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2000 字,阅读约需 3 分钟。
.
有句话流传很广,大意是:
「一个人30岁以前不相信社会主义是没有良心,30岁以后还相信社会主义就是没有头脑。」
有的说是罗素说的,也有的说是克列孟梭说的,还有其他各种出处。我不太知道确切的出处,但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在其时代背景下。
首先提出这句话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 2000 年之前的人,甚至是 1900 年之前出生的人,他们不相信社会主义是非常合理的。
.
我觉得,逻辑是这样的:
一个人,30 岁之前,气血方刚、风华正茂,正是想要大干一场、改天换地的时候。30 岁之前的人,往往有着理想主义情怀,甚至会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这时看到社会的不公、民众的苦难,自然就想要改变现状,而 1900 前后的年轻人所能接触到思想武器里,社会主义就是一个蛮不错的选择。
等到一个人过了 30 岁,且不说心气和精力吧,最主要的是大多结婚生子了,有了一家老小需要照顾,大多数人被现实生活磨灭了斗志,只盼着能踏实过日子——有个说法特别让人感慨,说:
「生活是一个上鞅:随着时间的推进,期望降低。」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鞅」是指一种公平的赌博,输赢对半、全凭运气。而「下鞅」则是有利赌博,你赢的机率比输要大。那么对应地,「上鞅」就是不利赌博,玩家往往是输多赢少,甚至赔个底掉。
生活,不就是一种不利赌博吗?你用有限的生命换来了有限的资源,也只不过将将打个平手。一旦你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承担了风险却没挣到足够的收益,那你的预期生活就是在持续下滑当中。这背后的原因,仅仅在于宇宙的熵增。
所以,人的年龄越大,对生活的预期越低。倒不全是什么修身养性、知足长乐,主要是,就算你不知足,你还能咋滴?人人都不想服老,人人都服了老,因为物质决定意识,产生意识的大脑归根结底是物质,并且要靠物质性更彻底的肉身来「供养」。
因此,在 1900 附近,甚至到了 1950 附近,所谓的思想家、政治家、知识分子们,觉得一个心智成熟(其实就是放低了预期、自认为务实)的人,不该相信天马行空、不切实际的社会主义主张了,否则就是没脑子。
这不正常吗?我觉得按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实在是太正常了。
哪些人不正常呢?恰恰是中共早期的革命者不那么「正常」。他们在「本该」放弃「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回到旧社会旧现实里「踏踏实实过日子」的时候,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家庭、生活、健康甚至生命,他们为了青年时期的理想,为了改造社会改善民生改变世界,赌上了自己的一生。
.
那么,现在呢?
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小就享受着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物质生活,并且在青年时期经历过西风的冲击、现代化的洗礼,那么你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我觉得,可能就刚好相反——年轻的时候,人总会重点去看一个社会中不够理想的地方,我相信任何一个国家的青年皆如此,除非那个国家的青年没有朝气。美国青年想改造美国,中国青年想改造中国,同样的。一半是出于叛逆,一半是出于热爱。
等到 30 岁以后呢,人也成熟了,经历了丰富了,生活也接地气了,对于社会的终极目标总该有深层次的思考了——我们要的,到底是某种特定的政治体制,还是由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生产关系所营造出来的幸福生活?具体来说,民主到底是工具,还是目的?
所以我认为,说不定到 2050 年的时候,这句话就会完完全全反过来:
「一个人30岁以前不想改造社会是没有良心,30岁以后还不承认社会主义对改造社会的巨大贡献就是没有头脑。」
如果社会主义就这样自我革新地发展下去,那我相信所有三十岁后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都会不由得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早点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