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5 先学会为了装逼而学习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7 分钟。

.

引子

这一篇稍微放松一下。

其实是一件生活琐事,但借这个事正好说一下很多人反复问我的「如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话题。

家人群里,有人发了这么一张图。这当然是很老的图了,也有几个不同的版本,总之就是个小学生语文识字题,但我还是很感兴趣和家人互动了一下。

互动完之后,我就想写这么一篇东西,说一说做题之外的事:如何通过满足自己的装逼本能来鼓励自己学习,又如何让自己的学习动力最终超越装逼的肤浅冲动而持续下去。

.

启动习惯

很显然,「启动」是第一步。

一看到这个图,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得了吧,都是哄小孩的,我才不要玩」,那就没有后续了。当然了,我并不是说这个想法是错的,没什么对错,说不定对你来说就是完全不值得对这个题目支付精力,很有可能。

我想说的是,如果这种想法总是出现在你的生活里,那么你需要稍微反省一下:到底是外界的知识在你目前的学识看来真的完全不值一提?还是你担心自己认真面对挑战之后却仍然失败会很受挫,于是为了逃避可能的不爽才装作玩世不恭呢?

不用回答我,也不用回答别人,只在心里默默问一下自己就好,答案自己就会浮现出来。如果一个人对任何事情都经常表现得漠不关心、毫不好奇,那这个人肯定不可能有什么学习的习惯。如果一个人把学习看成是一件很有负担、很仪式化、很一本正经的事,那这个人其实是在切断自我成长的路。

最近正好在看美剧《风骚律师》,是《绝命毒师》中那个黑帮律师的外传,个人觉得剧情不是很有趣,不推荐看。但其中有一个人设非常精彩,就是男主的哥哥。男主从小是个不学无术的混混,而他哥哥是著名律所的冠名合伙人,在法律界非常有影响力。

后来男主受哥哥感召终于改邪归正,靠着上夜校、读函授、在线自学居然考过了美国律师从业资格证,甚至自己想办法找来了可能会获利上千万美元的大型集体诉讼案,你猜他哥哥的反应是什么?是非常开心么?不是,是非常仇视自己的弟弟。因为他觉得:

「我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在最好的学校拼命读书,才有今天的成就,你不过在一个不入流的学校上网乱搞就也成了执业律师,你简直像一头拿着冲锋枪的猩猩一样,你是在危害法律的公正。」

这种心态,就是典型的被学习的仪式所绑架的认知方式。学习,从来不是正襟危坐、高高在上的东西。学习,永远应该是带着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目的而说走就走的冒险。如果你不能从自己的好奇出发,那么你很难凭空培养出喜欢学习的习惯。男主的哥哥只不过是在跟男主瞎矫情,但很多人却是在生活里跟自己瞎矫情,看到别人在努力的时候,阴阳怪气地说「那个也算学习么,我还是不要当小丑了」。

这种阴阳怪气,怎么讲,其实是人类的本能,来自于「通过社会比较使自己获得正向自我评价」的冲动,没毛病。但方式错了,嘲讽别人并不能让你「真的」变得更好,它只会让你自我感觉良好罢了,实际上走向自我封闭。好的方式,应该是你要努力学得比别人更好,然后你再扭头不客气地说「你那个根本就不行,看看我这个才是真的牛逼」。

简单来说一句话:学习最初的动力,如果能来自好奇当然是最好了,可假如你对必须要学的内容真的不那么好奇的话,为了装逼而学习,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习惯养成方式。

就比如我在家人群看到这张图,如果我不是真的感兴趣参与其中的话,我可能就发现不了下面这一部分里,我觉得非常有价值的一些思维方法。​​

.

掌握方法

这个图在家人群里发出来之后,对话大概是这样的:我妈给出了一组答案,显然是不完整的,期待其他人补全。然后我就试图完成这个补全的工作,接着我就发现了思维方法上的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如上图,我妈给出的答案,顺序是这样的:「立,日,音,早,十,兄,儿,章,克,口,古」。这个顺序,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就是「可得性启发式」。这个心理学上的概念,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

在使用启发法进行判断时,人们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并认定这些容易知觉到或回想起的事件更常出现,以此作为判断的依据,这种判断方法称为可得性启发法。

说白了,就是没什么先后顺序,一眼看过去,哪个字先映入眼帘我就把哪个字记下来,一直记到我看不出新的字为止。

这个方法好不好呢?要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 如果目的是「最快找到 5 个不同的字」,那这个方法非常赞。
  • 但如果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找出所有字」,那这个方法就是非常糟糕了。

缺 点是一目了然的——因为没有空间上的严格顺序,所以很难做到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相互独立、完全穷尽」。因此,在你利用「可得性启发式」挑出了那些本来就好找的字之后,那些相对难找的字就显得更难找了。

那么按照题目的目的,即找出尽可能多的字,更合适的解题方法是什么呢?使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原理:

  • 从上往下逐个来看,把所有部分都拆成独立的元素,看元素本身是否是汉字。比如日、十、口、儿,其实还有一,这个是容易漏掉的,因为拆分元素时没有彻底拆分好。
  • 从最上面的元素开始,依次向下递增组合,看是否形成了新的汉字。比如从十开始的话,十和口形成了古,古和儿又形成了克。
  • 完成了第一个元素与下面所有元素的组合之后,再开始第二个元素,依此类推。比如看到了立,又看到了音,又看到了章,接下来没有了,就要回到最上面重新开始,而不能直接跳到早,那样就乱了。

基于这样的思路,答案其实是很清晰的:立、音、章、日、早、十、古、克、口、兄、儿。你看这一组答案同样是 11 个,和上面第一个人给出的答案是一样的,但在排列顺序上明显能看出空间规律。如果这是两个运算速度完全一样的人、使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在做同一道题的话,我相信后一种空间顺序的方法,一定会更快。

接下来,就会发现题目说「高智商的人能看出 18 个字」,现在才 11 个,还差 7 个哪儿去了?做题的目的是什么?你可能会说是把题目做对。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什么叫把题目做对呢?你得先把题目看对。说白了,做题时最重要的,是「理解出题人的思路」,而不是按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去做题。

这在理解社会事件中不同方的态度和行为时,也是非常重要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换位思考」。

出题人有明确的暗示,说「智商高」,其实就是在讲,这涉及到了「脑筋急转弯」的套路。那就开始要想了,在猜汉字的游戏里,一般会有什么样的急转弯?

  • 单独的笔划,比如横可以看成是「一」。
  • 字形的变体,比如日可以看成是「曰」。
  • 手写的变体,比如最上面其实有个「六」,早上面还可以拼出一个「草」,既然都有草了那么草字头部分是否可以认为是「卄」?同「廿」,读「念」,意思是二十。
  • 强行跨区间,比如只要有两个横就应该有「二」,同理就有「三」,甚至可以强行说有「亖」,同「四」。还可以跨出「竞」「竟」「兑」「兗」。
  • 强行抽笔划,比如中间强行找出「亘」「旦」「兀」。

当然你会觉得「这根本和智商无关呀」,是啊,难道谁会相信这道题真的和智商有关么?这道题目唯一的价值,就在于看你是否能够明白题目到底限定了哪些、同时没限定哪些,然后充分利用规则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哪怕「耍赖」。

.

总结规律

题目做完了,可以拿答案去装逼了。

立、音、章、日、早、十、古、克、口、兄、儿、一、曰、六、草、卄、二、三、亖、竞、竟、兑、兗、亘、旦、兀

肯定还会有更多,但至少够 18 个了吧,达到「天才」的标准了……

如果只是到这里,那学习的习惯也就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了,只能启动一下,无法实现长期续航。这也很多人高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之后就再也不会主动学习的根本原因:因为学习对于只是为了装逼而学习的人来说,没意思。

  • 首先,能用来装逼的事太多了。
  • 其次,其他装逼的事比学习可轻松多了。

比如你可以抽烟喝酒烫头文身爆粗打架旷课逃学早恋做爱卖淫嫖娼杀人放火强奸吸毒,这些行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可能会让某些人觉得你很酷。但与学习比起来,这些事都毫不费力。怎么样,要不要来吸一罐笑气?哪怕你不知道N2O 读作一氧化二氮,更不清楚它的化学机理。反正够酷就可以了嘛,对不对?

怎么样才能超越装逼本身的局限,让这个启动了你习惯的东西功成身退,重新回到为了好奇而去学习的正道上来呢?

  • 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
  • 在学习表层知识的过程中,寻找元规律。

这才是本文的主题——你不会真的觉得我是那种拿一道无聊的小学语文题,就小题大做编出一篇付费文章骗钱的 low 货吧……

元规律在上面的解题思路那里都已经说过了,都是无数聪明人研究发现并总结成概念的知识结晶。我们作为后来者,总容易产生一种幻觉:这东西好像也不难啊,有什么了不起的。是呀,现代人在物理学方面的知识,可能真的远远超越了当年的牛顿,但把你扔回牛顿那个时代,你是否有他那样的提出经典物理学定律的天才能力呢?显然不可能有。所以牛顿才是天才,而你我不是。

「元规律」就是这样的东西——当你看到别人找出来之后,你觉得不过如此,但让你自己去找的时候,你才明白它有多不容易发现。怎么办?一方面看看别人找出来的用起来是否顺手,另一方面学习如何自己去发现这些东西。

.

小结

简单列一下上面用到的、可以在不同场景里随意通用的几个元规律:

目标导向、以终为始

题目的要求是找出尽可能多的,而不是尽快找出,所以不要求快,要先想想如何才能求多。磨刀不误砍柴功,明确了方向再上路,让思考发生在行动之前。

金字塔思维,MECE

怎么样将看似复杂的事物一层一层分清楚,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其实就跟切西瓜差不多,你得先把整个瓜都找到,然后开始一片一片按提前设计好的顺序来切。这不是天性,这是违反天性的事,大脑天生喜欢那些「看起来容易的事」,但你要强行告诉大脑,这样做才是「真正容易的事」。

换位思考

实际上,上面用了两次换位思考:

  • 一次已经说了,是尝试理解出题人的想法,并且以目标导向续命,更好地完成任务。
  • 另一次没有明说,其实就是在分析第一个给出答案的人,为什么答案看起来顺序混乱而且不完整。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会发现,一道题自己会做、和自己能教会别人怎么做,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境界。后者比前者对能力的要求,高出两个数量级。其中一个数量级,就是你得明白别人为什么不会,你才有可能告诉别人该怎么样才能学会。

努力表达

上一段说高出两个数量级,一个是换位思考,另一个是什么呢?是表达。

很多人误以为我心里清楚了,我也知道你哪里不清楚了,这就够了。甚至会觉得,我明白你哪里不明白,可我怎么讲你都不明白,这肯定是因为你蠢呀。科普党中有一部分思维僵化的人,就是这种想法,甚至还拿自己掌握的那点知识沾沾自喜、秀优越感,其实挺可怜的。

你明白了,对方不明白,你明白对方哪里不明白,你们双方智商都正常,沟通氛围假如也还不错,那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当然是你表达得仍然不够清楚啊。就这么一道弱智小学语文题,你看我把它讲清楚用了多少文字?可能你觉得我表达得仍然不够好,那我认真鼓励你自己尝试着也表达一次,或许你会明白,为什么表达能力是人类社交中一项极其重要的生存技能了。

还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道理我也明白,可总是觉得没有别人说得那么清楚」,为什么呢,因为你说得次数太少。

善用概念

你看全文中有很多地方,我都给专有的概念名词加粗变色了。为什么?两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装逼。

用一堆道理其实并不复杂,但被高度概括为学术概念的东西一描述,就显得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善用这些概念,能快速提升你的逼格,形成更好的正向循环,鼓励你继续学习更多有趣的概念。

  • 第二个原因,则是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

被高度概括、普遍认可、跨界通用、内涵精辟的名词,是有魔力的。它们就像一些小的思维电器元件,插在你大脑里就会提升你的硬件性能。一个道理如果用一堆话来描述,你不方便记住、当然也不方便回忆起来、更不方便用来和别人沟通,所以这个道理就很难让你印象深刻。而反过来,道理一旦印象深刻了,就更容易指导你的实践。

看到有用的概念,使劲记住、频繁装逼:

Fake it until u make it.

调动元认知

这题你会做,这是你的认知。可是你为什么会做,你为什么能做好,你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这是你对自己认知的认知,也就是你的元认知。

认知层面只能解决现实问题,只有元认知层面才可以帮助你思维升级。

事实上,「换位思考」本身也可以看成是一种针对别人认知状态的认知过程,而「元认知」中这种认知过程则是指向自己内在的认知状态。

.

最后装个逼

你猜我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干什么?是不是在装逼呢?我的建议是,不用去揣测别人的动机,多揣测一下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揣测别人的动机,对自己更有帮助。

先学会为了装逼而学习,慢慢地等你装逼的需求越来越高了,越来越不满足于只用眼下的学识水平装简单而直白的逼了,那你就可以让自己上一个台阶,为了装更高级的逼,而学更多的习了。不要觉得装逼有什么不好,只要你能乐在其中、形成正循环,无限可能的世界就会向你徐徐展开。

与君共勉。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