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聊 009:电动汽车会被车主们接受吗

by 发光体们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10 分钟。

.

@肉棕:一个问题,会有想买性能车的人因为牌照等原因买特斯拉嘛?因为看到一条微博,有点好奇喜欢车的人怎么看待?

@彼方之住人:没开过model3 ,但我觉得电动爹的出现对性能车市场的冲击是致命的,在未来十几年会直接改变「性能车」的定义并加速这个概念的消失。

玩性能车主要的追求有三个维度:动力、操控、外观 (包括所谓音浪)。

  • 先说动力,主流性能车玩家追求的直线加速 (比如高 R/GTI),目前已经被同价位的电车彻底碾压,这是电机驱动大扭矩的先天优势。
  • 操控是死硬派性能车玩家 (86/Focus ST/Type R之流) 最后的底裤,但电车彻底占领市场后势必会对车型设计做取向差异化,操控性的追赶只是时间的问题,更何况这部分死硬玩家在当下本就是少数派。
  • 至于外观党 (比如低趴 hellaflush),早就被国内政策打入地下,基本靠拖车在苟……虽然个人认为特斯拉外观真的丑爆,用之前一个汽车博主的话就是「那个铁皮壳子给手工耿一个礼拜也能焊出来」。

我觉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本兴起的性能车潮流,就是泡沫经济时代内卷的产物,同时改装是性能车玩家的核心诉求,但国内的消费能力和文化政策长期限制着这个市场的规模,而电车时代只会促进这个市场进一步萎缩。再过两代的孩子不会知道什么叫高转引擎声、排气声、手动变速箱,伴随未来自动驾驶的普及,性能车这个概念会和黑胶唱片/CD 一样,成为一小撮老古董的所谓情怀,那时的人再看速激的飙车画面大概就和我们现在看赛马一样……

我觉得电车的终极价值在自动驾驶,解放劳动力。到那时候性能车这个概念只会存在于赛道上。

.

@肉棕:但是这方面还挺有意思的:美国对车辆的管控算相当宽松的了,怎么改都行,多旧都可以,但是特斯拉依旧可以在美国一点点霸占市场。其实现在手动挡的车也基本只能在赛道这种地方看见了,大家都在解放生产力和注意力,手动挡是首当其冲的。

@斯芬克斯:因为我不怎么喜欢开车,所以有个问题我一直想不通:关于性能的。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车,其实优势我觉得除了电动以外,主要是在自动驾驶和智能升级上。自动驾驶不说了,智能升级好像很多传统车主非常不喜欢。智能升级我的理解就是,类似于我买了一台电脑,硬件放家里了,但有些硬件功能锁着呢,我觉得不够用了,花钱在线开通,硬件性能就被释放出来一部分,我就相当于「更新」了电脑主机,只不过我不需要真的买新硬件来插,而是在线点一下就好了。我觉得这还……挺方便的。但传统车主就觉得,这是智商税——你买来的硬件明明能跑更好,但商家为了骗你钱所以把性能锁上了,谁买谁傻缺。

@肉粽: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传统车的不同版本在外形上是有细微差别的,更不用提内饰了。

@斯芬克斯:是的,据说就是为了满足车主「我换了车」的感觉。

@肉粽:对对对。而特斯拉这种思路,就是给我这种把车当滴滴用的人。我今天没钱,买了个低配,相当于打滴滴基础服务。以后有钱了,升级一点就变成了滴滴高级服务。这样对我来说我不在乎外观,只要让我舒服就行,我反而省钱了。还有一个,我不能确定的,特斯拉这种操作算是极端压缩了产线的区别。传统车企这样应该是历史原因,想搞差异化卖点。特斯拉一开始就只是想扩张,这种设计更有利于他们省钱。可能以后特斯拉走到头了也会搞传统车企那一套?

@彼方之住人:哈哈哈,其实这不就是传统改装车玩家的「刷机(ECU)」嘛!通过刷原厂电脑程序来提升车辆动力。只是这东西以前大部分车主不知道,所以品牌车厂就有了各种「换壳车」,就是同一款动力总成硬件,用不同的调教,做成不同定位的车型来卖,价差可以超过几十万……其实就是同一件事,由官方摆到台面上来做,对于车企可以简化产品线,对于车主可以把「刷机」合法化,避免了私人「刷机」后的售后问题,对于消费者其实是好事,就是无脑车主太多。

@电饭煲:看你们的讨论,分享一个关于电动车的纪录片吧,《谁杀死了电动车》。记得是大学时候一个教授和我们分享的,当时我第一次知道原来电动车九十年代就轰轰烈烈过。以及当时我看完后的结论是,创造它,推广它,最后消灭它的,是汽车厂商自己。汽车厂商很大一块收入来源并不是销售额,而是 4s 的保养加维修——燃油车的零件更新换代检修率是远远高于电动车的,更别说零件的利润,而同时零件的寿命也比电动车短。推广电动车,某种意义上意味着 4s 这一大块肥肉被自己亲手阉割——这也是最开始特斯拉推出这个「刷机」概念的时候,我并不看好的原因。刷机升级扩展带来的收益的才多少?与之相对被牺牲的是丰厚的 4s 收入,以及大大降低了车(及其零件的)更新换代率。不过另一个角度,如果电动汽车逐渐「手机化」,或许又会是另一种场面。

@斯芬克斯:「电动汽车手机化」这个有意思,给我的感觉是——如果只看现有格局,那么电动汽车的出现是切掉 4S 肥肉;如果看未来格局,那么把更多人(通过无人驾驶等手段)卷入到汽车购买领域里来,那么其实是赚大了。前者是存量视角,后者是增量视角。另,上面那个《谁杀死了电动车》的主要内容我概括一下:

电动汽车的上一波浪潮是在 1990s 的美国。

1990 年,美国再次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大量失业,收入下降。同时,美国深受空气污染影响,本土汽车品牌的高排放也是个问题。

为摆脱这一困境,1990 年美国加州政府推出了零排放汽车法案 ZEV,要求销量最大的 7 家汽车制造商在十年内为消费者提供零排放的环保汽车。就这样,通用在 1999 年推出了第二代纯电动汽车 EV1 车型,如上图。

然而到了 2000s,美国经济回暖,其他尚未推出电动车型的车企和石油巨头联合上诉,最终撤销了政府对电动车的各种政策支持,并且强制召回 EV1 车型直接报废。环保人士和电动车爱好者还为 EV1 车型举行了「葬礼」。如下图。

现在 EV1 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了。图片出处为汽车之家。

@彼方之住人:刚开车时想了一下,这种现象有两个潜在原因,「默认值」和「差异化」。传统车主因为不了解「刷机」的存在,所以「默认值」是「车辆性能在出厂那一刻就是固定的了」,现在的电车正在修改这种默认值。而传统车型,不同的配置,在外观上会刻意做出「差异化」,而软件升级带来的车辆差异,从外观上无法区分,和会让车主产生一种「把钱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的心理落差。我反而觉得全面电子化后车辆故障的几率会大幅上升,而且电子电路的故障维修,比起机械故障,对原厂的依赖度更高,加上电池的寿命问题,对于 4s 也许会开创出新的利润蓝海。不过 4s 这种藏污纳垢的东西,早点消亡也好 hhh。

@电饭煲:从结构的角度来说,电动车整个供能驱动框架比起燃油车是大幅精简化的。另一个方面,电力电子电路的维修成本很低(对比燃油车各个部件),特别是量产化后,其实可以出问题的部分很少/同时非常容易更换/各个部分的独立性也很高。还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角度是,燃油车一些小部件出了问题,车或许还是能「正常」使用的,而反观电动车——很多问题一出,可能就是车毁人亡。这意味着很多时候,电动车的容错率是相对较低的。

@彼方之住人:对!这几乎是必然的一个结果,所以车用产品的产品可靠性要求特别变态,我认识的做车用电子产品的单位都很惨……

@斯芬克斯:这里又有点演化论的感觉了——越是复杂精密的系统,效率越高,但也越容易崩溃,而且崩溃的后果也越严重。

@电饭煲:怎么说呢,我觉得除了核心技术外,剩下的部分拆解后,利润空间是会被压缩的。比如说电机,传动,电池部分,可能大量出现「平替」,可参考手机维修。

@彼方之住人:车厂从技术上是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原厂硬件匹配和绑定的,加上对安全性的考量,我觉得用户为了贪便宜选择第三方维修的可能性没有手机那么大。

@电饭煲:所以我之前一直不看好电动车的长期发展来着,毕竟从资本角度看各厂家这简直是自损三千……直到国家出面带头搞新能源车……「你自己下不了手阉是吧,我来帮你割」的即视感。

@肉粽:电动车有两个优点:一个是成本低,包括研发成本也低,尤其是对于中国来说,中国现在搞燃油车基本就是死路一条。第二个,也是我一直强烈支持电动车的发展的根本原因,省注意力。谁没事上下班还考虑驾驶感受啊,能让人回家就成,路上最好还能看个视频刷个手游啥的。

@彼方之住人:一个限牌就把油车 nen 死了,以后再搞个自动驾驶专用车道,让燃油车堵着吃柠檬。

@电饭煲:整个环里,利益受损的主要就是厂商。消费者,国家,社会,甚至交通系统基本都是受益良多。以后再搞个交通系统车联网。

@彼方之住人:至少对于中国是绝对的机会,新能源+5G → 车联网 → 自动驾驶,多大的产业链啊,还能直接打破发动机变速箱制造技术的瓶颈。还少说了两个:半导体和配套基建(充电桩、信号基站、道路配套等)。

@张子淳:我来插句嘴哈。长期来看,电动车肯定全面超过汽油车。技术的选择具有随机性,《策略思维》里讲了两个例子,一个是 qwert 键盘。qwert 键盘大家都知道,它不是最快的,当时甚至是为了减慢打字员速度而设计的,但最终塑造了大众习惯,再也无法扭转。另一个就是汽油车。车的动力系统,当年蒸汽、电力、汽油中,大家最不看好的是汽油。但在一场比赛中,只有汽油车跑到了终点,随之有人发明了汽油车专利,技术路线就直奔汽油车了。同样的道理,电动车一旦形成趋势,全面超越油车将成为必然。马斯克开放电动车专利,也是从宏观趋势上的战略考虑。

@彼方之住人:现阶段的电车发生驾驶失控简直是再正常不过了,电子产品啊,怎么可能没有 bug。

@电饭煲:从我的角度看,要做到安全性大幅提升也很简单,牺牲功能就好了——老人机就不怎么出 bug 呀。所以对于对「功能」要求很低的用车行业,应该是最先洗牌的,比如说公交车。下一步可能就是出租车。

@彼方之住人:抢市场呢,等不及了,先上再说。未来车子可能成为电子快消品的一种,低成本低寿命高周转。

@电饭煲:Dei,逐渐「手机化」。

@彼方之住人:其实 5G 的价值,也不在个人用户,而在物联网(包括工业和交通)。5G 带宽要解决的就是网络时延的问题,在不能接受 lag 的领域,比如自动驾驶。5G 防 lag 的实现方式其实很简单,就是开通 to B 的专用通道。因为系统带宽够大,就不用挤在同一条道上,类似 VIP。比如给特斯拉开一条快速通道,所有特斯拉的车联网数据都走专用通道,不用和其它用户抢带宽,也就不存在时延的问题。城市自动驾驶要解决的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主要是行人)之间的安全问题,市区机动车间的事故通常出不了人命。

@电饭煲:等国家层面出台了统一安全标准,或许这个问题就能被解决。我的意思不是说会减少 bug,而是有了基础线。类似于,系统可以失控,但是有备用系统保证车不会失控;电动机可以出问题,但有安全装置防止车毁人亡这样的。毕竟电车我个人认为对比燃油车,最大的优点就是,各个功能部分的相互独立性可以很高。所以现在国内通信安全也在使劲砸钱,说起来天眼系统,就挺像大型实验品的。大数据,通信安全,物联网,5g,智慧交通系统,车联网,数据传输,统统可以用一用。

@肉粽:我感觉 5G 和 WiFi-6 应该是解决类似的问题,多设备同步。

@斯芬克斯:肉粽说「谁没事上下班还考虑驾驶感受啊,能让人回家就成,路上最好还能看个视频刷个手游啥的」,我觉得可以沿着这个思路再往深一层,到用户买车的真实需求上去。汽车轮子上的国家,人手一辆车,可能除了年轻人和暴发户,大部分人已经不需要通过买车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了,什么阶层买什么车很明确,而且人在哪个阶层也不太流动。但中国还没有固化,所以人们需要买新车来装逼,要让别人知道我买了新车,类似于北野武说的「买一辆豪车自己在后面坐出租看着,要不然不知道豪车外面长什么样就等于白买了」。等中国也进一步发展,车越来越变成了工具,失去了装逼的价值,电动车「刷机」的默认值就被大家接受了。不当类比,可能有点像买台式机,年轻人会更愿意把 4 条内存都带上跑马灯吧,而我只会觉得影响我已经老化的视力……

@肉粽:啊阶级这个确实。黑人没钱买运动版道奇,有钱的买运动版其他车型或者宝马(对他们对宝马好感度好像比其他车要高一些)。白人没钱的买奇奇怪怪的美国车,有钱的可能买个特斯拉上下班。黄种人基本买日产车的偏多。

.

3 Replies to “光聊 009:电动汽车会被车主们接受吗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