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狗13,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by @秦书宝

全文约 15000 字,阅读约需 30 分钟。

.

引子

赶了个夜场,去看了《狗十三》。片子前 40 分钟,强忍着看下来的。画面粗糙,人物丑陋,台词庸俗,情节飘忽。

但这部电影如果忍过了前 40 分钟,你就有可能真的开始看明白了。一旦看明白了,说明你也曾身处其中,甚至仍然身处其中。如果你也和我一样,有一种给这部电影打五星的冲动,那说明你的童年,也挺惨的。

.

起点

整部电影没有任何「平行宇宙」的情节。

我强调一下这个,并不是说导演在片中有这样的暗示,而是预告片中似乎有这样的剪辑处理。但其实没有,完全不涉及这种科幻桥段。平行宇宙这个话题在电影里,只是女主的一个阅读兴趣点而已,并未发生。

如果你看完全文再回来看这句话,「电影中没有出现过平行宇宙」,还挺悲凉的。如果有平行宇宙,那里一切都完好如初,多好啊。

故事的一开始,有如下重要设定:

  • 女主刚升初中,其他各科不错,喜欢物理,英语成绩一般,父亲在英语老师怂恿下,逼迫女主放弃物理兴趣班改报英语兴趣班。
  • 父亲和后妈的儿子刚刚出生,还没满月,爷爷奶奶以及全家人一致决定,先瞒着女主。
  • 女主因为兴趣班的事记恨父亲,后妈为了帮父亲哄女主,送去爷爷奶奶家一只小奶狗,被女主认养,起名爱因斯坦。

故事正式开始。

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对整个故事的脉络是无比清晰的。但观众如果只是看到了上帝视角,反而容易陷入盲目的境地,无法理解女主的心态为什么会一步步发生变化。

为了方便(看过电影的)你理解这一点,我会同时从两个视角——上帝视角和女主视角——来陈述故事的推进。放心,故事是完全线性的,没有任何回忆和倒叙,非常清晰易懂。

多说一句,这种设定我在别的电影里不是经常看到,还蛮有趣的。其他电影里更常用的是,只给观众看到主角视角,跟电影人物一样被蒙在鼓里,最后揭密。又或者是一直用上帝视角讲故事,哪怕观众不能自如切换到主角视角,也不影响故事理解。

但这部电影,你必须能从导演给出的上帝视角切到信息不完整的主角视角,才能充分理解人物的设定。——这段话有点难懂,但我没有装逼的意思,你要是现在看不懂就先跳过这段,接着往下看,很快就明白了。

上帝视角

在上帝视角里,我们有如下几个信息:

  • 女主的亲生母亲,全片都没有出现过,只在片尾女主物理竞赛拿了大奖(可以保送高中)时,打来了一个电话,也没说几句,说明亲生母亲对女主并不是很关心,至少她们交流非常少。
  • 女主的亲生父亲,全片都在强调「我工作很忙,你要懂事,不要让爸爸操心」,对待青春期的女儿方式也很粗暴(后来还暴揍过她一次)。但我们跟着导演的镜头可以看到,她爸爸一边让女儿别害得自己操心,一边在外面使劲操后妈,所以才能生出一个小儿子。
  • 女主的爷爷奶奶,表面上看很爱她,实际上和她无法进行什么深度交流。吃饭时女主跑去看凤凰卫视讲互联网的一些新动向(画外音),奶奶表示「凤凰台又在讲什么啊跟狗叫似的好吵」,爷爷笑着点头。
  •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全家人都知道女主同父异母的弟弟已经出生了,但所有人都决定瞒着女主。虽然女主不知道这一点,但我们作为旁观者,应该能体会到全家人是不把女主当成可信任的亲密家人的。

第一视角

在以上信息下,我们切换到女主此时的第一人称视角,会得到如下结论:

  • 母亲并不那么在意自己。
  • 父亲很忙,顾不上管自己,自己要理解。
  • 爷爷奶奶很关爱自己,不要让他们操心。
  • 所以其他人都不需要自己,只有自己刚刚收养的奶狗,也就是爱因斯坦,最需要自己。

我补充两个场外信息,供你作为读者,来完成观众的理解:

  • 第一个场外信息是,心理学研究表明,「感到被需要」是人类非常重要的基本情感。

有研究曾将临终关怀机构的老人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每人发一盆绿植并要求他们精心照顾,另一组每人屋里摆一盆绿植但会有护士来打理。

一年后回访,第一组老人整体上健康状态明显比第二组好,而第二组老人的死亡率也远高于第一组。

结论很简单:当你觉得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需要你时,你更容易活下来。

  • 第二个场外信息是,狗愿意睡在你身边,是对你的最大认可。

可能你没有养过狗,所以你不知道。我养了两条流浪狗,所以我知道这个冷知识。狗这个物种之所以能被人驯化,是因为它们天生就习惯于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群体之中,因此能够快速把主人当成是团队首领(是的,它们把主人当成是领头的狗,哈哈),并积极配合。流浪狗住在家里,一开始是只认自己的窝的,但等到它相信主人之后,会把整个房子当成自己的领地。信任主人的狗狗,非常希望晚上睡觉的时候,能躺在随时可以看到自己首领(也就是主人)的地方,方便互相照顾,睡得更踏实。

电影开头用挺长一段镜头,讲述了爱因斯坦这只小奶狗一直在闹腾,直到女主把它从门外放到屋内、从墙角放到床边,从床下抱到床上,爱因斯坦才彻底踏实。

现在,你作为观众,应该能根据以上信息得出一个非常明确的结论:爱因斯坦把女主当成它唯一可以依靠的同类,而对女主来说,爱因斯坦又何尝不是她那个人生阶段里,唯一可以信任而且唯一需要她的伙伴呢。

理解不了这一点,就无法理解女主后续一系列看似矫情的情绪变化,也就无法进入导演的故事了。

.

中点

故事开了头之后,很快就出现了重要的转折。我们还是分成上帝视角和女主视角分别来讲。

上帝视角

在上帝视角来看,导演告诉我们情节发展如下:

  • 爷爷出门买菜顺便遛狗,明明有绳非不牵着(遛狗不牵绳,就是狗遛狗),结果年幼无知的爱因斯坦跑丢了。
  • 爷爷奶奶联系了全家人提前安排,爸爸和后妈赶来等在家中,做好了哄劝的准备。
  • 女主和堂姐放学回到家中,后妈先送了女主喜欢的旱冰鞋来讨好她,结果女主突然发现狗不见了。 
  • 爷爷正要认错,父亲主动劝解,撒谎说是狗自己跑丢的,爷爷追不上。
  • 女主本能地反问,那你们找了没?没人回答,说明没人找过,女主冲出门疯狂寻找。

好,先说到这儿,太长了容易乱。

第一视角

切到女主视角,我们看看女主发现了什么。

女主和堂姐回到家(这时堂姐还是自己人),被阿姨(也就是后妈)讨好,美滋滋。接着她意识到狗不见了,爸爸解释说是爱因斯坦自己跑了,爷爷没追上。她作为狗主人的本能,问了一句那你们找了没。这不是质问而是正常反应,狗丢了当然要找啊。当她发现根本没人意识到应该找,非常生气,出门找狗。

大冷天,她体力很差,很快嗓子也哑了,但脑子也冷静下来了,结论一条条自然蹦出来了:

  • 狗怎么丢的不知道,但肯定没人想到要找。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狗不重要,不过是一条狗。
  • 狗对我多重要啊,爱因斯坦是我的寄托,是我灰暗生活里的一点光亮,他们却觉得不重要。
  • 那些口口声声说我对他们很重要的人,觉得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并不重要,他们根本不理解我。
  • 可能他们根本也没打算理解我,只是派了一个外人(后妈)拿旱冰鞋来贿赂我。
  • 在他们眼里,我是不是就像这条狗一样,又蠢又无所谓?那如果我走丢了,会有人来找我么?

这是女主内心世界的【第一次成长】,当然,成长的来源是挫折。

当「罪魁祸首」爷爷跑来示好送衣服,却又装无辜扮严厉拉不下脸承认错误时,女主爆发,将爷爷推倒在地,导致爷爷扭伤了脚。

上帝视角

情节继续发展,切回上帝视角:

  • 爸爸很生气,指责女主不懂事。受伤的爷爷打圆场,说这女娃又不是你养的,是我在养,你以为养娃和养条狗一样么?你这个当爹的没资格骂娃,不许骂。这时爷爷的心态是内疚的,但逻辑却是自打脸的,因为他一边指责父亲把养娃当成养狗是错的,一边其实也只不过是像养狗一样在养着女主(管吃管住,并不关心别的)。
  • 女主成天魂不守舍,就是要找狗,满世界张贴寻狗启事。(注意这里一个重要细节,寻狗启事上的日期,如果我没看错,应该是 9.11)
  • 后妈说要不我出个主意吧?后来我们知道这个馊主意就是重新买一条看起来差不多的狗,冒充丢了的爱因斯坦,再次送给女主,以安抚情绪。
  • 女主拒绝接受,并表示这条新的狗不是爱因斯坦。然而全家人都一致表示,这就是爱因斯坦,你仔细看看。堂姐一开始站在事实这一边,和女主表示这确实不是爱因斯坦。但奶奶冲堂姐使了一个眼色后,堂姐非常「懂事」地明白了,于是站在大人们一边,劝女主别闹了,这就是爱因斯坦。

好,先暂停在这里,切换视角。

第一视角

女主这时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

  • 你们当我是傻子吗?这明明就是两条不同的狗啊。还是说其实你们大人都是傻子?因为没养过它,所以分不清哪条是爱因斯坦?
  • 堂姐你怎么回事,刚刚还和我站一边,突然就叛变了?啊我懂了,你也知道他们大人是在骗我,但你觉得我现在应该装傻,因为装傻就是所谓的懂事?
  • 女主直接说出了真实想法,「咱们尽力找爱因斯坦,找不到也没办法,但不能拿一条假的狗来糊弄我啊」,你们把我最宝贝的东西弄丢了,做了错事不仅不认错,还用一个谎言来掩盖自己的过错,这就是你们大人做事的方法?

这是女主内心世界的【第二次成长】,这次成长在某种意义上回过头去提升了第一次成长的幅度。

简单来说:既然第二条狗是被当成欺骗我的道具而送给我的,那么第一条狗最初送过来的动机,是不是同样也是一种欺骗呢?女主此时还没有完全想到这一点,等她想到的时候,她会开始真正的黑化。

.

爆发

老规矩,分视角分别看。

上帝视角

在上帝视角里,女主跑去找到了堂姐的男友(也是她们共同的男同学),应该是她人生中第一次试着喝酒销愁。

男友的表现堪称完美,陪她喝酒,给她披衣服,送她回家。这里两人的感情线非常平静,甚至连「发乎情,止乎礼」的程度都没有。男友说出了全片的题眼,虽然他自己不知道这句台词多牛逼,但很快他就会知道了。这句话也就是我们本文的标题,像你经历的被成年人联合起来利用和欺骗的「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然而,故事另一边,看着扭伤脚无法行动的爷爷,盼着从来都按时放学今天大晚上没回家的孙女,奶奶受不了了,决定主动出去找女主。奶奶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居然好多年连门都没出过了,所以当然一出门就迷路了。

等女主拎了个酒瓶上楼回家时,在门口遇上了急匆匆赶来准备出门找自己亲妈的父亲。父亲推搡中,破碎的酒瓶划伤了女儿的手,但他并没在意,拎着女主开车出门找亲妈,很快找到了。

一家人回来团聚,父亲大爆发,对女主又骂又打,啪啪扇脸,咣咣出脚,镜头虽然非常克制,但仍然让人看得极度不适。一身是伤又心碎痛苦的女主一个人跑进浴室里洗澡,镜头直直地怼在尚未发育的幼女裸体上,既无美感又不色情,让人对这个镜头语言无所适从,非常非常难受。女主洗完澡出来,心情平复了,发现父亲在等着自己。父亲温言软语劝解了几句,还流下了热泪,表示打是亲骂是爱,父女和解。

事实上,这里有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小细节,极其被忽视,一旦忽视了,后面女主黑化的节奏就显得突兀了。

第一视角

切到女主视角,黑化的契机是非常自然的。

女主没有了爱因斯坦的陪伴,又意识到所谓亲密的家人其实既不理解自己,也不想理解自己,无比孤独,所以找了觉得可能可以理解自己的堂姐的男友来喝酒。喝完酒回家后发现奶奶丢了,也是又气又怕。气的是明明是老娘很委屈,怎么好像现在变成老娘闯了祸。怕的是,千万不要真的出什么事啊,担当不起。

找到奶奶回到家,被父亲一顿毒打,打懵逼了,逃到浴室里抱着自己取暖。这段既不艺术也不色情的幼女裸戏,我不敢说我看懂了,只能大约猜测一下导演的意思(猜测我放在了文末部分,以免影响情节理解)。

自我安慰完之后,情绪血槽已经回满。这时出来后,意外发现父亲居然向自己道歉,并且留下了温情的眼泪。女主的感情得到升华,「原来父亲毕竟是爱我的」,她自我排解。

这时,父亲做了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在安慰了女儿几句之后便急着起身离开(当然是回到他真正的家里去操后妈),临出门时装作不经意地说了一句「爱因斯坦都找回来这么多天了,你怎么也不喂喂它」,然后嘿嘿一笑,仿佛刚才的一切暴打和落泪都未曾发生过,若无其事开门离去。

——我对这个细节太熟悉了,因为我爹经常这样。这可能是成年人面对孩子时最容易犯的错误之一:他们误以为我们看不懂他们诡计得逞之后无法掩饰的得意,嘿嘿,其实我们什么都懂,我们只是还没学会那些诡计而已。

电光火石的一瞬间,女主自然明白了一切——原来父亲刚才的安慰,不过是套路。

  • 爱因斯坦的可爱是真的,但送它来是套路。
  • 能分清新的狗不是爱因斯坦是真的,但强迫我装傻是套路。
  • 因为打了我一顿而内疚难过落泪是真的,但如何表达内疚如何展现落泪如何快速安抚好我然后抽身而退是套路。
  • 呵,成年人,伪善。

是的,伪善,女主在认真复习英语的时候,刚刚学会了这个单词,hypocritical。连念几次加强记忆,hypocritical,hypocritical,hypocritical。

这是女主内心世界的【第三次成长】,至此,女主开始正式走向黑化。与成长类似,黑化也经历了三个关键时刻,下面逐一会提到。

这里留一个伏笔来问你。如果你也看了电影,那么你可能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一开始后妈的态度是很谦卑和讨好的,甚至送爱因斯坦来的时候,都没敢说是自己送的。为什么现在后妈的态度突然强硬而张扬了,甚至用「狗是我买的我怎么可能分不清」来回应女主的质疑?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让后妈产生了这样的转变?

下一段会给出答案,文末也会单独给出整体分析。

.

终点

这里的情节发展飞快,故事一下略去了一大段时间(甚至让人一开始产生了平行宇宙的错觉),不过别担心,有我带着你飞,你一下就能梳理清楚两种不同的视角下,各自有什么结论。

上帝视角

在上帝视角下,一切都非常克制:

  • 先是女主表示「我以后不闹了,我会懂事」,而父亲反馈「等我忙完这段,带你去看你喜欢的天文展」。
  • 镜头一转,英语老师高兴地跑到操场上找到女主,说恭喜你这次考了全年级最高分,95 分啊,了不起。
  • 接着女主把好消息告诉父亲,父亲答应要兑现诺言,两人来到天文馆,发现闭馆。女主看旁边海报,原来是来早了,展览是下周才开始。(注意重要细节,天文展的日期,如果我没看错,是 2006.9.10 ~ 9.17)
  • 二人只好离开,父亲带女主来到冰场,女儿表示「我还没滑过真冰呢」,父亲则表示「那边那个小男孩是你弟弟」。女主看着那个已经不小的男孩,一瞬间惊讶,但表情马上恢复平静(这时女主已经初步黑化)。
  • 再然后,一大家人各种亲戚都在包房里紧张等待,终于父亲抱着儿子带着女儿出现在门口,皆大欢喜。所有人都无比自然地和小儿子打招呼,庆祝他的 2 岁生日(重要的时间细节),给他唱生日歌。女主一个人默默站在所有亲戚围着的圈外,面带微笑。

整个这一段,女主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内心的黑化,我看到这儿的时候已经(自以为)完全看懂导演的意思了,因为这完全就是我自己的童年。

第一视角

女主视角下,黑化的内心活动如下:

  • 我表示我不闹了,父亲表示我会奖赏你,果然,父亲对我的爱,是有附加条件的。
  • 我考了 95 分,第一名,我想要开心,但我不太敢开心,万一这个没有满足条件呢?更可怕的是,万一下次我满足不了条件呢?不要抱希望,就不会失望,记住这一点。
  • 啊,居然真的要看天文展了,好棒啊。可惜爸爸把时间记错了,他怎么会记错时间呢。哦,很快我就知道了,并不是他记不住时间,只不过是我的这个时间不重要,因为有一个更重要的人。
  • 那个小男孩是我弟弟?也就是我爸和后妈生的孩子?看样子不小了吧,这么大了,我才第一次知道?所以我爸和后妈从来就没打算把我当自己人吧?微笑,保持微笑。
  • 所以原来全家人都知道这件事啊?两年了,他们所有人瞒了我整整两年。男孩的衣服是爷爷给买的,奶奶非常自然地凑上去让男孩亲脸颊,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夸男孩长得快,后妈还在炫耀男孩懂事说喜欢爷爷,所以,他们早就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是外人,整整两年。嘻嘻,保持微笑。
  • 堂姐发现了我的异常,因为只有我站在圈外,她过来握住我的手,想要安慰我。不,我不需要安慰,我拿开她的手,对她微笑。我不能让她知道我不开心,因为那是我的弱点,别人会用我的弱点来要挟我、利用我、伤害我,就好像他们送小狗、送旱冰鞋、送温情的眼泪来控制我的情绪一样。我不是在怨恨堂姐什么,我只是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原来我会因为别人不在意我而难过。
  • 微笑,时刻保持微笑,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这是女主内心世界的【第一次黑化】,无时无刻的微笑,是她的主要表现。伤越痛,笑越暖。

穿插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细节:

  • 弟弟的 2 岁生日那天,离 2006.9.10 的天文展开始「还差一个星期」
  • 大约一年前,也就是 2005.9.11 是爱因斯坦走丢的日子(来自寻狗启事上的时间)
  • 那么再往前,影片一开始弟弟出生的日子,大概就是 2004.9 月初
  • 想一下,上一部分最后留的问题,后妈为什么在送来新狗之后,态度变强硬了呢?因为那个时候,她给这个家里生下的那个小儿子,已经满一岁了。「母以子贵」,她作为一个(很可能是小三上位、所以原本在爷爷奶奶那里未必受待见的)后妈,腰杆自然是越来越硬了。

这个细节即使你没注意到,也不影响理解全片。但如果你注意到了,你会发现导演在人物刻画上,简直是入木三分、刀刀见血。

.

补刀

如果电影就在这里结束,那么这个故事的残酷程度还是相当温和的。然而,操蛋的导演后面还有 4 刀要捅你……我数出这 4 刀的时候,吓了自己一跳……

上帝视角

上帝视角下,情节继续推进:

  • 在(被迫)给弟弟过 2 岁生日之前,女主有次遛狗顺便上学,把假的爱因斯坦扔在了一个高台上,到放学回来才接它。
  • 过生日之后,女主试着和弟弟融洽相处,但不小心弄伤了他。父亲决定带一家人去公园散心,但他自己全程打电话忙应酬,女主想带弟弟去买冰淇淋,被后妈果断制止抱走。
  • 弟弟被女主弄伤过所以不敢造次,但毕竟蛮横,用晾衣杆砸伤了奶奶,全家人都哄着弟弟,女主表示弟弟应该向奶奶道歉,被父亲斥责。
  • 弟弟故意伤害被长期关在卫生间里的假爱因斯坦,脾气本来就不太好的狗冲弟弟大叫,后妈让爸爸狠狠收拾狗,被女主劝下。
  • 弟弟又作死逗狗,被狗咬伤,后妈发飚,挟着爷爷奶奶对孙子的宠爱,逼迫父亲把狗送去狗肉火锅店杀掉。女主大哭无效,狗被父亲开车送走。

好,情节先走到这里。

第一视角

切女主视角,内心戏路对应如下:

  • 女主为什么把狗扔在高台上?

其实是想把狗丢掉。她知道这不是爱因斯坦,也知道这不过是个成年人用来欺骗自己的道具,所以不想留着。

但她那天在课上,却亲眼目睹了英语老师毫无必要地出手打死了误入教室引起关注的蝙蝠。她明白了,这些活生生的生命在成年人的眼里,不过是用来宣示自己权力的工具罢了,根本不值得在乎。如果她自己也用抛弃狗狗的方式,来宣示自己对于成年人世界的反抗,那么她的这种「以暴易暴」式的反抗,又和她所厌恶的成年人有什么区别呢?

放学回来时,女主发现狗狗仍然极其无助地困在高台上不敢下来,在她接近后马上示好表示认识主人,她心软了。不光心软,她还非常愧疚——爱因斯坦是条无辜的小狗,所以她收留了它。而这条用来替代爱因斯坦的小狗,何尝不是更无辜的呢?而且它过的比爱因斯坦还要惨,长年被全家人关在卫生间里,它做错了什么呢?

女主开始试着与弟弟和解,甚至看到父亲忙于工作,想到了自己的孤独,主动想给弟弟买好吃的,但被戒心非常重的后妈拦住了。是的,后妈从来就没有,以后也不会把自己当成自己人,自己干嘛总是热脸贴冷屁股呢?还是别那么贱了吧。

女主发现全家人在对待自己和弟弟时,都是双标的。自己弄伤了爷爷奶奶被痛打,而弟弟弄伤了奶奶还被抱起来哄。当然了,或许女主小时候家人也是溺爱的,或许女主的这种对比忽视了两个孩子的年龄差,但我们讨论的是女主的视角,并不是讨论这种视角是否合理。

女主在爸爸想要打狗时,拦住了他。女主很可能是想到了自己。假的爱因斯坦由于是个替代品,根本没人爱,被长期关在卫生间里。这不就和我自己一样么?我做错了什么呢?为什么我也被当成替代品,关在了爷爷奶奶家里呢?父亲真正想要的,并不是我啊,难道不是他的儿子么?

女主伸手出去轻轻地抚摸吓坏了的狗狗,狗狗温顺地求助,这段我直接泪奔了,想起《芳华》里那句台词,「一个始终不被人善待的人,最能识别出善意」。这条狗自从来了这个家就没被人善待过,所以哪怕是这个曾经试图抛弃它的女主人,在展露出一丁点善意时,狗狗都会觉得有了依靠。太难受了,女主爱抚它的时候,心里该是刀绞一样的疼吧。(当然,女主从小到大,在家里不可能没有感受过善意,但当下一对比,她的失落感应该是非常强烈的)

当女主终于想要好好对这条替代品狗狗时,她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父亲为了后妈养的逼崽子,决定把假的爱因斯坦送去狗肉火锅店杀掉。爱因斯坦曾经是个道具,但我对它的感情是真的。假的爱因斯坦也只是个替代品,但我对它的感情也是真的。可真感情有什么用呢?口口声声说爱我的爸爸,带着我所爱着的狗狗,启动加速,往狗肉火锅店开去。

这是导演补的第一刀,后面还有 3 刀等着你……

.

又补一刀

下一刀捅得非常克制,而且正好我也麻木了,所以似乎不太疼。这里为了节约篇幅,就不分开两个视角了,直接混在一起写。

女主物理竞赛得了奖,可以直接保送高中(估计是重点)了,但她自己完全不激动。消息先是爷爷知道了,告诉了奶奶,又告诉了爸爸。爸爸开车带着堂姐一起来接女主,并许诺女主说「今天你提任何要求我都可以满足你」。

你看吧,果然父亲的爱是带条件的,我早就知道了,所以我不惊喜。即使他不许诺任何东西,我也不会失望,因为我根本没报希望。黑化的第一层,就是保持微笑,其实也就是喜怒不形于色。「真的任何要求都可以吗?」女主谨慎地确认了一下,好的,「你把(假的)爱因斯坦送去了哪家饭店」。

爸爸略有点得意,一路开车带女主到了流浪动物基地,女主功力到底不行,脸上闪出了一抹欣喜。她很快就将明白,这一抹欣喜是命运在给她上毕业前的最后一课。女主跳下车,开始在巨大的基地里、无数多条流浪狗中间,寻找假的爱因斯坦。

这段镜头非常晃,怼在各种狂叫的野狗脸上毫无美感,配合全片那种干巴巴冷冰冰的色调,会让观众对这个「流浪动物基地」心生本能的厌恶。厌恶就对了啊,为什么会不厌恶呢?你以为这里是「流浪动物基地」吗?不是的啊,这里是「人类谎言基地」。

你看看那些狗,几乎都不是土狗,几乎都是品种犬,有的还戴着项圈、绑着胸背绳。它们都曾是某个主人喊过的宝宝,抱过的乖乖,亲过的宠物,甚至有不止一个人类在不同的时间点上信誓旦旦地站在它们面前,说「这辈子我会对你好」,可是结果呢?结果它们像狗一样被人抛弃了。对不起,它们本来就是狗。是呵,不过是条狗罢了,扔就扔了,怕什么呢。谎言,人类的谎言,最终汇集在了这里,流浪动物基地,一个巨大的、巨大的、巨大的人类谎言基地。

爱因斯坦最初就是一个谎言,用来欺骗女主的感情,当成道具被送出。而假的爱因斯坦则是用来掩盖这个谎言的另一个谎言,同样是个道具,被用来再次欺骗女主的感情。终于,这个谎言代替了原本的谎言,成功地来到了人类谎言基地,多么完美的结局。

你知道这结局有多完美嘛,在女主看遍了所有的流浪狗之后,终于找到了假的爱因斯坦所在的犬舍。但她没敢走过去,因为从爸爸和堂姐的表情中,她看懂了,那条虽然不是爱因斯坦但也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可怜狗狗,已经死了。「基地的人说,爱因斯坦从送过来开始,就没吃过东西。」是,它肯定不能理解,为什么在一个熊孩子面前保护自己,也要落得饿死异乡的结局。不就是条狗嘛,畜生而已,懂个屁。导演一反常态,居然没有把镜头怼在狗狗的尸体上,画面中完全没有出现尸体,谢谢你。

生活告诉过你什么?「不要抱有任何希望,否则一定会失望。」你忘了?这一刀就捅在你心上,帮你长长记性。

还有两刀。

.

再来一刀

又是一场打着给孩子庆祝的名义而组织起来的中年人互相捧臭脚舔屁眼儿的聚会。

女主物理竞赛得奖了,父亲的狐朋狗友们来灌酒蹭饭了。爸爸说爸爸有今天全靠这些叔叔伯伯的帮助,叔叔伯伯说来小姑娘叔叔我干了你随意。真的,你们就不能要点儿逼脸吗?肏你们所有人。

高潮来了,一个叔叔贴心地给女主点了这家饭店的招牌菜——红烧狗肉,嘻嘻。黑化的女主没有掀桌,只是保持微笑。堂姐紧张地看着她,后妈一脸惊慌觉得这下要出事,爸爸在旁边沉默着,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女主开始了【第二次黑化】,除了面带微笑,还能若无其事地说出「谢谢叔叔」,然后津津有味地吃下被夹进自己碗里的狗肉。已经死掉了的东西,干嘛不吃呢。

这组镜头简直超神了,女主「乖巧」地吃下狗肉之后,每个人的反应都极其精彩:

  • 堂姐的表情是孩童般的不可思议,说明女主的心智已经远远超越了她所能理解的水平;
  • 后妈的表情是震惊和恐惧,她作为一个充满心机而且很能隐忍的女人,终于意识到自己得罪了一个多么可怕的对手,对方内心的黑化程度已经让自己压不住脸上的表情了;
  • 父亲的反应最值得玩味,居然是一副略得意却又强忍着不表露的感觉,可能是一方面欣慰女儿终于长大懂事了,另一方面又不想公开夸她怕她太骄傲吧。

每个人都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理解女主、理解别人,可是他们都错了。他们一开始没有能理解女主,现在也没能理解,以后,估计也没法理解她了。这让我想起 海明威 在《老人与海》里的那句话:

「每艘船,都驶向他们自认为能捕到鱼的方向。」

如果说第一次黑化只是压抑自己的表情,那么这次升级后女主已经可以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行为了。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父亲觉得女儿终于懂事了,带着成就感开车回家。亲生母亲打来电话寒暄,没说几句,父亲也客套地说感谢你给我生了个好女儿,就挂了。车里气氛略尴尬。

女儿打开车载音箱,放的刚好是《再回首》。

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

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再回首 恍然如梦

再回首 我心依旧

只有那无尽的长路

伴着我

女儿借着这个 BGM 问父亲,「当初你和妈妈是怎么开始的呀」。中年男人突然失声痛哭,还一个劲捂着女儿的眼睛不让她看自己的失态。

父亲没有解释到底是怎么开始的,剧情也没有交待为什么走着走着就散了,一切都在歌词里了:

今夜不会再有难舍的旧梦

曾经与你有的梦

今后要向谁诉说

再回首

背影已远走

可是女主完全没有被感动的意思,只是笑眯眯地问父亲,「我要不要帮你点一首《男人哭吧不是罪》?」这几乎已经不是调侃了,已经接近于嘲讽了,当然,父亲并没有体会到女儿黑化之后的情绪。

其实也是,有什么回不去的呢,人都还活着呢,又不是阴阳两隔,是你自己不想回去啊。在女儿眼里,恐怕父亲的这次痛哭,和上次痛打自己之后的泪水,是相似的——情绪都是真的,但与其说是真心后悔想改过,倒不如说是借着机会宣泄情绪,以便继续苟且现在的生活。既然如此,有什么可哭的呢?在孩子眼里,成年人的这种行为不就是虚伪么?hypocritical,都是套路。别哭了,给你点个歌吧?嘻嘻。

这个镜头也侧面证明了父亲对女儿的误解:他以为女儿是「懂事」了,其实女儿只是看懂了成年人世界的虚伪,开始配合演出了而已。在这场演出背后所体现的,是女儿对这些所谓真情的毫不信任和毫不在意。

.

最后一刀

大约一年之后。为什么我说是一年呢,因为女主仍然没有开始读高中。故事一开始她就是初中生,故事从开头到上面截止,已经过了两年,所以到故事的最后,应该最多也就再过一年。

大约一年之后,女主在街头偶然遇到了被别人捡走的爱因斯坦,擦肩而过。已经过去好几步了,女主低低地对身边的堂姐说,刚才那个好像是爱因斯坦。堂姐一下就急了,跑回去跟牵着狗的女人争执。那女人当然不会认,说这狗是自己在外地就一直养着的,怎么可能是捡的。堂姐认出了爱因斯坦,转头让女主帮腔,想把狗要回来。女主看了看狗狗,微微一笑,对那女人说「不好意思,是我们认错了」,转身便走。堂姐追上来,质问女主为什么不把爱因斯坦抢回来。女主只是微笑,说「刚才我好担心爱因斯坦认出我扑过来,还好没有」。

主线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是啊,幸好没有认出来,要不然万一女主心一软,真的想把爱因斯坦抱回家,那可怎么办呢?

  • 首先是肯定没法抱回家,因为对方未必同意。
  • 其次就算对方同意了,家里还有后妈和逼崽子,自己不过是个替代品,没人会支持自己。
  • 最后如果这样,那么爱因斯坦认出旧主人之后,它该多纠结啊。它只是个无辜的狗狗,干嘛要逼它在经历重逢的时候,再来一次离别呢?本来嘛,算一下时间,女主养了一年,狗就丢了,到再次遇到时又过了两年。新主人养的可是比女主还久,何苦呢。

当然,女主心里肯定会有不舍,不过无所谓,感情这种东西,切掉就好了。

这是女主的【第三次黑化】,经过这次,就彻底完工了。从第一次的控制表情,到第二次的控制行为,到第三次的控制情感,女主在一点点地切掉自己心里珍视的东西,从而变得没有软肋。

  • 这个设定让我想起《悟空传》,所谓成佛就是消亡,西天就是寂灭,西游就是一场被精心安排成自杀的谋杀。
  • 同时也让我想起《魔法少女小圆》,少女们因为怀有希望所以成为魔法少女,却又因为欲望无法实现于是心碎而沦为魔女,被新的怀有希望的魔法少女杀死,这个死循环里,希望=欲望,而拯救=无欲,想解脱,先放弃一切再说。

可是《狗十三》在情绪量级上,又和这两者完全不同。

  • 《悟空传》借了一个跨文化的旷世传说,来宣泄作者青春成长过程中的愤懑。
  • 《魔法少女小圆》虽然设定乍一看低幼,却也试图在宇宙这个宏观的维度上,讨论少女放弃纯真屈从现实时的不甘。
  • 《狗十三》根本不给你以物寓人、借题发挥的机会,就是平平淡淡地讲述一个发生在你我身边、甚至发生在你我身上的真实故事——少年融入成人社会,或者说完成社会化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自我阉割的过程

一切你所爱着的东西,都可能被别人,甚至是你爱着的人,看破后用来伤害你。

最短的逻辑链就是:你爱谁,谁就可以伤害你。所以为了不受伤害,谁都不要爱。

多么简单的道理啊。

.

循环

但故事并没有停在女主的故事里,而是又延续了一小段镜头。

在这段镜头里,女主的弟弟,那个更受宠爱的小崽子,居然也像女主一样吐奶,而且也在被逼着做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不是学英语,而是滑冰。

他不停地摔倒,又被迫爬起来。他伸手想被扶住,却重心不稳再摔倒。他想要停下这一切,可是没人允许他这么做。

他的姐姐,在一旁冷冷地看着。嘿嘿,我已经熬出来了,而且我已经想通了,可你呢,我的弟弟,「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

后记

有一些细节也很精彩,但与主线关联较少,所以单独汇总在这里逐一说明。

  • 女主为什么拒绝了堂姐前男友的示爱?

她听到「我不想和你分开」的表白后,默默转过身走开,走了几步才悄悄地说,「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这话最初是这个男生告诉她的,而这个男生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尊重她的人,所以她出于对这个男生的尊重,原话奉还。

女主第一次找男生求安慰,男生陪喝陪聊,完事送回家,披衣服防寒,完全没有无礼的举动。女主第二次找男生求安慰,管吃管喝,吐奶之后男生动了情,想要轻轻吻她,被她明确拒绝后,马上收手并且诚恳道歉。真的,这男生是全片中唯一一个真正尊重女主的人。

也正因为如此,女主在男生自行车的后座上站着迎风飞驰时,大声问男生,「你见过真正的大人吗」。因为这个男生是她所见到的人中,最像她心目中大人该有的样子的人了。而她所见到的真正的大人,都比孩子还恬不知耻。

对比一下堂姐,差异一目了然。堂姐这个角色的设置,就是为了告诉观众,即便是女主的同龄人,也并不会把女主当成自己人。每个人,都是孤独的。

既然女主可以切断和假的爱因斯坦的联系,可以切断和真的爱因斯坦的联系,可以切断和自己的内心的联系,那么一份稚嫩的爱情,有什么可留恋的呢。不要给别人留下伤害自己的机会,以后也不要。

  • 后妈的态度前后变化是为什么呢?

最初,后妈的儿子刚刚出生,爷爷奶奶的态度显然是以女主的情绪为重。先不要告诉她,我们偷偷高兴就好。

接下来,虽然导演没有呈现,但我们上面分析过了,「母以子贵」,儿子一岁之后,后妈的腰杆明显硬了。这个变化从奶奶对后妈的依从和配合上,可以明显看出来。这时女主和弟弟在老人心中的地位,大约勉强打个平手,而后妈和父亲显然更愿意站在弟弟一边,所以女主的地位已经岌岌可危了。

最后,全家人公开给这个儿子(看这意思很可能是婚外恋私生子的正名仪式啊)过了 2 岁生日,那么后妈就算是彻底在整个家族里站稳了,原先那种谨小慎微就没有必要了。女主孤家寡人一个,自然落了下风。

后妈态度的前恭后倨,大致就是如此了。导演刻画人物的精妙之处,上面说了,在女主微笑着吃下狗肉时,后妈的表情变化,内心戏十足,非常宫斗了。

这个演员也演得非常出色,活灵活现。在家里对着爷爷奶奶出馊主意时的一本正经,生日宴会开始前先贿赂女主的唯一盟友(堂姐)时的长辈式娇嗔,中年人应酬宴会上一看主宾关注了女主就马上把自己儿子弄醒来背三字经刷好感的若无其事,真的,这种人精太他妈的讨厌了。

  • 爷爷明明做错了,怎么还理直气壮?

人啊,都是一样的不要脸。你不要脸,我不要脸,这个当爷爷的,自然也不要脸。我们犯了错,只要有机会推脱,那就一定要推脱。

爷爷最初非要装逼,手里拿着绳子却不拴狗,真他妈有病,怎么不去死啊?所以显然是他错了,而且他看着像是个体面人,一开始也准备认错。

正当他准备开口道歉时,他的好儿子站起来编各种瞎话来开脱了。先说本来就准备把狗送走,你爷爷还替你说话,现在可好,狗自己跑了,你爷爷还追也没追上。

这个当儿子的显然是个科级以上公务员,在体制内当蛀虫混得油嘴滑舌,个人作风问题也很大,查一下行贿受贿至少五年往上。别说电影里没演,你生活里估计就认识这样的人,是不是。就是这种坏逼,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把他老子都带坏了。

有了儿子撑腰胡说,其他人也都不点破,爷爷这个体面人一下就放心了。毕竟不体面的谎是别人撒的,我要是强行道歉不是坏别人的好意嘛,算了算了。

所以爷爷下楼送衣服的时候,就已经有点理直了,装逼兮兮的。他料定女主不可能像观众一样站在上帝视角明白前因后果,所以根本不表达愧疚。

被孙女推倒扭伤脚之后,爷爷这下可踏实了:又不是我的错,我还心疼你,你还弄伤了我,好嘛,这下我一点儿责任也没有了。可是爷爷还是体面人,得了便宜不要得瑟,所以口头上还在帮女主说话,让爸爸不要太严厉。

终于,女主实在是太「作」了,不就是条狗吗?爷爷奶奶疼你这么多年,还不如一条狗了?这是老坏逼们最惯用的伎俩,亲情绑架。那是狗吗?那是你孙女唯一的心灵伙伴。而且能这么比吗?如果不是你把狗弄丢了,而是你丢了狗还在,你看看孙女是不是比现在更着急?老坏逼,栩栩如生。

给导演点赞,所有角色都跃然纸上,我怀疑直接取材于他自己的童年阴影。

  • 电影最后被人绑上救护车的学鸟叫的人是什么意思?

女主一开始总觉得楼上邻居养鸟了,因为听到各种鸟的叫声。最后揭密,其实没有鸟,是一个疑似精神病的人,在模仿各种鸟叫,惟妙惟肖。这个桥段和全文主线毫无关系,对情节推动也没有影响,所以也可以认为没有意义。

但导演干嘛放一个没有意义的段子在电影里呢?总得有点什么意思。强行解读的话,我觉得可以有以下 3 种理解:

  1. 你以为是真实的东西,其实未必是真实的,哪怕它看起来很真实,比如生活。
  2. 不要和别人不一样,要合群,社会化失败会被当成精神病。别叫,安静,隐藏真实的自己。
  3. 那人戴着三道杠,却是个飞不出家门的傻孩子,象征自由的鸟和中国家庭教育这样错位地结合在一起,让人有点无语。
  • 那段似乎对剧情发展毫无必要的幼女裸戏,目的是什么呢?

我的猜测是这样的。影片前面一点,有 3 个地方讲到了青春期少女的性意识萌芽:

  1. 一是堂姐和男友视频聊天,故意拉开外套露出内衣给对方看。
  2. 二是女主一个人在家,突然对着镜子撩起上衣看自己的抹胸。
  3. 三是堂姐和女主一起放学回家,二人打闹时堂姐说让我摸一下我就知道你的大小了。

说实话,上面这三个地方,看的时候也会觉得很不适,因为太直白太突兀了……

目的是什么呢?强行联系一下片名《狗十三》里的「十三」,有可能是在指女主(初中生)的年龄是 13 岁,正是青春期发育,不光对身体的变化感到困惑,也开始对成年人的世界及社会交际的规则感到不解,「混乱」是这个人生阶段的主题。

在这个阶段,幼女既失去了孩童的纯洁(即艺术属性)又没来得及获得少女的性感(即情色属性),夹在模糊的尴尬地带,让个体自己对自己的定位觉得非常不适。导演或许是想通过这种让观众不适的镜头语言,来体现角色自身的不适吧。

瞎猜的,仅供参考。

  • 电影前半段长达 40 分钟,为什么拍得都迷迷糊糊,让人看不下去?

这也是我的猜测,而且很可能是过度解读。

我自己写文章的时候,有时就会这样:我想写,但我不想让你看。或者说我不想让那些未必是真心想看的人,轻易地就看到文章后面的核心内容。所以我会怎么样?我会故意在开头设置很多阅读障碍。要么是故意写得毫无必要的繁复,要么是故意在与核心三观无关的地方冒犯他人,总之是尽量把并非特别想看的人筛走,剩下的读者,想必不会「浪费」我的真心。

我猜导演或许也有类似的冲动?这片子看完了会让人非常难受,虽然很真实,但非常难受。当然了,虽然很难受,但毕竟很真实。导演或许不希望把自己真心掏出来的东西,让那些并不打算认真理解他内心的那一部分观众看到吧。前面整整 40 分钟啊,相信很多人会被逼离场。

挺过了那个坎,影片突然就「化腐朽为神奇」了,这或许就是导演对坚持下来的观众的奖励?好,过了这个坎,我要跟你交心了。

.

废话

夜场电影,看完到家是半夜 12 点整。睡不了,不敢睡,舍不得,一口气写完。现在是早上快 6 点了。有点后悔去看这部电影,头发又少了一些。

但后悔也没用,因为这电影里展现的,我觉得几乎就是我对自己童年的感受。「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这话我很小就听过,我自己想通了它的逆否命题,「想要不失望,就永远不要抱希望」。

我爹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不仅能在准确地捕捉到我的弱点之后作为利益交换条件,还能随时反悔并且因为确信我无可奈何而得意洋洋。后来我想通了,没有什么规则可言,制定规则的人本身就是规则。直到今年我读了一本书叫《血酬定律》,才知道了这个逻辑的严谨表达:暴力最强的人制定规则,这是人类社会的元规则,一切规则均据此制定。

我什么都不爱。在我能保护我自己之前,我甚至连自己都不爱。

所以这片子为什么叫《狗13》呢,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狗 B 啊。

.

彩蛋

下面是我看完电影之后想到的一个故事。

说实话,我不希望你看到下面这个故事,因为它让人绝望。

不要看下面这个故事,真的。​

.

苏联在 1950s 曾向太空送了一条狗。那是一头流浪母狗,名叫 佩斯楚什卡。

她那双可爱的眼睛,曾在街头机警谨慎地躲避车辆找寻食物,后来又对着收养它回来做实验的科学家们表达信任与爱。在被这些科学家射出大气层之后,这一双眼睛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双看见地球在黑暗中冉冉迎日的眼睛。

它到底看到了什么?苏联科学家们并不清楚。尽管他们在地面上掌握了它所有的生理数据,甚至还听得到它的声音。「它嗥叫了好长的时间」,技术员说,「这太可怕了,一头孤独的狗,单独地在宇宙之中,嗥叫」。

但是没有人知道,佩斯楚什卡 看见了什么。

.

这个画面曾经出现在我梦里。

这就是我所在的世界。

.​

7 Replies to “228 狗13,这样的事,以后还多着呢

  1. 我就是那个即使在前40分钟都感同身受还被刺激的人,父母的看不见、伪善、把孩子当工具、丧失感、亲妹子的不共情……在梦里歇斯底里大喊也要不到的真实回应,今天看你解读又大哭一场。我觉得导演拍这种片子被排片也少,应该也不是单纯为了短暂的商业成功,有部分纪念童年意思

  2. 看到那句 不被善待的人最容易识别善意 的时候,鼻子一酸。不过成长的确是被迫抛弃天真的过程,大多数人应该都逃不过。

    1. 追一句,血酬定律我也看完啦哈哈哈,多亏日日的推荐,我真的觉得从买会员资格开始,我的思考方式有在发生变化,看到的世界也似乎有了些变化。感恩,日日给我带来了更宏大的视角

  3. 在中国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都是这样,而我是剩下的百分之五。 由于小时候遭父亲的殴打,在同样得年龄时我比片中懂事的多得多。看片中女孩我竟然觉得幸福,在她找爱因斯坦的时候,她还有以自我为中心的资格。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