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500 字,阅读约需 5 分钟。
写于 2025.09.23
.
沂蒙山是老区,最近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爱国主旋律抗战电视剧《我们的河山》,热映。

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作品,三观很正,立意很高。
但也正因如此,它很难像通俗歌曲那样广泛流行。
该剧中,有一个桥段异常感人,因为是真实故事。
大王庄遭了兵灾匪患,民不聊生。
我党,派出一支先锋队,去救苦救难。
来的路上,有战士受了伤,缺医少药。
卫生队的班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一进村,他就跑去村里的药店,拿钱买药。
药店掌柜的不在,进山采药了。
掌柜的有个习惯,就是不锁门,熟人社会。
哪个乡亲来抓药,随便抓,自己写下欠条,回头再结。
卫生队的班长不知道这个情况,但伤情不等人啊。
他就擅自抓了药,同时在一叠纸的第一张上,打了一张欠条。
可就在他熬药给战友治病时,外面来人了。
药店掌柜的回来没看到有欠条,以为遭了贼,告了村长。
村长马上问了当地的支部,支部又赶紧联系了军队。
失窃了,有人偷药!掌柜的不依不饶。
他说自己开店一辈子,从来没有丢过东西,你们八路一来,就丢了。
马上有「刁民」跟着起哄,阴阳怪气,说:
「呵呵,四处吹牛说八路多好,想不到和鬼子没区别。」
怎么就没区别呢?八路是杀你爹了,还是侮辱你妈了?
拿药不也是为了治伤吗,受伤不还是为了保护你们群众吗?
什么狗崽种啊,你这初生说这种话有良心吗?
而且面前如果真是鬼子,你这怂货敢说这屁话吗?
你不就是看准了八路确实是好人,所以你才敢夹枪带棒吗?
但先锋队毕竟是先锋队,不可能因此就行拘农民15天,再罚款10万元。
先锋队怎么可能干这种事呢?干这种事的那还是先锋队吗?
只有「他们怎么发,你就怎么抢」的假麻子,才会干这种缺德事,
才会恶意败坏先锋队的形象,才会侮辱我党的尊严,才会破坏军民关系。
可是现在群众已经误解了,怎么办?立个案,调个查?
连村长也在劝掌柜的,几味破药,能有命值钱?
而且鬼子来了拿的不比这个多?没必要抱怨八路,自古民不与兵斗。
先锋队的排长一听,脸都绿了——这是啥话?
怎么能把我们先锋队和鬼子比?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啊!!!
卫生队的班长一听更急了——我明明写了欠条啊!
你们找不到欠条就再找找啊,怎么能这样冤枉好人啊!
可是没用啊,群众现在并不信任你呀。
你现在不处理,你还立个案,调个查,走个流程,
那回头掌柜的哪怕说找到借条了,群众还能信吗?
村长都在和稀泥了,掌柜的还敢和当兵的叫板?
没有借条?来人呐,给他写一张!不就这么回事?
信任一旦破裂了,重建有多难?经历过90s的人,大多都能明白。
到时肯定有人要说了,算了,八路也就这样,忍忍吧,城头变换大王旗而已。
不行,绝对不行,先锋队的纯洁性容不得这样的侮辱!
卫生队的班长一把扯住排长——排长,请枪毙我!
既然群众都觉得是咱们偷了群众的药,那这就是违反了纪律。
违反了纪律,就要枪毙!不管是谁,必须遵守纪律!
当年教员在井冈山上,没有违反过纪律。
后来教员在瑞金被排挤,也没有违反过纪律。
纪律是我们先进性的保证,铁的军队,必须有铁的纪律!
排长你今天不枪毙我,你就是逼着我侮辱我们的荣誉!
没有办法,全军集合,所有百姓围观。
秋风瑟瑟,准备枪毙。
所有战士都知道卫生员是无辜的,但没有用。
因为如果群众不信任你,你就不再是人民的军队。
千钧一发之际,主角灵光一现,找到了借条。
原来,卫生员写借条的纸,是掌柜的包药时用的包装纸。
卫生员写完借条离开,又有其他人来抓药,正好用的就是那张纸。
怎么确定这是真的呢?药店的账本上,有最新的一个记账人。
去了那人家里,包装纸就散在灶台上呢,上面果然有借条。
这下,真相大白了,卫生员的命保住了。
排长铁打的汉子,负伤都不皱眉头的,猛地和卫生员抱头痛哭。
因为再晚半分钟,这过命的战友就真的被冤枉被枪毙了啊。
现场群众也被震撼到了,原来这就是人民军队的样子!
有这样的军队,何愁打不走鬼子?
正义必胜,华夏必兴!
真好啊,这部剧拍得正逢其时。
这是因为这部剧本身特别好吗?也是,也不是。
个人的奋斗固然重要,但也要看时代的进程。
试想,如果这部剧诞生于1990s,会是什么反响呢?
群众会信吗?哪怕这件事是真的,群众愿意信吗?
不仅这件事是真的,还有无数类似的事,都是真的。
比如长征途中,教员的小舅子,贺的亲弟弟,就是这样被枪毙的。
1935年6月,红军长征途经四川毛儿盖藏区期间,
因部队绝粮多日,年仅17岁的司号员小贺,与其他战士私自进入寺庙,
寻找食物未果,却被举报擅自拿取铜板及银元。
师部未核实具体财物数量,即认定其严重违反纪律,依据战时军纪执行枪决。
清理遗物时仅发现背包和军毯,未查获银元铜板。
贺得知后痛哭,但未立即告知教员,直至抵达陕北才说明情况。
教员对此表示“红军应有铁的纪律”,要求亲属与普通战士同等对待。
这是人民军队,这是人类新军。
有这样的同志,有这样的纪律,革命怎么可能不胜利?
可是这样的故事,放在1990s,群众是信的多,还是不信的多呢?
直到2012年,伟大的转折,群众重新开始相信了。
因为群众再次看到了,铁的纪律,人民的党。
群众只有看到了才相信,这难道是群众的错么?
可是,如果队伍里有人,为了一己私欲,败坏党的形象,
甚至知法犯法,徇私枉法,愧对自己胸前的党徽,该怎么办呢?
任由这样的风气蔓延,甚至重新回到1990s么?
回到那个,很多群众不知道该信什么的时代么?
回到那个,连长征精神都可能被怀疑的时代么?
回到那个,连英雄前辈都被编进段子的时代么?
有个别群众,觉悟太低,不相信党,不相信先锋队,
甚至阴阳怪气,出口成脏,骂得特别难听,但好歹没敢动手吧?
哪个危害更大呢?是个别群众动不动就骂人?
还是个别阀官动不动就自定义法条呢?
同样是沂蒙山的先锋队成员,人和人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一边是这样的真实革命故事,一边是那样的真实冤案错案。
群众该信哪个,不该信哪个呢?
这是同一支先锋队吗?当然是吧。必须是吧?
是,就拿出是的样子来。
刀刃向内,只是说说,还是要真的做呢?
如果连这点底气都没有,如何让所有人民都踏踏实实地相信——
跟着党走,我们没信错。
总之,我坚信,我没有信错。
那支先锋队从1921年一路走来,初心从未变过。
党会一次又一次地证明,制度自信,绝不是迷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