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6 生活中遇到「镜子怪」怎么办?

by @斯芬克斯

全文约 5000 字,阅读约需 8 分钟。

.

引子

今天有人在「分答 APP」上问我:

「身边有人很刻意地处处都要模仿我,我心里觉得很不舒服,怎么办?」

提问者把这个问题设置为了「私密」,也就是除了我俩之外,其他人看不到这个提问。可见这件事确实很困惑 ta。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之前在微博私信「挂号」时,也有过好几个类似的提问。大家的困惑都比较一致:

身边有人,可能是同学、朋友、舍友,时时刻刻都在很用力地模仿自己的行为。比如买一样的衣服、听一样的歌、看一样的书、用一样的东西,甚至连吃食堂、上自习、去图书馆、谈恋爱这样的事,都要刻意模仿,跟自己保持一致。

如果当事人当面问对方,为什么要这么做,对方的回应要么是比较温和的「我觉得你做得挺好的所以向你学习」,要么是比较尖锐的「关你什么事啊你管得好多啊」。或许没经历过这种事的人,会觉得提问者们有点「无病呻吟」,甚至「自以为是」或者「迫害妄想」。但事实上,我们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事,一定也会觉得很不舒服的。

其实要说「刻意模仿」,一般在商业领域里更为常见。比如我个人印象比较深的,是汪涵的这个广告:「有人模仿我的脸,还有人模仿我的面?」

Related image

这种行为在商业领域里,有着清晰的定义,叫「抄袭」「剽窃」「侵权」。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呢?「刻意模仿别人的生活」,似乎不仅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由于其他人可能往往感受不到当事人的痛苦,所以也并不觉得当事人遭受了什么损失,于是这种事情也并不太受人们重视。

所以我只好自己给这种人编个名字。我小学时,有次语文老师让大家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造句。例句是「蜡烛」,标准答案当然是那个「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老桥段,无非是些「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陈词滥调。

题干是「镜子」。其实标准答案很容易猜到,无非是「人类的好朋友」「无比诚实的品格」之类的。但我从小就是一个装逼犯,喜欢「为赋新辞强说愁」「语不惊人死不休」。所以我写的答案是,「镜子是一个毫无自我主见的空壳,只懂得靠模仿别人的样子来生活」。当然了,老师给了零分。

但没想到这句小学语文造句在三十多年之后,居然在这儿派上了用场:我决定把这些「刻意模仿他人生活」的人,叫做「镜子怪」。注意:非常重要的一点,「镜子怪」的定义并不是客观定义,而是主观定义。并不是说只要模仿别人的行为,就是「镜子怪」,只有那些让当事人觉得非常厌烦甚至感到痛苦的模仿者,才是「镜子怪」。

类似于「性骚扰」,并不是说伸出「咸猪手」就一定算性骚扰,扰不扰要对方说了算,毕竟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万一你真的长得跟那谁似的,那你有本事在酒店喝着红酒让姑娘打飞机过来送炮,而姑娘自己还非觉得这他妈就是真爱,那别人也没资格说三道四,对吧。

.

天才瑞普利

刻意模仿别人的生活,像镜子一样「复制」对方,让自己变成和对方完全一样的人,最终甚至取而代之。听起来这么有趣的桥段,自然有编剧和导演青睐。比如根据 1955 年同名小说改编的 1999 年上映的电影《天才瑞普利 The Talented Mr. Ripley》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不用担心我剧透,因为这段介绍直白地写在电影介绍页上,既不影响你继续欣赏电影,也没有透露出电影中最精彩的部分,推荐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

Image result for 天才瑞普利

从这部电影里,其实我们作为旁观者,就能更加真实地体会到,「镜子怪」们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不论是由于内心中「认同我的品味」,还是在外显上「复刻我的行为」,作为追求个人利益的理性人,「镜子怪」们同样是基于自利的动机来行事的。那么问题就比较明确了:模仿你,对于对方而言,有什么好处呢?

从善意的角度来看,「镜子怪」的行为无外乎一个成语——见贤思齐。就是我觉得你很优秀很不错,想变成你这样的人,但我又没法像鬼片里演的那样直接交换灵魂或者身体,所以我只好处处模仿你的行为,期盼能够通过这样做,最终变成你。

这种想法其实并不变态,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会有。但精神病患者和正常人的一个重要界限就是:是否能区分幻想与现实。比如很多直男都会想要「活捉林志玲」,但只有精神病患者才会真的付诸实践。所以大部分有着「见贤思齐」想法的正常人,都深知即便完全模仿对方,也不可能真的变成对方,于是也不会真的像「镜子怪」那样做出那么奇怪的行径,而是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内。比如说我,我就是一个很务实的人。相比于「见贤思齐」,我更原始野蛮一些,我比较喜欢「见贤思骑」。嗯,无法变成你如此优秀的灵魂,那我至少要占有你的肉体。哪怕一次也好。

从恶意的角度来看,「镜子怪」的行为就会让人稍微觉得脊背发凉一些——汲取力量。很多食人族,会在祭祀仪式上,食用某个强大敌人的身体器官,比如说心脏。他们相信这样可以让自己获得对方的勇气和力量。而文明世界里,基督教仪式中的「圣餐」,其实最初也是象征了门徒分食耶酥的「身体」和「血」,从而获得救赎。

这种在不同的人类文明中都普遍存在的「信念」,其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人类是脆弱的,自然界则糙猛狠。人类面对变化多端的自然疲于奔命,由于对未来缺乏控制、生活缺乏稳定性,于是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为了获得每个人类个体毕生都在追求的安全感,人们想到了最朴素的方法——物竞天择、优胜劣汰。既然那些强者已经证明了自己能够更好地对抗不确定的自然,那么只要自己也变成和强者类似的存在,自己也就可以获得安全感了。也就是说,让强大的外物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可以让自己获得力量。现代社会不让吃人了,那就只好模仿对方的一切行为,让自己先变成「镜子怪」。

.

扎小人

可有人可能会说了,我既不是「贤者」,也不是「强者」,我就是个普通人啊,干嘛非要盯上我呢,放过我不可以么?如果你真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普通人,毫无长处可取,对方却仍然要刻意模仿你,那很可能,对方是把你当成了「工具」。

我是不太相信「人性本善」的,当然我也不觉得「人性本恶」。我觉得人性之初就是兽性,而野兽本身是没有道德观的,一切是基于本能的自利行为,无所谓对错,只有利弊。人类幼崽一出生,就知道跟同胞胎儿抢母亲的乳房来进食。到了熊孩子的年龄,它们又开始撕扯昆虫的翅膀和肢体为乐。进入校园遇到同龄人,它们开始拉帮结派欺负弱小,彰显自己的不同。这些行为里,可没有一丝一毫的善意可言。

「镜子怪」为什么要「复制」你这个毫无长处的普通人呢?很简单,既然不是为了让它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更有控制感,那就只能是反过来,为了让你看到你自己的生活失控。

校园「凌霸」的那些小逼崽子们,为什么喜欢打那些无力反抗的人?牛顿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便你用坚强的拳头击打对方柔软的腹部,你仍然会被反作用力影响到,而且你还会觉得疲劳。可为什么这些畜生乐此不疲?因为当它们看到你痛苦的时候,它们通过对比,找到了自己的快乐。

「镜子怪」完全一样的。我明目张胆地「复制」你的生活,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而且你无法阻止我这么做,结果,你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这就像我们对着手机聊天,结果信号不好有延时(很久以前打过国际长途的人应该深有体会,聊起天来像对着山谷听回声),于是我们经常被自己的「回音」打断,聊天根本进行不下去,最后我们自己都忘了要说什么。前段时间看一篇科技报道,有科学家发明了类似的「回声」装置,在公共场合发现有人不顾公德大声聊天影响别人时,就利用这种装置向对方「定向反射」延时约 2 秒左右的对方自己说话的声音。很快,对方就聊不下去了,只好落荒而逃。很有趣的发明。

「镜子怪」同样是利用了这种原理。一旦你因为不停地被我模仿,且无法控制我的行为,而变得焦虑困惑,最终手足无措,那么对比之下,我至少明确地知道我自己在干什么,我就是在模仿你呀,所以我对自己的生活的控制感比你现在强,那我就舒服多了。有人说,那我可以不受「镜子怪」影响,它模仿它的,我做我的,这样总行了吧?可即便这样,「镜子怪」也不吃亏啊。你做你的事,我看你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就算你对你自己的生活控制感再强,我也至少和你一样强,那我照样很舒服啊。你看,不管你怎么应对我,我作为「镜子怪」,都不吃亏。这就像「扎小人」一样,我不关心「小人」难受不难受,反正我扎完了之后,自己心里舒坦了。

.

如何「破镜」?

分析了半天「镜子怪」到底为什么这么做,其实没什么用,最多「死个明白」。真正重要的是,面对「镜子怪」的骚扰,该怎么办呢? 只要打破对方的「镜子」,问题就解决了。那么怎么做呢?有两个办法,供你参考:


写得不错
【阅读全文】

Comments are closed.