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来自逻辑私开课。
.
这个问题其实没什么讨论价值。
- 看电影时加速,能不能听清里面的人物对话,这是事实判断。大部分健康人 2 倍速都能听清,只不过习惯与否罢了,再说了还有字幕呢。
- 但看电影时该不该加速,这是价值判断,自己的自由,无所谓的事。
但这个问题在另外一个层面是有讨论价值的——为什么大部分电影都是 90 分钟时长?
.
昨天有一个小伙伴,在看到「杭州奖励成绩第一的快递员一套房」的新闻后,问:这样的事情是否合理?快递员工作产出的价值,是否值得上一套房?以及这里面有没有内幕操作的可能性?
其实看这种新闻,如果只看新闻的内容,就看窄了。一个快递员的工作产出,值得上一套房吗?当然值不上,要不然为什么绝大多数快递员买不起杭州的房?那这里有没有内幕操作的可能呢?当然有啊,任何奖励都存在作弊的可能,任何权力都会被寻租。但这些角度就没能明白这条新闻在更高维度上的意义。
一套房,对快递员来说是一笔财富,对普通读者来说也是。那普通人看了是什么感觉?我靠太爽了吧。快递员看了又是什么感觉?我靠加油干啊。于是整个社会对快递这份工作的看法,轻轻地发生了一点点变化。这点变化,可能就让整个快递行业的劳动力供给变大了,劳动者竞争激烈后工资水平可能就下降了,于是 O2O 行业的利润进一步上升了,整个社会受互联网产品的影响更大了,「科技改变生活」。这在地方政府笔杆子手里,完全就能引申出诸如「科技民生」「智能城市」之类的槽点,列为政绩。成本不过一套房,算个事么?
普通人、读者、快递员、你我,都不过是人类社会里的玩家。但地方政府,显然是人类社会这款游戏里的规则制订者之一。即便我们没有成为规则制订者的机会,但不妨碍我们站在制订者的角度去理解其制订规则的思路。懂了思路,再拿来为己所用,玩家肯定会因此受益的。
.
电影也是一样。为什么电影长度是 90 分钟左右?导演是怎么想的?
你没当过导演,也没有导演朋友,没关系,你总写过小学作文吧?800 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为什么是 800 字,不是 1000 字,也不是 666 字,更不是 140 字?没有为什么,历史遗留习惯而已。大家都习惯用 800 字,改变习惯成本不低却没有收益,所以干脆就沿用了。
那问题来了,我要是就没有 800 字话可说,怎么办?对不起,那就字数不足,扣分。考生怎么办?凑字数,凑到 800 字即可。原本只要说「今天天气真好」,现在就要改成「说实话吧我就觉得吧今天这个天气你看嘿嘿还真的是挺不错的呢哦呀呼嘿」。古龙为什么写小说喜欢敲回车瞎换行?能多结稿费啊,不然呢?
所以电影长度为什么是 90 分钟?这个问题就变样了,变成了,既然不可能每个导演都刚好有 90 分钟的故事想讲,那么到底是明明 60 分钟能说完的事愣是拉长到了 90分钟的导演多,还是不管怎么压缩也需要 120 分钟才说得清楚的故事被迫剪到了 90 分钟的导演多?答案是不是一目了然?
因此呢,大多数电影(我不说绝大多数已经很客气了吧)的信息量根本撑不住 90 分钟。不要高看导演这个行业,也就是个行业而已,鱼龙混杂,还有洗钱的白手套呢。大部分优秀作文根本不必写到 800 字,大部分优秀电影也都不必拍满 90 分钟,但习惯如此,沿用下来了(实际上,熟悉电影史的都知道,电影长度 90 分钟这个「传统」,也并没有多久历史)。
既然如此,能看清 2 倍速字幕的观众,有没有必要为了「尊重」电影就强行原速看呢?或者反过来问,导演为了满足 90 分钟标准而多灌出来的时长,让观众多消耗了观影时间,到底是谁不尊重谁呢?拿着帽子往扣帽子的人头上一扣,马上就明白有没有必要谈「尊重」这个词了吧?
.
所以,「看电影时加速是不是对电影不太尊重」这个问题是不值得讨论的,但这个问题背后,在更高维度上,「如何换位思考到规则制订者的角度去理解规则」这个问题,还算值得琢磨一下。
.
很多时候虽然可以用二倍速看,但是这样BGM也会同时加速,变得很怪,为了听听这个背景音乐原本的样子,原本在这段剧情里应该产生的效果,只好还是用原速看了(; ´_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