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顺风车的恐怖主义
滴滴的顺风车又出事了,甚至有人管滴滴平台叫杀人平台。极端个案中的悲剧固然非常惨痛,但因为极端个案就否定整个模式,或者把过高的审核责任交给一个私有企业,甚至反过来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是否合理呢?
滴滴的顺风车又出事了,甚至有人管滴滴平台叫杀人平台。极端个案中的悲剧固然非常惨痛,但因为极端个案就否定整个模式,或者把过高的审核责任交给一个私有企业,甚至反过来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是否合理呢?
每次出现极端恶劣的犯罪分子,总会有媒体跳出来「深挖」罪犯背后的故事,往往会挖出一些悲惨的经历,作为其走向反人性犯罪的原因之一。这样的做法,对社会真的有好处吗?
by @秦书宝 全文约 4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备份一条长微博。 . 引子 真的,这话只对愿意听的姑娘们说,打拳的就算了。鸡同鸭讲。 滴滴顺风车的公告傻不傻是一回事,有没有更好的 …
这篇的起因在于,有太多人,在「微博问答」提了类似的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交往?
不难理解吧?
江歌案历经这么长时间的关注,基本上能吵的点都吵过一轮了,连不该吵的点都开始在吵了。我觉得,是好事。我们普通人很少有机会亲身经历这样的恶性刑事案件,但经由别人的故事、甚至是悲剧,我们获得了一次理解立法、司法、执法逻辑的机会。当事人不论自愿与否,都成为了现代社会普法进程上的「大菩萨」。
一直还没看。
一个纯逻辑话题,但很不讨喜。
莫顿叉是个好东西,正经着用,是非常棒的决策分析工具,不正经着用,是用来诡辩的神器。
by @秦书宝 全文约 4000 字,阅读约需 7 分钟 . 引子 前几天和老婆看节目,《奇葩说》。忘了是第几季第几期了,反正题目是这样的: 整容会帮你成为人生赢家吗? 之前说过几次,辩论本身不是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