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 真的有「恨国gay」吗?

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

某些 LGBTQIAPK 人群又在身份政治下哀嚎了:

「各大高校里卖糖的公众号都被封了,社会如此压迫吃糖的人,为什么?」

是因为卖糖封的吗?那社会上卖糖的酒吧封了没?如果酒吧都不封,却封了几个公号,为什么?

是因为高校里禁止卖糖吗?那是不是所有高校里的所有卖糖号都封了呢?如果有的高校卖糖号居然没被封,为什么?

这是对吃糖的人的压迫吗?是怎样的压迫呢?是把吃糖的人开除了吗?还是禁止成年学生在高校里吃糖了呢?如果没有,为什么?

这些公号被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卖糖?还是在高校里卖糖?还是在高校里打着卖糖的旗号贩过毒?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

那些不事生产,纯靠媒体音量和网络流量来赚钱的同性恋里,假如有人恨国反华,我觉得是相对「合理」的。

因为中国的大众传媒没有分级制度,任何一个公开的作品理论上都要求普适全人群,其中就包括未成年。而我个人是完全支持「禁止向未成年人传播性少数话题」的,因为未成年人没有分辨能力,家长作为个体根本无力对抗身份政治的入侵和洗脑。

「那为什么不分级呢?」这句话往往是不事生产的人,而且心智水平往往仍处在未成年状态的人问出来的。在当下的互联网社会,分级制度的制订太容易了,可如何确保执行?就连网游想禁止小学生通宵在线都没那么容易,何况是在单向传播的影视作品里?监管成本会有多高,谁来承担这个成本?反过来说,分级制度有利于谁,这部分受益人是否愿意承担因分级而导致的成本?

我换个话题,中国人就方便理解了。你不信绿,你也不需要区分绿与非绿的食品生产线。但绿需要区分,工厂本来一条线就够现在被迫两条线。多出来这条线,多出来成本,谁承担?绿的食品更贵,绿就要叫嚣这是民族歧视宗教迫害;大家的食品都变贵,你实际上就承担了对你毫无必要的宗教税。就这么简单,让少数人受益的制度,最后成本就是转嫁给所有人。

那么在中国,是否要为了少数人受益,而把成本转嫁给已经为了育儿而被搞得焦头烂额的父母?说难听点,是你我这样想看那种视频的 lsp 代表了民族的未来,还是不事生育的性少数人群承担了民族的繁衍呢?都不是啊,是承担了生育责任的大多数普通父母,为社会的稳定提供了稳定的新生产力和新消费者。lsp 和性少数人群,有什么资格把自己受益的成本,转嫁给普通父母们呢?交税没?交了多少?

因此,由于缺少分级制度而必然在媒体流量分发时显著吃亏的性少数人群,确确实实由于中国的国情而受了负面影响——生产力不够发达,没有像欧美一样靠早一百年压迫剥削第三世界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所以不能把身份政治像带毒糖豆一样甩给底层韭菜过嘴瘾。

.

这部分人里,假如有人因此而反华恨国,我个人是能够「理解」的。

不支持,不认同,但可以理解。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有灭门之仇,那人家反一下华恨一下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如此,对等反制即可,反正是仇人嘛。

但我不太理解的是,某些并不靠网络流量吃饭的性少数人群,有什么必要在那儿跟着哭丧,很搞笑。你是读书受影响了,还是生活受影响了?不仅没影响,反倒是你哭丧得太凶了,才会受影响。你正常读书上班,谁会关心你的生殖器打算如何使用?闲得?

不过反过来又能理解了——和女拳一回事,一样蠢。不就是什么性别命运共同体嘛。好像自己爹妈对自己性取向的不理解,一下就变成异性恋人群对同性恋的压迫了,拜托,别人家爹妈根本看都不看你一眼,就好像你爹妈根本不会跑到别人家屋子里教育别人家孩子一样。

家庭,而不是生殖器的使用方法分组,才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单位。

性别和智商无关,性取向也是如此。这是统计学结论,我觉得它应该是成立的。

.

正因如此,只要一说「恨国gay」,你马上就能想起来那么几只蛆。

但「恨国gay」这词最好少用,毕竟性取向与政治立场实际上并不直接相关,是身份政治骗局想让你觉得这两者相关,以便割裂中国社会,制造性取向对立。

不要上这种当,基不基姬不姬的,只要爱国,都是自己人

.

One Reply to “828 真的有「恨国gay」吗?

  1. 「恨不恨国」和「是不是gay」没有必然联系。我之前「反动」的时候并不知道自己是gay,知道以后倒越来越爱国了,因为越来越看得清「身份政治」的把戏了。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