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7 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6000 字,阅读约需 11 分钟。

.

这是一条书摘汇总,主要讲的是「地缘政治」。

以下来自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大国之略》 。

有句话想必大伙从历史书上都看见过:“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句话出自《田中奏折》,现在很多人都在热衷于争论《田中奏折》是否是伪造的,其实是真是假这个问题并不重要——至少在这里是如此,我们只要知道当初日本人在实际操作中走的基本是这样一个路径就足够了。

……如果把中国历史从头简单梳理一遍,我们从中很容易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得关陇者得天下——周灭商,秦灭六国,汉刘邦灭项羽,李唐统一天下……但凡新兴力量崛起,几乎都是以关中为根据地最终夺取天下的。为何会如此呢?

战国时代,范雎在游说秦昭王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大王之国,四塞以为固,北有甘泉、谷口,南带泾、渭,右陇、蜀,左关、陂,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利则出攻,不利则入守,此王者之地也”(《史记》卷七十九《范雎列传》)。

关中地区在地理上是一种半封闭式的结构,太行山脉构成了这一地区的天然屏障,而函谷关等关隘提供了穿越山脉的战略通道;在屏障之内有肥沃的土地、完善的水利设施和足够的人力资源,这里的经济基础在当时足以支撑起一支在乱世中可以一统天下的武装力量。

如果你取得这块土地,只要你守好几处关隘,在天下大乱时你就可以一边静观其变一边安然地积蓄力量。一旦时机成熟,你就可以挥师东进,等待你的就是连接南北的富庶的中原地区,以这里为前进基地,可以轻松地向四面进兵。……

而你的对手就要悲剧多了。如果居于中原或者江南地区,由于交通便利、水土环境俱佳,那里的确会比关中更加富庶,但是在军事上也就意味着缺乏地理屏障,在交战中必然要四面受敌。因此他们的富庶只能算是肥大,而难称之为强大。

譬如南京,虽然水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但抗冲击的能力并不强,从军事防御上论,只能说相对于江淮地区的其他城市南京的条件要好一些,但和西北地区比较这里依然算是易攻难守,明代的建文帝被燕王朱棣夺了江山便算是一个实例——反过来说,“靖难之役”后朱棣迁都北京,对强化王朝的中央集权是有积极意义的。抗战时期,淞沪会战一败南京顺势就丢了,除了国民党政府自身的无能之外,缺乏地理屏障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根本不该是一个打战略决战的地方。

西南同样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譬如现在的四川,那里虽然水热条件优越,也同样有山峦屏护,但地形上较之关中又太过封闭,进出交通困难,且地理上远离中原。综合而论,这个地方可以在战乱时避祸自保,但不足以支持进取,龟缩一时尚可,但时间一长,川蜀之外的国土如果都丢光,那这个地方终归是守不住的……到近代,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退守重庆,说到底其实还是一个以拖待变的思路——而如果没有中共陕甘宁根据地屏护侧翼的话,即便是川蜀之地,国民政府也根本待不安稳。

……“治天下”同样也受到地缘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历代王朝如果将政治中心由关中迁至中原地带,虽然可以带来一时的财政获益,但长远来看由于缺乏地理屏障,京畿安全必然得不到充分保障,政权的稳定性就会始终存在隐患,朝廷对变乱的承受力就要下降。这种情况下势必就得通过向地方势力让利、放权来换取他们的配合,这必将导致朝廷对地方政权的控制力削弱,从而出现枝强干弱的局面——也就意味着一个王朝已经进入了寿命倒计时阶段。

……明白了关中地区对于整个中国的意义,回过头再看东北地区就清晰多了。东北地区从地缘环境上看某种程度上就是又一个“关中”——都是半封闭式构造,大兴安岭的山脉与密林如太行山脉一样,构成了这里的天然屏障,即便是在二战时期,日本关东军依然凭借它们延缓了苏联红军的攻势,而山海关自然可以看作是另一个“函谷关”

既然都是稳固的半封闭地理结构,在这里自然同样可以做到进退自如。此外,这里的农业基础同样雄厚,东北的黑土地无须多说什么。当然,东北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比较晚,所以在历史的大多数时期这只是一个潜在的可能。

回顾历史,除了地缘之外还有一个人力无法改变的因素,就是气候——我们不能拿现在的印象来想古代,战国时中国华北地区还到处跑犀牛,西汉时从长安走水路出发通过运河可以直接入海。起码从最近两三千年以来的总体趋势看,气候是在变冷的。

……关中地区的水、热条件逐步退化,今天我们对西北地区贫瘠荒凉的印象也就此形成,农业承载能力的降低使它无法继续承担帝国政治中心的角色(需要注意的是,在工业时代,这一问题靠人力可以大大抵消,从这个角度说,南水北调,在西北地区大兴水利,它的意义远不止改善当地经济那么简单)。

由此,中国的政治中心东迁便无可避免,中国对中亚乃至西亚地区的影响彻底成了历史。唐之后第一个稳固的中原政权北宋把都城建在了离洛阳不远的开封,后面的历史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之后,元、明、清三朝都将都城选在了更靠北的北京,新中国的首都同样选择在了北京。

……正是定都北京,使得东北地区的战略意义进一步上升了。北京面对关外的东北地区,其战略态势就如同洛阳面对关陇地区一般。换句话说,中国政治中心的稳定,和东北地区的状况有着直接的关联。

清廷一直以来都坚持封锁关外,不许内地居民迁入的政策,名义上是为了保护龙脉,其实说到底,是担心善于农耕的汉族人在关外坐大,最终成为新的争天下的力量。后来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在中原地区站不住脚,但凭借东三省仍可继续经营就是一个例证。

……我们说东三省是进取中原的战略根据,那进取东三省的前进基地是哪呢?就是朝鲜。我们看看朝鲜半岛的地形,北方多山,西南部多为平原,如果走海路从西南攻入了朝鲜半岛,这时候北方山区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道战略屏障,意味着面向中国东北地区你同样做到进退自如。

地形对战争的影响绝不仅存在于古代。朝鲜战争时期,主要战场在朝鲜北部,对装备占绝对优势的美军来说这里同样也不好打,飞机、坦克到这里作用都要打个折扣,后来麦克·阿瑟连核武器都想用了,结果经过计算发现原子弹在朝鲜半岛其实作用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纵横交错的山脉把这里分割成了一个个狭小的封闭区域,原子弹扔下去杀伤范围就被限制住了——当初扔在长崎的那颗原子弹当量要比广岛的大很多,但原子弹对长崎的破坏远小于广岛,问题就出在长崎的地形限制了原子弹的破坏范围,这就是题外话了。

总之,从历史上看,历来都是守中土必守辽东,守辽东必保朝鲜。如果有一支势力进了东三省而没有取得朝鲜半岛,那它的后背就始终要面临来自朝鲜半岛方向的威胁,如果这里得到来自中国北方沿海的支援,就可以对居于东北的势力形成东西夹击的态势。明末时,皇太极就是先把朝鲜打残了,打掉了驻扎朝鲜的明军,扫平了后顾之忧,才可以放心进犯中原地区。

……说到底,天下的稳固首在于中央集权的稳固,即北京地区首先要稳固,而北京稳则辽东首先要稳,辽东稳则朝鲜首先要稳。

……不断坐大的高句丽政权最终威胁到了中国北方地区的稳定,当时高句丽不断攻伐亲中原政权的鲜卑和契丹,这才有了隋唐两朝的征高丽……至高宗李治时代,高句丽民族打DNA上最终被唐朝给灭了,原本居于朝鲜半岛南部被高句丽压到喘不上气的百济和新罗人由此方才得以延续,再往后便有了现代意义上的朝鲜民族。

……至明朝,由于此时国都已经定在北京,朝鲜的战略价值进一步提升——“朝鲜”这个名字,便是明太祖朱元璋所起。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之后,便发兵入侵朝鲜,为了保卫辽东的战略安全,万历年间明廷出兵朝鲜抗日援朝,最终稳固了半岛的局势。后世有人将明的灭亡,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万历年间的几次对外用兵“消耗了国力”。但从后面的历史看,如果当时明不保朝鲜,导致辽东乃至华北不稳,中央权威丧失,那恐怕结果只会更惨。

……表面上看清朝是光丢了朝鲜一个属国。可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东北地区的地缘安全、华北和蒙古的地缘安全、中央政府的权威性……这一个又一个命门如同多米诺骨牌一块挨一块地倒了下去。甲午战争结束六年后,1900年庚子之役中东南诸省以东南互保的名义单独和西方列强媾和,这标志着清廷的权威性已经衰落到和春秋战国时的周王室差不多的境地,而回顾历史,这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宋之前历朝历代失关中则皇权必然衰微其实是一个道理。

不仅仅是陆上,丢失朝鲜半岛对中国的海防同样是灾难性的……甲午之后,日本人据有了朝鲜和台湾,即便中国重新再搞一个北洋舰队出来,南边是台湾,北边是朝鲜,南北两头被日本人一夹击,中国海军的活动空间就只剩下地图上沿海区域窄窄的一条线了,自然很难再有多大作为。

直到如今,新中国已经成立60多年,但是在海洋方向的这个地缘劣势依旧存在,依旧是在日、韩、台三点互成掎角之势控制中国的布局之中,只不过背后的操盘手由日本人换成了美国人

除了中国和日本之外,其实俄罗斯和朝鲜的历史渊源也不浅……众所周知,由于地理原因,俄罗斯一直缺乏像样的出海口,因此获取不冻港进入温水海域一直是俄罗斯数百年来的不曾放弃的战略目标。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的政治结构开始整体松散化,沙俄乘机南下抢占中国东北地区,由此引出了后面的日俄战争。

从日本人的角度看,占领朝鲜而吃不到东北地区,从地缘战略上说等于前面做的全都白忙活了,更要命的是俄国当时是准备进一步南下取朝鲜半岛的,这对于日本而言,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发展而是活命的问题了——对马海峡实在太窄了,冰河时代远古人类用两条腿就可以溜达过去。即便大伙都是“文明国家”,日本人也是绝不敢在本土和北极熊隔海相望的——这不需要任何理由,因为事关国运的事情绝容不得半点侥幸,而如今却有人天真地认为一道鸭绿江就可以保东北地区太平无事。

比较有意思的是,“三八线”其实正是这个时期由日本人发明出来的。1896年,为了延缓俄国人南下的步伐,日本提出将朝鲜半岛一分为二,由日俄来南北平分,而从北纬38度画线正好是分得最均匀的——至于二战后美苏还是以三八线为界,是因为这个缘故,还是因为此处的历史沿革,笔者就不得而知了。

……1950年朝鲜半岛再燃战火……当时的东北地区集中了全国重工业的75%,是国家工业化的“种子库”,如果朝鲜半岛被美国人所控制,那么从安全角度考虑,众多工业设施势必内迁,东北地区原有的铁路、公路、桥梁、电力、矿业等基础设置就只能白白浪费掉,把东北地区的产业工人全部拖家带口迁往关内更是不现实的,而拜国民党政府数十年统治所赐,无论是产业工人还是基础设施,在关内你都只能从零开始,如此一来中国的工业化将拖到何年何月就只有天知道了。

……1949年新中国建立,不仅意味着社会制度的进步,也是国家重新向“大一统”的回归。要实现国家大一统,首先就要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性——这个“权威”必须是有实际基础作为保障的,而这其中地缘安全便是基础中的基础。朝鲜战争爆发后,逃到台湾的蒋介石顿时欣喜若狂,在大陆的国民党残余势力也都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并非是因为他们不智,恰恰是表明蒋介石是熟悉中国历史的——从明、清两朝的经验看,朝鲜一丢,中共在北方建立的政治根基同样要出现动摇

……多做“败世”谋而非“盛世”谋。所谓战略,要考虑的就不是眼下几天的问题,而是要考量子孙后代的问题。有句俗话叫作“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国家和民族同样如此,世界上不存在千年不衰的国家。某种程度上说,成功的战略布局最重要的不在于争取到可观的胜利,而在于在面对最糟糕的失败时,仍然能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回旋余地。

总有人说如今中国强大了,没有谁敢再像当年日本那样从陆上侵略中国,但是谁又能预见未来五十年、一百年乃至更久远的事情呢?而如今仍旧大半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世界格局,恰恰就是百余年前布局的结果,正是这套体系保证了西欧人在总体衰弱了半个世纪以后,仍可以过着比中国人更舒适的日子。

.

以下摘自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宋太祖为何不都洛阳、西安,而偏要建都开封呢?这也有他的苦衷。

因为当时国防线早经残破,燕云失地未复,他不得不养兵。养兵要粮食。而当时的军粮,也已经要全靠长江流域给养……米粮到了开封,若要再往洛阳运,那时汴渠已坏。若靠陆路运输,更艰难,要浪费许多人力物力。

宋代开国,承接五代一段长期混乱黑暗残破的局面,没有力量把军粮再运洛阳去。长安一片荒凉,更不用提。为要节省一点粮运费用,所以迁就建都在开封。宋太祖当时也讲过,将来国家太平,国都还是要西迁的。

……所以宋太祖临死,听他母亲话,传位他弟弟赵匡义,这是宋太宗。太宗即位,曾两次对辽亲征,但都打了败仗……回来因创死了。在历史上,这种事是隐讳不讲的。只因宋代开国形势如此,以后就不能裁兵,不有复员,而同时也不敢和辽国再打仗。因为要打就只能胜,不能败。败了一退就到黄河边,国本就动摇。

……当时长城内险,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一带,都已在辽人手里;辽人倘向南冲来,又怎样办呢?真宗时澶渊之盟,即由此形势下逼成。

自宋辽两国讲和以后,宋朝的国防形势是很可怜的。两国既不正式开战,中国人也不好正式布置边防。只奖励民间种水田,多开渠道,于渠旁多植榆杨。万一打仗,可以做障碍,稍稍抵御辽人之大队骑兵。这可说是无法中的办法。这真是极顶可怜的办法。

但这办法纵可怜,辽人也懂得,还是时时不许中国开沟渠,种水田。又在冬令时,放队四出小掠,把中国边境农村烧杀破残了,让中国永久不能有沿边的防御线,他们可以随时入侵。如是威胁着中国只好保持和议。

算只有山西一面,太原向北,还有一道雁门关内险;这就是「杨家将」杨老令公、杨六郎等守御的一条线。不过这是次要的一线,主要的还是在河北。此线无险可守,主要的国防线算是拒马河,已有涿州附近。这是宋代中国不得已的一条可怜的国防线。

由此一退下来,就直扣首都开封之国门。再退始是淮南、淮北丘陵地带,渐渐和黄河流域中原大平原不同。至于过了长江,形势更不同。所以南宋还能守江、淮。这是宋代国防上的先天弱点,我们也不能一一怪宋人。

.

One Reply to “847 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