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6000 字,阅读约需 12 分钟。
写于 2025.09.16
.
同志们好,今天简单聊一下关于罗永浩和预制菜这个事情。
我们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先简单说一下为什么要聊它。
因为这个事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训练的例子,我们不是为了聊这件事情本身,而是为了把这么一个思维方式在脑子里过一遍,慢慢地变成我们的本能反应。
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呢?
- 一阶:就事论事
- 二阶:换位思考
- 三阶:实事求是
分别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直接拿这个东西来举例就可以了。
你看,罗永浩跟资本贾(也就是西贝莜面村)它之间的一些争端,在一阶层面上,也就是就事论事的层面上,涉及到啥?涉及到法律。这个法律不是很重要,而且他们现在没有打官司,所以我们就先不聊了,以后有机会再聊法律相关的事情。还有一个是科学层面的,也就是预制菜。
那么群众是怎么看预制菜的呢?这就进入了二阶。
预制菜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在科学上一定是有定义的。这个定义是我们可以持续调整的,最近中央出了文件,准备去明确这个定义嘛。之前,西贝莜面村、包括很多饭店不就玩了这么一个定义的玄学嘛。老罗不自己也说嘛,我在我的直播间也在卖预制菜,但是预制菜都很便宜,你西贝凭什么卖那么贵?这么一个争论。
所以一阶和二阶其实是很难分得开的,因为我们自己就是群众。科学事实到底是什么样?这是一个机械的、静止的看世界的方式。而人对于科学事实的态度,人对于科学规律有什么看法,能不能理解?这个就到了换位思考,也就是二阶。这两个一般放在一起讲。
我们应该都听过,西方有个所谓的苏格拉底的辩论术,又叫思维助产术。但其实更像是,我觉得它是一个“抬杠术”。它的方法一般就是把人引入到一个陷阱,一步一步引到思维陷阱里面去,推到一个极端上,最后你自己把自己驳倒了,或者自己无话可说了,你就不得不承认他是对的。这个在群众说服工作中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方式,但是我们可以先看一下这个例子。
比如说,这里边其实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可能三角。
如果我们身边,在网上就不说了,跟人争论什么,这个一般辩不出来,网上大家都是陌生人,来这都是装逼的,都是吵架的,为了获取优越感。如果身边有好朋友、有至亲真的想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用这个不可能三角跟他聊一下。
首先,预制菜,大家总会觉得这东西不新鲜。不新鲜,OK,你想要新鲜。这是不可能三角的第一个角:新鲜。
新鲜,我们作为群众又希望能够便宜、便民、实惠,是吧?新鲜又实惠。那这个东西你想,会怎么样?你得现做。那你就得等。
因为后厨就一个厨师,这个饭店不可能为了你单独雇好几个大厨帮你炒菜,那就贵了。你要便宜嘛,所以不能。然后又是新鲜,所以不能提前准备,那你就得等,得等很久。
所以,便宜又新鲜,你就要等。
那反过来说,我等不了那么久,我还要上班呢,我好不容易周末休息会儿,出来吃个饭你让我等三小时,那我还不去自己家做呢,是吧?这也很合理,这是群众合理的生活诉求。
那么,如果又便宜一些,同时我又不要等,那这个后厨里边,你想啊,这个饭店比如说他要赚钱,总得有十张桌子吧。十张桌子现在坐满了以后,或者说没坐满,五桌。坐了五桌,每桌不可能只点一个菜,他可能要点两三个素菜,再点一两个硬菜。这五桌一共点了十个硬菜,这十个硬菜每桌都不想等的话,那后厨是不是得有十个大厨、十个灶台、二十个帮厨,才能把这个菜做出来?
那你再想想,这价格得多贵?
所以,你又想要新鲜,又想要快,又想要便宜,它就是一个不可能三角。
你取了其中两个,就一定取不到另一个。你不妨就问问身边这个人,你希望怎么样?
一个东西从生到熟,它是一个物理反应啊,这个东西你骗不了人的呀,是吧?客观规律啊。时间你要么用在前面,要么用在后面。如果你后面不用时间,前面就一定要用时间的呀。
他一旦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哦,那他妈的还不如我自己在家做呢”,是吧?你出去吃也是预制菜,你买预制菜回来自己做,或者你买的新鲜食材自己做,都行。现在不还有那种大厨上门吗?你自己买了食材,也可以让大厨帮你代购,都可以。
大厨上你家“咣咣”做一顿。那你看大厨会收多少钱呢?这个钱加上你食材的钱,那就是你在饭店里吃一顿本来应该花的钱。你算一算,只要这个价钱不对,那就说明什么呢?说明饭店肯定是用了预制的手段,把厨师那份省下来了,否则是不可能的,就这么简单。
这个东西,其实就是一个辩论术。如果我们掌握了这个辩论术的话,有的人就去搞“邪修”了,比如说就是玩一些诡辩的手法,比如像武大的某些教授是吧,哲学系的。然后还有一些人是就像以前的我一样,高高在上,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想通了,很牛逼,很聪明,然后就拿这个去嘲笑群众。这个都是错误的用法。
正确的用法是,看明白一阶和二阶之后,我们把三阶的思维带进来。
一阶是就事论事,就是什么东西叫预制菜?西贝是不是钻了这个定义的空子?这个定义是否本身科学?我们应该怎么去看待预制这个过程?那你说饺子算不算预制菜?月饼算不算预制菜?羊肉串提前穿好了,又算不算预制菜?刚烤好的,过了一会儿再重新加热一下,又算不算预制菜?怎么算?这个东西就是科学层面,它容易机械,容易静止,就容易觉得说规则定好就定好了。它既不去考虑这个规则本身有可能是不合理的,也不去考虑说这个规则本身老百姓认不认,能不能理解。
到了二阶,就有一个换位思考。就想,群众有什么需求?他真正的诉求是,他反对的是预制菜吗?不是。有的群众反对的是什么?是你这个东西不新鲜。你如果能改成新鲜的食材,哪怕贵一些,我可以接受。有的群众觉得说,你这个东西既然不新鲜,干净是干净,但是既然不新鲜,你凭什么还卖这么贵呢?你便宜一些,我可以接受。还有的群众说,你就给我新鲜,我也不在乎价格,但是我不能等,我就是要马上要吃,吃新鲜的,马上就要吃。
每个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一旦把诉求理顺之后,就会发现这个问题就变简单了。
所以在群众工作的层面上,就要去看群众真实的诉求到底是什么。我相信啊,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追求这个不可能三角里边的一个均衡解。
就是,食材首先安全是第一位的,这不用说了,卫生是不在这个三角里边的。
不考虑卫生的问题,就只是说你这个食材得新鲜一点,不能太不新鲜。冷冻也得是速冻的,不能说是那种成年冻了冰棍,冻了十年八年,然后化出来,肉质都已经、口感都已经不行了。如果说你这个技术能保证,你冻了十年,拿出来跟刚宰的差不太多,那是可以的。
其实现在很多技术是可以做到的,一两年和这个刚做的,除了那种特别精贵的,比如什么羊肉啊、虾呀、鱼啊,这个做不到,但很多的猪肉,包括是那种肉丸,比如说,本来就已经是牛肉丸了,你说它冻个几年再给你吃,真是差不太多,当然跟新鲜打的是不能比的。
可是,对吧,不同的品类它对于新鲜程度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个是纯粹的科学层面的事,但你要去纠结这个,那就没完了,永远有无穷无尽的例子。
不妨怎么样呢?就是走二阶的思维,换位思考。想一下,群众是不是有可能已经在生活中吃了某些预制的食品?他只是没有意识到这个东西是预制菜。就帮他把预制菜这个概念给……怎么说呢,他把预制菜给妖魔化了,你现在给他把“去妖魔化”,重新认识一下预制菜。
最简单的就是,马上不中秋了嘛,那你吃月饼。
月饼算不算预制菜呢?
是不是得提前做好?也不是现打的月饼,也不是现和的馅。以前是,以前肯定是,没有冰箱嘛。现在都是好早就做好了,保质期半年、一年,甚至三年,都有。你吃的时候可能都不会去看那个保质期,买的时候也不会想这个事,因为今年吃多少买多少,吃不完的也就算了。现在生活也富裕了,不会说这个高糖高油的好面点,我一定要存到明年接着吃,情况是比较少的,即便放到明年你也不会在乎它新不新鲜,因为它本身是不容易腐败的。所以这个东西是不是预制菜呢?
所以你发现,哎,是啊,那吃月饼的时候怎么就不在乎预不预制呢?有人说那月饼不一样,月饼便宜。哎,月饼有贵的呀,有特别贵的月饼。你想,它也不是现做的,它也是预制的,然后也是批量化生产的,怎么还那么贵?还有人愿意买。你说贵的我不买,是啊,不买不就没事了嘛。那预制菜有的贵,西贝贵,你不去不就完了吗?是不是一个道理呢?
有人说那不一样,月饼一年才吃那么一次、两次。我这个菜是要天天吃的,不能比。OK,那我们换一个,就是生活好了以后,开始吃什么?饺子,对吧?
如果不是饺子,包子、花卷、面包,各种都有,无所谓,反正就这面点啊。它是不是肯定是预制的?你自己在家成天做面包、成天包饺子,谁受得了?都受不了的。
那你说我去小馆子里吃,小馆子里的饺子是当天和的馅。那你就看,那个和馅的地方洗不洗手,你是不知道的。他肯定说他洗了,也不会有质监局、卫生局现场过来测他那个馅里边有没有大肠杆菌,对吧?肯定不会有,你想,这做不到嘛。那里面有没有蚊子飞呢?有没有蟑螂爬呢?你不知道,是不是?完全不知道。然后他这个饺子包完以后放在哪?是露天放的?有没有盖个蚊帐?还是放到冰箱里了?还是怎么样?你也不知道,你只知道口感不错。它的卫生都没保证,你只说口感不错,那是不是主要矛盾没有抓住啊?
很多速冻水饺,它的口感也不错啊,那个馅也非常的新鲜,吃起来跟现包的差不太多,而且绝对卫生。那你说吃这个饺子是不是没啥问题?那吃饺子既然没问题,那吃别的预制菜,是不是也可以考虑?
再一个角度就是,上九天,到了天宫。天宫上的宇航员,他每天吃什么?他们在那不能开火,是不是只能吃预制的?这绝对是预制的吧?
在地球上就预制好了,对吧?而且一定是能够保质期很久的。我们的宇航员上次待了六个月,就算六个月中间有补给吧,那那至少这个保质期它得保一个月、两个月是得保的,是吧?就是这个东西至少制作了一两个月,放在那儿,然后真空冷冻,最后吃,那口感肯定也就那样了,不能奢求什么。但是它是不是绝对安全?而且宇航员也能吃。那宇航员都能吃的东西,普通人是不是也可以吃呢?有人说,那不一样,那宇航员人家活得多金贵。是啊,你也知道宇航员活得多金贵。还有人说那是天上没法做饭,能做饭,也都做饭了。
现在不是在抬这个杠,现在是说,预制菜本身,它不应该被妖魔化。就这个词啊,它不一定是好的或者坏的。你看宇航员也吃,西贝也卖。那不能说西贝卖的预制菜就一定是坏的,宇航员吃的就一定是好的,是吧?你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以问题不在于“预制菜”这三个字,问题在于什么呢?
在于你这个生产流程是不是能保证安全?能不能保证这个口感?以及你这个价格是不是公开透明?你有没有告诉我你这是速冻食品?你可以说,你是速冻的,你卖得贵,那愿意吃的人继续吃,可以,但你不能骗我说你是新鲜现做的,结果是速冻的,我就不开心了。
所以这么一拆解,其实道理就很简单,就是永远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预制菜”这三个字上面。你一旦放上去,就被人带节奏了。这次罗永浩不就钻这个空子吗?
这个还挺有意思的,其实是西贝莜面村这样的饭店,他们先钻了这个空子,占了这么一个信息差的优势,让老百姓觉得,哎呀,人家是大饭店,肯定干净卫生,然后上菜又快,价格呢好像也合适,毕竟是新鲜的嘛,吃得很开心,天天去吃他妈的吃什么儿童餐,结果发现儿童餐全是一致的。
哎,他钻了这个空子,赚了这么多年钱,现在罗永浩就钻他钻过的空子。你发现没有?就是,如果你是靠骗人赚钱的话,迟早会有更精明的骗子来戳穿你,然后他靠戳穿你来赚钱,是一样的道理。
所以现在中央说来出来一个规定,说我要去重新定义预制菜的这个标准。罗永浩肯定是提前就知道这个风声,所以他趁机踩了一脚,搞这么一个事情。如果见好就收呢,他现在也可以功成身退。如果继续往下拱呢,好像也不会有什么风险。那无非就是我在舆论上说几句话,现在中国也不可能因言获罪了,所以是非常安全的。扮演一个,哎呀,什么东西呢?食品卫生的斗士,对吧?
所以,一旦明白这个东西,我们就知道注意力不要放在预制菜上。当然,我相信很多同志完全都知道这个。现在我们说的是二阶,就是怎么跟群众去沟通。告诉群众,不要把注意力盯在“预制菜”三个字上。你就想,我要吃的东西是什么?是什么?它具体是什么食物?是新鲜的、便宜的、卫生的、有营养的,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付出相应的成本去甄别,你自己懂不懂?
现在信息不透明,那国家会给你搞得透明化。在国家透明化之前,你完全可以全部拒绝,你也可以自己去搜,一搜就能搜到。或者你可以去那个饭店的后厨看,一看就明白了,他是现场……他如果再那个商场里边可能连锅都没有,也不开火,那那他怎么炒呢?是不是肯定是预制的?你知道是预制的之后,这东西他也能骗得了你吗?根本骗不了。你去任何一个饭店,你直接进后厨都是可以看到的,对吧?实在不行你上网查一下。
所以很多时候,很多人是有点过于巨婴了,就是“啊,我被骗了”,其实他是自己不想知道。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群众是有这个心态的,就是他其实是自己不想知道,不想操心。
他就想说,“哎,反正都是你们的错,如果你做的不好,那是你的问题;如果你骗了我,结果国家不管,那是国家的问题。”大部分群众是这么个心态。
这就到了三阶了,就是实事求是。真正的从一个,我觉得是政治的高度。
一阶可能像是科学啊,或者法律啊,它是一个机械的、纯事实层面。
二阶呢可能是心理学啊、舆论啊、网络啊,更偏向于一个……如果说一阶是物质决定意识的话,二阶有点像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就是人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会如何影响客观规律的实践,是这么一个过程。我们为了说服群众,就要去理解这个东西。我们说服群众的目的呢,就是希望让群众能够把精力放在对建设有用的事情上,不要被坏人带着节奏。
这两个整合在一起,其实就变成了实事求是,也就进入了三阶。其实进入了我觉得是一个政治高度的视角。
就是这个事,预制菜,或者说食品工业化,它一定是大势所趋。因为,每个人都在家里种菜、养牛、挤奶,这个是不现实的。每个人都去菜市场去买菜,也慢慢变得不太现实了。因为菜市场那些东西,它,你说能保证完全新鲜吗?有没有可能那个案板上的那些肉,它还没有你从网上什么什么平台上买下来的那种速冻肉干净卫生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很多菜市场,如果同志们真的去过的话,哎呀,总有个东西嗡嗡嗡在那转,然后那苍蝇就围着那个布条在那转,那这多脏啊,没办法,都这样。你做不到说这么大一个开放的环境里完全没有苍蝇,可是在工厂里是做得到的,生产车间里是做得到的呀,他出来的时候都是完全卫生的。所以你怎么选呢?
因此,它的发展过程中,未来一定是会,首先保证了卫生,接下来呢,长时间的安全,再然后呢,它便捷、成本低,接着慢慢就会往那儿走呢?口感。
口感就会越来越通过各种技术,让你越来越吃不出来这个是长期冷冻的,吃得好像还挺新鲜,就会有这样的技术慢慢地出来,但它也需要时间嘛,需要慢慢去研究。
但是想明白这个之后,群众就其实,所谓的知情权,他不就知道了吗?就是现在技术还没到,你完全可以选,好几条路。
- 一条路是,你自己去买,买了自己做。
- 另外一个是,你让那些名厨,就是直接点他到你家来,在你面前做。
- 再一个就是你去商场的后厨去看。
- 或者你就不管,只要干净卫生,就能吃,也就不用去想什么新不新鲜。
你说新鲜不新鲜,它这个物质在里边有什么区别吗?一个冰淇淋,它在冰淇淋机里边一直不会化,刚打出来就化了。那你说你打出来是新鲜的冰淇淋吗?冰淇淋在冰淇淋机里边的时候,它不是预制的吗?
所以啊,就是这个概念本身是很有迷惑性的,一旦跟着这个概念走,就容易被人带节奏。如果群众能够慢慢想通这个,就很容易跳出网上被人设置出来的话题,更容易把精力回收的自己身边来。
简单的再复习一下,就是:
- 一阶是就事论事,这个时候群众只能看到规则是什么样的,规定是什么样的,但他往往想不到为什么会这样。
- 二阶呢,换位思考,我们要帮群众去想,你为什么会被人骗呢?你真正关注的点其实是什么?对方这么做,其实他的目的是啥?
- 到了三阶呢,就是把这两个整合在一起,更上一层,实事求是。就是我们不仅要把群众讲明白,我们还要把如何能把群众讲明白这套东西,内化到自己的思维里边,把它运用在自己身边人身上,让他们也慢慢学会这种思维方式,授人以渔嘛。
你给他一条鱼,就是把预制菜这个事说明白了;你告诉他怎么钓鱼,你告诉他别人是怎么钓鱼的,是怎么设置钩子的,他下次就可能对预制菜,可能未来还有其他的话题,比如什么和服,或者台湾,很多这样的话题,他就不会再上当了。
是这么一个过程。
.
2 Replies to “A617 预制菜,新鲜,卫生,还是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