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写于 2024.07.19
.
《抓娃娃》的题眼是最后跑着步突然跑偏了,开始捡瓶子,捡了一兜子空瓶子,一脸开心地继续跑。
如果没有三十岁智人的心智,可能很难揣摩出导演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否定之后否定,和解之后理解。
心智,不只是年龄。
三十而立,是说应然,是说人到了三十应该能立起来了。但盛世废柴,如片中扔到美国快乐教育养废了的头胎一般,立不起来的大有人在。
哪怕不谈社会上的立,只说教育,立不起来的也永远是多数——因为教育自古以来就分阶段,基础阶段只为兜底,提升阶级只做选拔。
既然是选拔,那淘汰大多数,才是常态,才有意义……对吧?这就是选拔这词的定义。
也正因此,正因为大多数中国人在教育阶段,都是被淘汰掉的失败者身份,所以社会舆论面才会对中国教育怨声载道——但奇怪的是,这些失败者成家立业有了子女之后,又断然不会不让子女继续参与教育。为什么?
因为三十而立,这个分界线之后,人活明白了,知道什么自由权利天赋梦想都是扯淡,没有了经济基础,一切不过空中楼阁,别人说出来只是为了把你收割。
活明白之后,就明白,教育,才是所有通道里最拼智商的一条,没有之一。而拼智商,才是普通人唯一有可能拼得过权贵的机会——因为智商,不能稳定地遗传。
为什么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的后人,基本上都一定不如爹?因为公平。正是这个流动性极大的社会,又赶上了猪飞上天的时代,这些爹才成了一代。而既然这个时代能把一文不名的草莽捧成豪强,那这个社会就天然地不允许这些豪强生出来的二代将阶层固化到世袭罔替。
是成也流动性,败也流动性。这就是真正的公平。人人都有机会,其实是穷人也有机会,也就意味着富人的机会比他们「本该占得的」少了。
.
理解不了这些,那就是看了部喜剧。
理解了这些,跨过了三十而立的心智门槛,自然就能明白男孩在自以为变成男人的奔跑的路上,为什么突然又变回了男孩,捡起了空瓶子。
因为父辈辅好的路,确实好走得多,这由不得你不承认。你可以不接受这条路,你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每个人都不能有自己臆想的事实,而必须承认社会现实。
又因为,当年的苦是假的,可苦中作乐时感受到的乐,却是真的,这乐的背后体现出来的父辈的爱,也是真的。于是就和解了——哪怕不与父辈和解,至少也已经与父辈参与其中的、自己儿时的快乐回忆和解了。
再因为,哪怕自己当年在读书时是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或者说恰恰因为自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和失败之后的残酷性,看清了社会的竞争残酷,所以才更会在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把孩子送进教育通道里,使劲向上挤——不管挤得有多累,都绝对比进厂轻松10000倍——这个道理,没进过厂的家长,肯定不如进过厂的家长懂。
这就迈向了理解。
.
电影讲的是一个男孩成长的故事,或者是一对夫妻(实际上主要是一个父亲)培养儿子的事,又甚至是一个从穷苦中走出来的新生的国家要把担子交给下一代的事——这种事,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看法。
十多岁的心智看到的是——教育就是迫害,读书十多年最后只考个三本,有什么意义???这不公平,我的人生不该是这样的!
二十多岁的心智看到的是——我们自由了,我们终将自由!自由太美好了!可以奔跑,可以登山,可以不在乎父母是否看得起,可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甚至可以citywalk!——但与此同时,又暗暗盼着自己的爹妈真的是大骗子,家里真的有九位数存款。既要又要,最自以为是却又最一无是处的年纪。
三十多岁的心智——自己上路奔跑了,才知道跑步的辛苦,才怀念当初无忧无虑捡瓶子的时候,哦,对了,当年可不觉得当时是无忧无虑的,可为什么如今回忆起来,小时候的不快乐也变快乐了呢?因为自己上路了,自己开始竞争了。
四十多岁的心智——还看这种童话?有这工夫跑几趟滴滴多好,家里不缺钱就去钓鱼啊。
说到底,「新手村」的「保护机制」再不合理,那目的也是为了让未成年人活着走出新手村——活到成年了,心智相对健全了,再谈什么自由选择,不是么?
总不能,像美国那样……鼓励8岁孩子就自由变性吧?
毒品、枪杀、未成年怀孕,美国的新手村确实自由,天天嚷嚷着「生在老中是地狱难度」的废号,假如真有机会重生,确实是祝愿重生美利坚了。
但反过来,中国要如何在盛世废柴的时代,在全过程民主于是跳火坑的后LC19时代,真正做好低成本试错,让尽可能多的普通人有机会活着理解「自己是生命健康的第一现任人」呢?
很难。
.
英文名叫Successor,接班人。谁的接班人呢?社的集体理性的接班人,还是资的自由主义的接班人呢?
另外,强行扭曲词义的话,success是成功,那Successor算不算是「成功者」呢?继续成功下去,才是真正的成功。人没了,肯定是失败。
有机会活着讨论教育,甚至活着抱怨教育,是幸福的。
真正的迫害,真正的压榨,真正的屠杀,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在上演。真正可怜的人,从来没有机会上网无病呻吟——但有趣的是,他们会被人拍成电影,供无病呻吟的人观赏。
很散乱,上面这篇乱七八糟。和《抓娃娃》给我的感觉差不多,看也行,但不看也行。
假如看的话,中间有两段真的很神——一是「物质决定意识」那段,惊悚喜剧,化用《楚门秀》却完全秒了原作。二是照片墙说话那段,有点邪典式精彩,放在本片里就像走错片场。
.
楚门秀那段,就单纯在玩一个「真人秀」娱乐至死的梗,所有受众都被传媒养在仓鼠笼里。
但物质决定意识,上升到了更高的哲学高度——相当于缸中之脑,说不定都没有人在操纵,而是超自然的力量,但你无法证伪。
其二,是本地化地使用这个梗时,借用了中国特有的马列思想政治课的场景,讨论的是20多岁的人听不懂也最讨厌,但30多岁人却深以为然的真理——
这个本地化就远远超越了原作:
一来,类似于美国的《十二怒汉》讲的是美国法律体制,俄国翻拍的《十二怒汉》讲的则增加了斯拉夫民族的苦难和现状,这就深了一层。哪怕拍得只是和原作一样好,但因为本身做了文化移植,其难度就已经高于原作了,但俄版甚至是超越,《抓娃娃》也是类似。
二来,楚门秀全片就讲了一个非常直白的故事,几近无聊(以现在的眼光看)。但抓娃娃却是用这一节课的场景,浓缩了整个故事的内核——人的命运,到底是不是自己掌握的呢?最后,他以为走出了地堡,奔向了未来,可是为什么又去捡瓶子了?
因为,人的命运,终究不是自己决定的——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 承认现实,才强调主观能动性,就是马列辩证法。
- 不承认现实,只强调个体选择,那是弱智存在主义。
照片墙说话那段,有点邪典式精彩——那段「照片说话」,我个人觉得,不一定对哈,是很明显在模仿哈利波特。
在中国的恐怖故事里,很少会有照片说话的场景,而且是一群照片在说话。这可能因为中国近代落后,照片是洋玩意,象征着科学与先进,很难与迷信联系起来。
所以我个人觉得,这个元素出现在抓娃娃里,有点怪,但那种怪诞的感觉,又非常好地表达了导演想要让角色表达的内心感受。很有意思。
.
引申一段的话:
被导师、老板、上级压迫剥削,长期高强度工作,却没得到相应回报。
这个事可以一分为二地看:
- 虽然被人剥削,结果是不好的。
- 但你拥有了这样高强度工作的能力,这能力别人夺不走,将来你为真正有价值的事做建设时,这就是你的财富。
所以要感激的——
- 并不是苦难,也不是制造苦难的人,
- 而是在苦难中自己的成长,和成长的自己。
因此:
- 假如时运来了,可以跳出这个牢笼,那以上分析便是你飞龙在天的前奏。
- 假如时运不济,近几年都看不到出逃的可能,那以上分析便是你潜龙勿用的蛰伏。
经常提醒自己——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绝大多数人的成功与失败,决定因素都不在个人自身,而在于时代。
承认这一客观规律,理解它,运用它,便能真的明白: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游戏人间,未必是坏事。
人间这场游戏,玩到最后才知道输赢,不急。
.
看完甚至想到《抓娃娃》和1984的区别——背后是文明底色、文化底蕴的区别:
西方确实没有历史,确实如黑格尔所说「只是不停地重复罢了」,搞笑的是,黑格尔这话本来是嘲讽中国的、其实放在日耳曼身上更加贴切,难怪罗素因此嘲讽黑格尔说「他对中国的所有了解就是中国这个词怎么写」。所以,不管是无意义的战争,还是无止境的谎言,似乎一切折磨都没有意义,只是为了让民众愚昧而麻木。
可华夏的历史使命自古以来,至少自周以来,就是要治天下、开万世,到后来越来越以民为天。这是有一个亘古不变的大方向在指引的——于是,一切的手段,都有了最终的目的指向,也就有了客观的评判标准,而不会落入如经院睿智哲学一般的虚无中去。
谁家的教育体制更成功?永远不是按受教育者主观评判是否快乐来的,而要看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财富分配、治安水平、人均寿命。
别的都能作假,吃没吃饱没法作假,活不活着没法作假。
而想理解这些,相信这些,追求这些,至少需要三十岁智人的心智才有可能做到。
幸运的是,华夏有这个纵深,可以给未成年一代这样的缓冲,去试错,去折腾,完事玩够了再回来继承5000年文明的家业——就算结尾那样,假如二胎又养废了,怎么办?没事,大不了再生个三胎。
而巴勒斯坦孩子,可能永远没有这个机会了。或许三年,或许五年,这个本就是建构出来、又被以犹解构的「民族」,将会从文明史上消失。
在类似巴勒斯坦孩子的人看来,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纠结、中国孩子对中国家长及中国教育的抱怨,又何尝不是一种无病呻吟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