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 主动走向人生的尽头

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

大概是七年前?我写过下面这么一小段话:

我总感觉在平时的生活中,其实非常非常少会有机会,跟人进行真正意义上的精神交流。最近,算是遇到一次。跟一个同行前辈,吃饭聊天。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看法出奇地一致,然后各自讲了一个自己的小故事。

前辈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问我妈,人为什么要活着。我妈想了很久,看着我说,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啊。大智慧啊。于是我从那之后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我的故事是这样的:

我上高中的时候,快高考了,知识了然于胸,整日消磨时光,觉得人生无趣。于是我问我爸,人为什么要高考。我爸看着我说,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要高考,但等你考完了,你自然就知道了。大智慧啊。于是我从那之后懂得了,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两个像「公案」一样装逼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我们在分享这个故事时,都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为了让不懂的人看起来显得不那么装逼,我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如下。

结论:「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毫无意义。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存在本身。」

证明如下:

  • 所谓意义,是不能凭空存在的,因为意义,是一种价值判断。
  • 价值判断的主体,是人,所以没有人,就没有人可以赋予其他事物意义。
  • 物质世界虽然先于人的存在而存在,但人出现之前,物质世界由于无人来赋予其意义,所以整个世界是无意义的。
  • 有了人,才有了可以为世界这个客体赋予意义的主体,于是世界才有了意义。

前半句得证,「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是毫无意义的」。

  • 而人在过程中出现,必在过程中灭亡。
  • 人类像所有物种一样,其出现是偶然、存在是或然、毁灭是必然。
  • 人类对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定位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 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经由世界上的什么途径,最后都必须通过人类本身来体现价值,因为人,是人类体系里价值判断的唯一主体。
  • 所以人类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其价值并非对世界而言,乃是对人类自身而言。
  • 可既然人类个体必死、种群必亡,那这种意义和价值,就仅存在于人类存在的这段时间之内。

于是后半句得证,「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存在本身」。如果人不存在了,那意义也就不存在了。

于是,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要想知道包括高考在内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就需要先去经历这样的生活,才能知道。换句话说,人类不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永远是围绕着「体验生命」,而不会是其他。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为了体验,体验这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这就是人类特有的,假如不是所有生命都共享的话,存在的意义。

一旦想通了这一点,这个世界上几乎就不再会有什么事情,值得你真正地去在意甚至是生气了。花开,自有花开的美,花落,自有花落的好。云落风起,万物荼蘼。从此,在人生两大命题之一的「价值判断」领域里,你已经走到了一切的尽头。

.

七年之后,重新再看上面这段话,却发现尽头之后又有新的尽头

  • 虽然「这个世界的存在,本身毫无意义」,但这却是我们唯一可以拥有的世界,这本身就使得它具备了特殊的意义。
  • 虽然「人存在的意义,就是存在本身」,但这只是一个循环论证,重点并不在此,而在于「你要因何存在,你将如何存在,你是否能够永存」

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那么年轻时或许还好,毕竟还有未来,到了年老时呢,一切只剩回忆时,如何自处?假如不幸悟性比较好,人到中年甚至只是青年阶段,就想明白了老年的无所依托,那何来勇气继续活下去呢?

所以,人不能只为了自己而活着。那么是为了什么呢?一定得是为了更大的存在而活着。这个更大的东西是什么?

是家人吗?可以是,但终究不是。家人也不过是个人而已,只是普通人罢了,就算下一代可以死在自己之后,但你仍然明白下一代必死,而下一代未必能够顺利繁衍出下下一代。

要比家人还大,比家族还大,甚至比民族和种族还要大,一路大下去,比物种还要大,比生命的范畴还要大,力所能及我就只能想到文明了。或者说是一种 meme,如寄生虫一般寄居在智慧生命体之中,但可以在不同的智慧生命体之间「传染」。

智人之外的文明生物是否存在呢,智人是否能繁衍到那一天呢,智人本身能够永远存续下去呢?不知道,但至少这是个体目前能找到的最大的存在了。个体会由于噪音波动而消亡,但物种背后的文明则要稳定得多。就像薛定谔说的,单个粒子的行动是随机无序的,但统计规律下海量粒子却聚合出了秩序,催生了以负熵为食的生命。

  • 所以,因何存在,因为文明的孕育。
  • 所以,如何存在,以文明的传递为己任。
  • 所以,是否能永存,可以以文明的一分子而逼近永存。

在这个尺度的「体验」面前,个体对生活的感悟已经渺小到无足轻重了,一条连续曲线上任意一点都相当于不存在。

信念也悄悄发生了变化:以前是「望来日以富贵相见」,如今是「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

信念凝结为信仰之后,自然会有「传道」的冲动,但这里并不是为了传道,只是一种有待提纯和澄清的模糊的思考。

.

我们的生活,要不要循序渐进呢?

也要,也不要,是辩证的。

  • 要,是说要尊重客观现实,不要好高骛远,一步一步来,慢就是快。
  • 但不要,则是说不能总低头闷走,还是要先一把拉到最大比例尺看清全貌,再朝着目前认知水平下的最高点去进发——人生就是这样的一种寻找局部最高点并且不断地 explore&exploit 的智能算法,只有自己可以优化自己,没有扮演傀儡的机会。

所以不要「心疼」自己可能失去的循序渐进的机会,不要这样做,因为尽头之后还有尽头,人生是无涯的,地平线在无限远处。

比如说吃小吃。

  • 不要在街边第一家就吃饱,只尝一口招牌菜,就「游牧」去下一家。
  • 甚至,根本不要在第一家停下来,直接去这条街上据说最好吃的那家即可。
  • 甚至,根本不要来到这条街,直接去全城据说最值得尝试的那个区域吧。
  • 甚至,根本不要在这座城,买票杀到这种小吃的发源地或者声名鹊起之处,直接品尝据说最正宗的口味就好。

永远去寻找最好的,不要担心「曾经沧海难为水」,不要担心「太好吃了以后吃不到怎么办啊」,不要担心「人生的痛苦有二,一是欲望得不到满足,二是欲望得到了满足」,不要担心「享乐主义的本质是通过禁欲来远离不快乐」,不要担心「苦集灭道、成住坏空」,不要担心「存在的意义是贝叶斯是全概率还是马尔可夫链」,不要担心这些,哲学的顶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不存在尽头,因为世界不存在尽头。

假如世界最终将完全毁灭,那么世界的尽头也将是一切的尽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切事物的尽头的集合之中取最大值,就是世界的尽头,那也就是世界本身相对于一切事物而言,都相当于没有尽头。

越快地走到当前认知的尽头,越快经由自我启示而顿悟出下一个尽头。在游戏里,或许这就是转生、返关、二周目,生活处处相似,但人生事事不同。「悟」之所以难,就在于「开悟」只能靠自己。已经开悟的人都明白这一点,所以朝阳仁波切全是骗子。

不要在小学里反刍那些算术题,乘法上面有方程,方程合并出行列矩阵,矩阵运算是空间向量,空间之中高维曲线无数,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终你一生,学不到头。不要停在二维迷宫里扮演蚂蚁,只有跳出来,才知道蚂蚁多么渺小与可怜,甚至渺小到不值得去可怜。

整个世界充斥着渺小,包括自己亦是如此。可是知道了至大至上的存在,而自己正身处其中,又有了无尽的动力,愿意日日奋起。

在生命的尽头来临之前,不断地走向人生的尽头,穿过背景板,又是下一个场景,里面无数早已畅游的玩家并无人注意你的到来,因为他们正走向下一个人生的尽头。依此类推,永无止境。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6 Replies to “839 主动走向人生的尽头

  1. “不要在小学里反刍算术题”,嗯,不要停留在小学阶段,尽快走向认知尽头,得更快地前往下一个阶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