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596 长安的荔枝,大连的工业,乌克兰的战线

by @秦书宝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10 分钟。

写于 2025.07.14

.

摘一小段昨晚「新茧」群的群聊,作为「作业」。

刚才半夜“爬楼”,在隔壁群看聊天记录,被吴老师点名批评了。
他说我去看那个秦书宝的微博,写的什么乱七八糟,
关于大连这个事情也没有分析。

但他说了另外两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
就是如果同志们受过更高的教育,理应思考得更深入一些。
当然,反过来,我觉得吴老师的另一段话也很对。
他说大连工业大学的这个事情,涉及的话题很杂,
你想把它彻底弄明白就已经很费劲了,
你还想跟别人说清楚,让别人不误解你,那就更难了。

所以他不打算公开讨论这个话题,
我认为这实在是明智之举,
因为很浪费时间,而且这件事又没那么重要。
但是,他这么点我一下,那我就简单地做个自我汇报,
跟咱们群里的同志汇报一下,这个事我是怎么想的。

正好刚看了《长安的荔枝》的电影版,非常精彩。
如果是五星的话,我给四星半,很值得去看。
我们就用这个片子里面的一些情节,来解析大连工业大学的事吧。

——也不算剧透吧,
《长安的荔枝》原著早就出了,剧版也出了,
而且它的重点也不在这些剧透的情节上。
我要说的这些情节,基本上都是常识。
我们就用这个剧里面的一些情节,
来套大连工业大学的事情。

我补一句,这个事件是从什么时间正式开始的?
有人说是从easy girl劈腿滥交开始,这肯定说错了。
不管是不是easy girl,是不是劈腿,算不算滥交,
事情都不是从那个时间点开始的。

就像在《长安的荔枝》里,圣人口含天宪,说要吃岭南荔枝,
这时故事开始了吗?没有,还没涉及到大鹏什么事呢。
要一直到官员们击鼓传花,传到大鹏手里,故事才正式开始。

同样,大连工业大学的事,其实早就可以结束的,
但直到传到了媒体上,出了公告,说「有辱国格」,
这时故事才真正开始,要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分析。

第一,实事求是与二阶思维

首先,分析时,要实事求是。
你要基于看到的客观事实来做讨论,不能臆想,不能空想。

这里的第一个重要事实是什么呢?
就是学校在把这个女生开除的时候,出具了公告。
公告里面引用了开除时用的某一条校规:

根据《大连工业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其中第三章违纪处分分则,第十九条,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视情节给予记过及以上处分。

“及以上”当然就包括开除了。
所以,这个东西是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要基于它来讨论。

在这个基本事实里,普通人就开始讨论:
“这算什么有辱国格?这就辱国格了吗?”
其实,我觉得这个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为什么要这么写?好诡异啊。
有人说是因为蠢,不会的,写公文的人没有那么蠢。
把别人想成蠢货的人,一般自己才是蠢货。

哪怕写公文的人没有那么聪明,也不可能有那么傻。
他一定能想到这个事情从去年到今年,都跨年了,
这么久远的一个事情,你突然把这个人开除,
会引起轩然大波,这样的舆论对学校肯定是不利的。

他完全可以低调处理。
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这一定是一个负面舆情,
对他们的招生、政绩都没有好处,
可是学校还是这么做了。

所以我们用二阶思维,第一反应就该想,
背后必然有原因。
如果你没有这个本能思维,那所有的分析都是扯淡。

就像《长安的荔枝》的开头,
大鹏主角“倒霉蛋”,接了一个烫手山芋。
他被迫背了这个锅,回家后跟老婆说,
要去岭南出差,去买“荔枝干”,也就是干果。
他老婆当时就问了一句,说:
“长安的东市就有荔枝干,怎么还要去岭南买呢?”

你看,如果他能有他老婆这个二阶思维的能力,
他也不至于被卷进来。
因为他刚买了房(我们之前聊过职场问题),
你刚买了房,借了房贷,所有人都知道你现在不敢离职,
所以就绝对不会给你升职加薪,因为你不敢走,
所以公司领导拿捏死你了。

这个时候,一个天大的好运砸到了脸上,
帮着“圣人”出去采购“荔枝干”,去岭南,
路上想怎么折腾、想怎么开销都行。
大鹏自己肯定是动了歪心思了。
一方面是被领导器重,另外一方面同事们羡慕,
再一个自己有房贷压力,现在可以还清房贷了。

所以“买房”这个事,它不是一个梗,
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动机。
如果人物没有这个动机,就会显得太蠢了。
你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吏,一直熬着,也没有起色,
突然间给你一个圣人的任务,为什么别人不抢?
他就会犹豫,就会去想了。

现在他为什么没有想?就是因为他有房贷的压力,
他马上想到,我能够还清房贷了。
这样这个人物的情绪就顺了,动机就顺了。

同样放在这个大连工业大学的事情上,一样的。
如果你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直播,然后女权……
如果你被这个情绪带着走,那你自然而然就想不到,
这个公文这样处理,强行放大负面舆情,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能冷静下来,像电影里边杨幂的二阶思维,
马上就会想到,这么好的事怎么轮到我?
东市就有荔枝干,为什么要去岭南出差?
你这么一想,是不是马上冷静下来,这个活就不接了?
你当时就不接,谁能把你的手按着在上面签字呢?

所以第一步,怎么样让自己冷静下来?
不要去想这个事情看起来的样子,
要想这个事它为什么会发生。

第二,规则背后的血泪教训

第二步呢,我们再套用剧里面的情节。
圣旨上乍一看写的是“荔枝干”,
其实上面贴了一个补丁,
这个东西叫“贴黄”。
我之前为了写小说收集过这方面的材料——
涉及到涂改的地方,一定要盖章。

有点像“骑缝章”,原稿和补丁上都要盖到。
此外,在这一页的头部或者尾部,
还要再盖一个章,证明这一页有修改。
此外,还要在这个文件整体的第一页上,再盖一个章,
证明整篇文稿有过修改。

你就想,为什么这么麻烦?
一定是曾经有人钻过空子,偷偷地改了字。
而那个时候可能改字不需要盖章,就被人蒙混过关了。
因此在官僚体系内,才传承下来了这样的规则,
所有的修改都必须要盖章,而且是很多地方都要盖。
甚至每一个章的要求都不一样,
有的头,有的尾,有的红,有的黑,非常复杂。

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记不清、弄不明白。
只有专门负责这个事的人,才能明白怎么去操作。
这就是一个门槛,专门防止别人作弊的。

对应到大连工业大学这个事上,
大学开除女生时,公告里引用的那条校规,
「与外国人不正当交往有损国格、校誉的,」
正常大学会有这样的规定吗?好奇怪,
我也上过大学,从来没听过。

这条规定,当初是怎么存在的呢?对吧?
所以,你根据这个规则去想,
任何一个看似莫名其妙的规则背后,
一定都有血淋淋的教训。

「根据“海恩法则”(Heinrich’s Law),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通常伴随着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意味着,严重的事故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系列轻微事故和潜在隐患的积累。」

第三,探寻事件的真正根源

这个时候,你的脑子才有可能去想,
大连工业大学,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这事跟“工业”有关系呢,还是跟“大连”有关系呢?
估计就是跟大连有关系了。
大连靠着海,是对外的学校,所以才强调,
涉及到外籍的时候怎么怎么样。
那当年是不是发生过什么事?
一去搜,哦,搜到了“兽兽门”,涉及到兽兽了。

那你看就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这个学校之所以有这样莫名其妙的规定,
是因为当年这个学校就出过这样的猛人。
那再往前,是不是有更猛的人?
只是当年没有互联网,所以没人知道?
互联网1995年才在中国普及。

这时你的疑虑已经转移了方向。
不再纠结于女权或男权的那一套,
什么“Easy Girl”啊,什么直播啦、性自由啦,
根本就不是那些事。

这个学校想要的是不要出现负面舆情,所以才有这样的校规。
可是突然就因此把人开除了。仍然很奇怪。
这个学校是有处理这方面事情的经验的——
它都有经验到都能够制定这样奇怪的校规了——
那说明该校办事人员一定没有那么蠢。

所以,我们刚才的话里面就有些地方是不对的,
比如说——“突然开除掉”。
那可能这个事就不是突然开除掉的。
我觉得我们这个群啊,不管是觉悟啊、素质啊,还是思辨能力,
有几个同志还是很强的。马上就分析到了,
我看到至少三四个同志说到了,说肯定不是突然开除的。

肯定是,这个女生跟学校给“杠”上了,
沟通非常不畅,联系不上了,所以最后才被迫开除。

而且为什么被迫开除?
我给你送达了一些处分的通知,你拒不接受;
我跟你沟通吧,你又不愿意听,经常跟我吵吵。
到后来我连你人都找不着了。
那你出了任何事,我完全兜不了底。
这个时候我还能怎么办?我只能把你开除了。
不光要开除,还要广而告之,
这是“免责声明”。

有时,一个人看似做了一个特别蠢的决定,受了损失,
但他有可能是为了规避一个他更加不能面对的损失。
就好像赌场最大的风险,
不是来了一个“赌神”或者“赌圣”,把钱赢走了,
那不可能的。赌神赢的钱,没有其他赌客送来的多。
而真正不可控的巨大风险,所谓的黑天鹅,
是一个赌客赌到破产,去赌场二楼的酒店房间里自杀。

一样的,一个学校,
哪怕是学生涉及了刑事案件,问题都不大。
高校是非常特殊的,不太怕法,损失都可控。
而对学校来说,真正的黑天鹅是,
在一个学生已经有负面舆情的情况下,
学校居然没兜住底,这个学生再次出了大事。
比如说,先有性丑闻热搜,之后是自杀热搜……
错上加错,可能校长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学校赶紧跟这个学生做切割:
“我已经把你开除了啊,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以后你再出了事,那就跟我没关系了。”
就像员工被开除以后死在家里边,那不是工伤。
(所以才必须要实名,要发女生的全名,否则怎么确定是这个人?)

这就全部解释得通了。对吧?
所以他做这个事情,并不是他想要做这个事,他是不得不做这个事。
被逼无奈,要跟那个学生切割关系,
然后好不容易从那么多的校规里面,
找了一条能用的、能套上的,赶紧给用上。
这条校规虽然别的学校不怎么常见,甚至几十年没有用过了,
但是不得不用。总得程序正义吧?

到《长安的荔枝》里边是一样的。
最后,鱼朝恩想要抢大鹏的功劳,
因为大鹏终于把这个送荔枝的事,
从岭南送到长安,这个事搞通了。
搞通之后,鱼朝恩作为一开始发配任务的人,他就觉得,
哎呀,那我的手下能把这事干成,我只能分一个领导功劳,
我要是直接自己干成了,那功劳全是我的呀。
所以他就要把大鹏抓起来。
怎么抓起来呢?不能直接抓吧?
他就说是大鹏被人举报涉嫌受贿,所以抓起来。
他是先要抓大鹏,才编了这么一条理由。

你看是不是一模一样?
官僚体制做事,它是一模一样的。
从古到今,虽然我们的意识形态变了,
我们的阶级立场、国家的主人变了,
可是到最后,它仍然是有官僚体系,
而里边的官僚主义仍然是一样的。

官僚主义,才是永远的恶龙。
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分清党和政府:961 民主监督,分清党和政府
别批错了对象。

官僚主义的本质就是,
官员个人,把自己的私人利益,
放在了整个组织的利益之前。
有功的我干,费劲的我不干,背锅的我也不干,
我不管是不是为人民服务,反正我就只干对我个人有利的事。
这不就是官僚主义吗?
说到底就是人性的自私自利在官僚体系中的体现,
本质上是完全一样的。

看懂这个之后,你就知道,
大连工业大学做的事是完全一样的。
他是先想要开除这个学生,所以才被迫找了一个条令。
就好像鱼朝恩是想抓大鹏,所以才编了说他是受贿。
文字狱是先想要弄死你全家,然后才翻你的诗集。
程序正义。

所以其实很多事都很简单。
再升一次阶——
这么屁大点事,有必要吵吵成这样吗?
背后到底谁在推?有人说是无良媒体,为了流量。
可是,哇哈哈宗族的事不够流量?
天颜料水铅的事不够流量?
5g兰的成年男人为什么能不当填线宝宝还四处打电子比赛,小泽和这个宙斯之间到底是啥关系,这事不够流量?

通过这个电影,我们就把这个事给摸清楚了,
或者通过摸这个事,我们把这个电影也弄清楚了。
吴老师不是点我吗?他不是写影评的吗?
咱们一次给他完成两个任务。

把这个事里面最大的疑点扒一扒,
目的不是为了八卦,
是借这个事情,作为思维实验去分析。

我们怎么样在看到一个,
尤其是充满了各种B级元素的社会事件时,
仍然冷静下来。
先不被情绪带走,
接着呢,透过表面现象,去想,
不要只看行为人做了什么,而要去想他为什么要做,
尤其要想,
他明明知道这么做有不利的地方,为什么还是这么做了?
一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是为了避更大的祸,
那他的更大灾祸是什么?
一点一点,顺藤摸瓜,去分析背后的原因。

我们探究的并不是真相本身,
而是如何从表象走向真相,去发现背后的客观规律。

就像《长安的荔枝》里边,大鹏也引用了一句话,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任何时候,你只要抓住这个人所处的利益立场,
看他的行为对自己是有利还是有害,有没有反常的地方,
所有反常的地方都是你可以破局的地方。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