
我看到她在心里暗暗嘲笑自己的邻居,看到她在日记里偷偷吐槽自己的母亲,看到她悄悄地喜欢上了邻居的男孩,看到她羡慕地偷窥着外面的路人,看到她开始反思自己的经历和成长,看到她努力学习拉丁语和法语,看到她因为自己来了月经而欣喜若狂,看到她憧憬着战后的美好生活,还想要建立家庭,我特别害怕,害怕这本书的最后,作者将会如何与我们告别。
带着这样的内疚和恐惧,我又快又慢地继续听下去。
- 快,是我希望尽快知道安妮弗兰克的成长。
- 慢,是因为我知道了她死去的结局,想要推迟这一结局的到来。
终于,就在倒数几集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作者不会在日记里与我们告别的,因为作者并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死去。每一天,她都带着希望在热切地生活。而每一天,她都离我们所知道的死亡的结局,越来越近。
这种阅读体验太可怕了,你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知不觉地走向毁灭的深渊,却什么都做不了。我忍不住想起 肯·福莱特 在「世纪三部曲」之二《世界的凛冬》里那句被印在封面上的话——我亲眼目睹,每一个迈向死亡的生命都在热烈地生长。
而且因为我听的是音频书,所以我并不能像看纸质书一样感知剩余页数厚度的变化,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也不知道安妮弗兰克会在哪一集突然消失。我只知道某一刻,一切会戛然而止。
于是就在某一期,和往常一样的某一期,没有任何的戏剧夸张,也没有任何的起承转合,突然间,有声书的旁白没头没尾地说,「本书内容到此结束」。无边无际的空虚瞬间淹没了我,我有点希望自己能哭出来,可是我做不到。
没有然后了,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安妮弗兰克直到日记的最后,都还在学习拉丁语和法语。因为她的生活本该继续。
我妈妈是作家,我爸爸是教师。有一天我在街上发现了一个玩具,我把它捡了起来,然后它爆炸了。后面的事我不记得了,因为这就是结局。
——电影《养家之人》台词
.
附上当时我给《养家之人》写的短评,现在看来极其可笑:
五星推荐《养家之人》,电影讲述了 塔利班 肆虐的中东地区,普通的一家人「乱世人不如盛世狗」的平凡生活。
在那里,女人不能单独出门,出门不能不穿罩袍,否则任何男人都有权利把这个不守妇道的女人当街打死。当然,女人更不可以读书写字、娱乐休闲,她们唯一的价值就是像牲畜一样卖给别人家的老男人。
奥斯卡评委会不是最喜欢政治正确了吗?准备把红毯都抹黑的伟大女权主义者在阿拉伯石油面前都瞎了吗,有这么魔幻现实的片子,还非要看什么童话?奥斯卡,垃圾。
「听说有的人去了海边什么都不做,就是带着墨镜晒太阳喝饮料,我想我可以卖墨镜和汽水给他们来赚钱谋生,然后把脚放在温暖的沙子上,等海浪拍过来。我会有机会去海边的。」
——当你们还在为了恶臭的政治正确装逼时,他们正在地球的另一端,像家畜般死去。
我居然在这样一部极其沉重的影片下面,留下的是对世界上另外一个群体的仇视。虽然那个群体也仇视着我所在的群体,虽然那个群体有着充足的理由被我仇视,然而,仇视毕竟是仇视。
愿未来的一年里,我们能减少仇视,我们能养活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