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秦书宝
全文约 3000 字,阅读约需 6 分钟。
.
胡思乱想,做了个图——我瞎认为的「信息x阶层」传播图。开局一张图,下面全是编。
我爹是语文老师,又是文科生,上次就讨论说「为什么现代人再也写不出超越唐诗的作品」,是不是现代人不行。我不太同意,因为我觉得主要是现代人不需要用唐诗的形式来写作了,没那么多人练习自然水平就上不去。说句不好听的,唐朝人唐诗写得好其实就像玛雅人日历算得好——是一种内卷,有闲阶层没事干,科技革命没有来,怎么装逼让自己区别于平民呢?学算术,或者写诗。
最近看《大秦赋》也就是《大秦帝国4》,他说感觉目前我们在用的成语里似乎很多都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我也有这种感觉——秦晋之好、朝秦暮楚、毛遂自荐、一鸣惊人、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纸上谈兵、围魏救赵、胡服骑射、图穷匕见、甘拜下风、鸡鸣狗盗……太多了,简直是把连续剧拍成了成语小讲堂。为什么呢?语言应该是一直演化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古代成语远多于现代的感觉呢?是错觉,还是事实?
现在也有新成语,比如「喜大普奔」哈哈哈,但确实比以前少了很多,是不是我们的表达成本(书写成本)太低了,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概念层面上太注重信息密度了呢?那同样的,现代人不需要写诗,仅仅是因为不喜欢诗吗,还是因为现代诗本身不再那么强调五七平仄所以无法与唐诗宋词在同一套规则下比较了呢?
.
我就瞎想,做了这么个表:
- 先把中国历朝历代顺着列一下,大型战乱除外(三国、南北朝、五代)。
- 再看这些朝代留下的文学作品里,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比如唐诗、宋词、元曲)。
- 然后看这些作品的信息密度如何(这里需要后面稍微解释一下)。
- 那个年代的文人在干什么,平民又在干什么?
- 这里面有什么跨越朝代的趋势吗?
- 背后可能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是生产力的发展,有没有重要节点呢?
先解释一下我自己对「信息密度」的看法,不一定对。我觉得信息密度是两层的:
- 第一层是当时的密度,算起来也很简单——文本越短、信息量越大,则信息密度越高。
- 第二层是后来的密度,就不能只看当时,要看后人如何描述过去的那个时代,在描述时使用的文字其信息密度如何。
- 这两层叠加在一起,才形成了现代人文学意义上的那个时代的信息密度。
说得有点不像人话,我拿我觉得最典型的春秋战国来举个例子。
- 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主流文体是散文,也有一些论述文啥的,但整体上并不像唐诗宋词那样惜字如金,没有那种「电报感」。这么来看,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其信息密度是比较低的。高于民间山歌(三代)啥的,但低于宫廷歌赋(汉)。
- 可是呢,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涌现,几乎把工业革命之前的所有农耕逻辑都描述完了,虽然措辞并不那么精炼,可是毕竟提及了。如果你是生活在唐朝的人,当你想提一个想法的时候,你是会把它当成原创的提出来,还是先去历史书里翻翻看是否已有典故可引用呢?肯定是后者。
引经据典,会让你显得很有学问,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如果你美滋滋提了个自以为原创的想法,被别人指出其实历史上早有先例,甚至怀疑你是拾人牙慧、恶意剽窃,不就尴尬了么,此为其二。而「考古」式的旁征博引一旦恶性竞争到内卷的程度,就会出现宋人用「獭祭鱼」来嘲讽李商隐的事,而今人又用「李商隐来獭祭鱼」这个典故来显摆自己懂得多,成为一种以「獭祭鱼」为鱼以行獭祭的逻辑怪圈。
插入解释下什么叫「獭祭鱼」 [tǎ jì yú]。水獭捕鱼后,不会直接吃掉,而是常将鱼陈列水边,如同陈列供品。后来獭祭鱼比喻罗列故事,堆砌成文。很多文人写诗的时候喜欢罗列典故,为了追求对仗,上联用了典,下联也必须用典。但脑子不够用,就必须翻书。
唐朝时有专门的书,供读书人查阅。李商隐作诗文的时候眼前摆满了书籍备查,所以被人笑话,称他为獭祭鱼。宋·吴炯 《五总志》中记载「唐李商隐为文,多检阅书史,鳞次堆集左右,时谓为獭祭鱼。」
有趣的是,獭祭鱼这个典故本身也成了獭祭鱼。
所以,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小故事,以及当时被归纳出来的甚至后来才被总结出来的各种成语,就会被后人不断地引用不断地复述,这要是发科研论文的话,《春秋战国成语故事选》的影响因子肯定大到上天了。
那你说,春秋战国时的文学作品(包括史),其信息密度到底是高,还是低呢?我觉得是当时低,之后被堆砌得越来越高。因此我在表中将春秋战国时的作品信息密度标为「低」,只是取了那个年代的含义,没有考虑后世影响。这整体上都是为了突出(或者强行拟合出)那个大趋势——向上富集,向下兼容。
神话就是胡扯,诗经就是山歌,散文就是段子,小说就是故事,到了诗词才足够浓缩了。可是一过这个巅峰,信息密度转头向下,又开始从诗词到歌词,从歌词到故事,从故事到段子,从段子到垃圾段子了,最后连垃圾段子都可以配上静态图片配上音成为科普短视频了(百度百科的所有所谓的一分钟科普视频不都是这种垃圾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瞎想的,我觉得这是因为以唐宋为界,此前和此后,文人写文的根本目标发生了变化:
- 在唐宋前,写文的主要目的是向上产生影响,士人影响贵族,贵族忽悠王室。整体上这是偏精英主义的,说得有没有道理在其次,一定要显得自己很有学问。说俗点就是装逼第一,合理其次。这时文体必然会越来越浓缩,越来越讲究。
- 在唐宋后,新出现了一大批识字的读者,这时写文的目的就多了一种,是向下产生影响。这就开始走向民粹的方向,白居易给老奶奶读诗的段子不知真假,但柳永是真的靠他的青楼女粉丝们养活着呢,这比凯文.凯利提出「1000读者」理论可早了整整一千年。
为什么呢?我不确定我的思路对不对,但我相信我爹的那个思路肯定是错的。社会发展,时代变迁,必然要抓住本质,再推导后果,而不能反过来。古人和今人的基因没太大变化,所以不能从生理上找原因。而文学这种上层建筑必然受经济基础决定,经济发展中又是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所以先要看生产力在跨时空中发生了什么关键变化,才有可能找到古今文体轻重差异的原因。
既然是文学,那就可以拎一下科技树里与文学相关的重要节点:
- 夏代仓颉造字,这让思想有了落地之工具。
- 先秦竹简代骨,这让文字有了传世之载体。
- 东汉蔡伦造纸,这让书写成本大大降低。
- 唐代雕版印刷,这让量产书籍成为可能。
- 北宋毕昇活字,这时批量出书的科技树已经点通了。
因此我觉得,就是在唐宋之时,文字以及书籍真正摆脱了贵族/平民的二元割裂,开始促使信息由上向下传输了。所以从文学形式上来看,唐宋之前,做的是向上富集,而在此之后,做的是向下兼容。向上富集要越来越装逼,别人看不懂才牛逼。向下兼容要越来越媚俗,连傻子都能看懂的 15s 视频是王道。
我觉得文化水平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完全可以类比到物质文明:
- 以前的人经常饿死,现在搞了社保做了脱贫,但仍然有相对贫困,仍然有社畜和韭菜。
- 同理,以前的人是真正的一字不识,而现在普及了义务教育,但仍然有相对文盲,仍然有人连 140 字微博都看不懂,只能看 15s 短视频哈哈哈混吃等死。
没有绝对的自由,只有相对的自由。水涨的时候船是高了,但船底仍然在水里。对吧,仍然是那个「中位数逻辑」。《全球衰退,找到自己的中位数》
所以其实不是现代人不行,也不是傻子越来越多了,而是真的全村通网了,信息传播成本无限低了,最大的门槛不是字、不是纸、不是印刷了,是每个人的脑子了。
不论是唐宋前,还是唐宋后,文字永远是传播思想的工具,文章永远是思想所有者用于影响他人的手段——那么,你是影响者,还是被影响者?你影响了谁的生活,谁又影响了你的生活呢?
一言以蔽之:你消费什么,你就是什么。
.
这么来一想,当普及义务教育的政策出台和开始大力执行的时候,理论上就能预料到通俗文学将迎来巨大的繁荣,网文集团的立足根基竟然是文盲的消灭促成了庞大的可开发读者基础。
什么阶层的人写的,写的时候想达到什么目的。这两个角度看向上富集和向下包容时期的作品,学到了
哈哈,确实如此,一个政策出台的时候,后面很多大方向的事是可以提前预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