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写于 2023.02.21
.
今天看一本网文,里面虚构了一桩宋代的案子,虽然不现实,但很有意思。
网文里虚构说,宋代由于经济发展迅速,民间交易活跃,所以朝廷开始提供某种社会福利。
最初的旧规则:
- 老A农户,每月发5两银票,
- 老B衙役,每月发10两银票,
- 老C官宦,每月发100两银票。
银票不是现银,是宋朝给百姓养生用的福利,所以只能去官家指定的翰林养生堂买东西。
养生堂一开始只卖那几味丸石,后来为了多赚钱,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反正什么东西都能强行和养生挂钩。
你比如说,绸缎,虽然不是丸石,可是能不能养生?买了昂贵的漂亮的绸缎,人的心情会不会好?这是不是养生了呢?所以,养生堂里就可以卖绸缎,也应该卖绸缎。
慢慢地,翰林养生堂从专门店变成了百货店,用于养生的银票,也相当于是可以直接消费的现银。
.
网文里的魂穿王安时出场了,他看不下去了,觉得长此以往国库亏空太严重,于是推出了新规则:
- 一、所有人不论ABC成分,一律每月发5两银票,用法不变。
他本来还想规范一下翰林养生堂,禁止养生堂卖绸缎,可是利益纠结人多根深,已然是动不了了。
- 二、每月因为少发银票而「节约」出来的配额,改为实报实销,转给翰林悬壶馆使用。
也就是说,原本会被随便拿到翰林养生堂里买绸缎的钱,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专款专用」,必须去悬壶馆找郎中真的看了病花了钱,才可以报销。
按理说这是好事吧,可网文里的情节,到这里就出问题了。
.
- 老A农户,
每月就5两银票,前后没损失。而且原先去看郎中要自己出钱,现在还可以报销一部分了。
一来一回,老A赚了,很开心。但老A不识字,也不会开坛讲学,没人关心老A们的看法。
- 老B衙役,
每月本来10两银票,可以去养生堂里买绸缎,反正都是「自己的钱」,怎么花都是自己的自由。
现在突然10两变5两了,老B非常不爽,在衙门口骂骂咧咧,但单凭他们自己,闹不出什么波折。
- 老C士大夫,
每月本来100两银票,去养生堂里咣咣搬绸缎,反手卖给隔壁绣坊就是白花花的现银。躺着富贵,世袭体面。
可现如今呢?突然缩水到只有5两银票了,还不够之前「折现」的手续费呢!「丢」了的那95两,得亲自看了郎中才能报销——这不是咒老子得病吗?
还有没有王法了?这大宋,还姓不姓赵?杯酒释兵权的时候,是不是许诺了老子世世荣华代代富贵?
.
老C们城府很深,熟稔权谋,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自己出头是不可能的,出头的椽子先烂,要借刀杀人。
士大夫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民请命,所以老C们忽悠了一大堆老B们,去衙门口抗议,排着队闹事。
老B们本来就有怨气,一拱,火上来了,大冬天下着雪在那儿演——说这日子没法活了,必须清了君的侧,干死王安时这个狗罕见及其全族老小。
衙门里的人,本该好好解释,可是老B就是衙门里的,衙门里本来就有好多老B呢,正好借机撒气,阳奉阴违。
一时间,衙门口乌烟瘴气,仿佛这泱泱大宋要亡了。
周围的戎狄蛮夷听说了,都派了细作来看这「西洋景」,现场摩画好了,回番邦添油加醋大肆宣扬。
很快,西到不列颠,东到俄亥俄,全天下都传遍了——说大宋不修五德,天命不受,再不悬崖勒马,前方可就是崖山。
.
网文前面铺垫得挺好的,但后半段突然纯爽文了。
说这魂穿王安时突然得了圣旨,上面写着:
「得罪千百,不负万亿,孰敌孰友,爱卿切记。」
主角打马直奔户部,查成分,查籍贯,查待遇。
一查,就一目了然了。
老A成万上亿,老B老C加起来不过千百,孰轻孰重,到底为谁请命才是真的为民请命,史书的字里行间早有标准答案。
魂穿王安时慨然回奏:
「臣闻《尚书》有云,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
今为社稷主,臣愿受国之垢。
今为天下王,臣愿受国不详。便以酷吏之名入史,
但求爱民之政出世。得罪千百,不负万亿,
无我之存,苍生之幸。自反而缩,虽九死臣不悔矣。」
遂令行禁止,变法乃成,上下同心,海晏河清。
网文最后还有一行小字——纯属虚构,请勿联想。如有雷同,歌以咏志。
.
想到了之前药店快成百货店了,刷医保卡能买到牙膏洗衣粉昂贵保健品啥的。现在好像管的很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