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 为什么有的中国人那么杀马特?

by @秦书宝

全文约 1000 字,阅读约需 2 分钟

备份一条长微博。

.

现在很多中国网民,在三观上特别杀马特,好笑得一批。

什么是杀马特呢?俗称非主流,大概就是图 1 里这样。

不要笑,实际上这种画风最初并不是群嘲的对象,反而是被追捧的。

看图 2,本质上就是一回事。

图 1 只不过是这一趋势在传播过程中,放大变形所以更加可笑了而已。

所以所谓的杀马特,就是曾经引领全球娱乐潮流的韩国男团风,在中国欠发达地区的低劣模仿。

很多中国网民的三观,就是这个水平。

曾经引领全球三观走向的,是欧美的普世价值,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白左脑残。

就好像现在韩国男团都已经不是图 2 那个样子了,你再打扮成图 1 就极其蠢。

用来殖民洗脑的西方那一套早就露馅了,有的网民还当个灯塔在那儿捂着呢,鉴不鉴啊.gif

这只是可笑之一,更可笑的是第二点——没有靶子,就找不到自己了。

你要说欧美可笑,马上有脑残跳出来说你为黑而黑、为反而反,说你是小粉红,是红卫兵。

真的,把这种人最喜欢的一句话原路送还——脑子是个好东西。

说不爱吃香蕉,就是在夸苹果么?因为自己家的饭不好吃,所以哪怕别人家的饭同样不好吃,也要去别人家吃?就因为那是别人家的饭?可是你去别人家要饭,人家给你么?

这个好笑的点放在性别上更接地气。

名著《小妇人》的女主,不愿意像其他姐妹一样,按照世人认定的女人该有的样子去生活,所以硬生生活出了自己的样子。可到了最后,她才幡然醒悟——坚决反着社会眼光来生活,实际上仍然是被社会眼光所定义,这样的人生,同样是悲剧。

作品里的女主,最后内心强大到,不仅不在乎世俗眼光的约束,而且也完全不再为了挣脱这一约束而反过来限制自己,于是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论世俗如何看待。这才是一个人真正走向自由的样子。

很可惜,只有自信的人,才有机会活成自己。

潮流不是谁强行引领出来的,更不是你亦步亦趋就能赶得上的,那只不过是杀马特。

不论世事如何,独立思考者,永远是一股属于自己的逆流。

.

备份完毕

7 Replies to “383 为什么有的中国人那么杀马特?

  1. 小妇人那个例子真的很棒。如果为了反抗世俗,就刻意不做“迎合”世俗的事,那其实是一种反向的自我限制。如果你想做一件事,它却有可能被人视为迎合或屈从,那你当然还要做啊!因为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谁的强权或干涉,不丢人。

  2. 铀铀,最近经常看到罗翔老师说的一句话“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但是不太懂,搜罗翔老师的视频也没太懂,有兴趣讲一讲吗^_^

    1. 原话是康德说的,简单业理解,就是说工具人很惨。比如你教我英语,我向你学习。如果我能向你学习到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人为什么要多读书,了解外语对了解其他民族文化有什么帮助,等等,那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时英语是我的工具,(完善)自我是学英语的目的。同时,如果你通过教我英语,也明白了人在学习时的困难要如何克服,并且因此愿意帮助更多人,理解了学习的可贵和交流的美好,那你就是通过教书而让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这时英语是你的教学工具,你最终的目的仍然是完善自我。但假如,我就是为了考试,你就是在培训机构赚钱,那么你就是我的学习工具,我就是你的赚钱工具,咱俩就是互相利用,别无其他。我们成了彼此的手段,而非目的,因此我们也成了自己的手段,而非目的,这是拥有高级智能和高级情感因而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人类,所能面对的最大悲哀。这是康德的牛逼之处,也是罗翔反复强调的初心——他不希望法律变成单纯的工具,更不希望法律人或者司法考试,变成单纯的工具。法律,本该以改善社会为目的,法律人,本该以警惕人性并引人向善为目的。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手段。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